保险业新一波扩容潮,将一触即发。从上海证券报近日获悉的一长串待筹保险机构名单来看,这一波机构扩容与多元发展相伴,在政策的支持引导下,诸多资本开始转向再保险、健康保险、相互保险、信用保险、互联网保险、保证保险等专业细分保险领域。
加上积压未批的和准备材料的,各路资本正一批批驶入保险业。不可忽视的是,社会资本在其中的“戏份”越来越重。他们被视为保险业的一支新生群体,却也引来了一阵众议。那么,他们的出现,究竟将给行业带来哪些微妙的变数?
虽然还有一定规模的保险公司牌照申请尚在排队等批,但新涌入者仍络绎不绝。一份近日在保险高管圈流传的名单显示,今年以来,又有一批待筹的保险机构正在陆续向监管部门提出申请,规模空前。
知情人士透露称,名单上的待筹保险机构包括:和道人寿、众德人寿、九鼎人寿、西南人寿、海峡人寿、中健人寿、康美人寿、和泰人寿、嘉康人寿、华商人寿、瀚康人寿、神州人寿、山河人寿、国元农村人寿、久隆财险、中泽财险、大正财险、和平财险、大公财险、珠峰财险、万隆财险、首安财险以及京安财险等。
名单上并非仅限于寿险、财险这两类传统保险公司。记者发现,相较以往,这批新近待筹的保险公司种类更加多元,一些资本开始逐渐向专业保险领域转移,主要集中在再保险、健康保险、相互保险、信用保险、互联网保险、保证保险等细分保险市场。
从记者获悉的名单来看,待筹中的专业类保险机构主要有:威捷尔互助保险、众康互助保险、中海达(17.720, 0.60, 3.50%)财产相互保险、牡丹信用保险、中合信用保险、中融火灾保险、宝上再保险、人保再保险等。
背后的原因,与整个保险业大环境不无关系。一是,在政策面,保险新“国十条”打开了整个保险行业的成长空间,尤其是专业性保险公司渐受政策鼓励和支持;二是,传统寿险、财险市场竞争已十分激烈,如果只是对原有市场主体的简单复制,做一个跟随者而不是开拓者,突围的胜算恐寥寥;三是,股东在相关领域往往有一定的业务协同优势,借势切入细分保险市场,未必不是明智之举。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批待筹的保险公司股东中,不乏民营资本、甚至是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民营背景上市公司。事实上,近期获批筹建的一批保险公司的股东架构中,背后也多是有民营背景的。
于是,有不少市场中人提出质疑:民营资本投资保险业的动机不纯——打着转型“实业+金融”的幌子,其实看中的是保险低融资平台的本质,资产腾挪的同时,亦进一步放大了杠杆效应。正如眼下已经运营的一些民营资本背景的中小保险公司,他们“投资反哺承保”、“资产驱动负债”的另类经营模式,并不被多数人所认可,争议声不绝于耳。
需指出的是,这些反其道而行的模式,对于保险公司的风控考验尤其大,并非谁都可以玩转。当然,不排除这批民营保险公司中会出现几个代表性公司,最后走出一条可被后来者所复制并沿袭下去的成功新路。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