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任务,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式、提升综合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扩大就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近日,国务院印发了《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问:请介绍一下《规划》编制的背景。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等一系列任务和要求。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十一五”以来,我国服务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水平不断提升,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不断涌现,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日益突出。同时也应当看到,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201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仅为43.2%,而全世界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72%,发达国家接近80%,与我国同等人均收入水平的国家平均在54%左右。“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两个服务业占比指标均未完成。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虽有上升但远低于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的目标。2012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的主要指标,未能实现预期的增长幅度。服务业发展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
综合分析判断,“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将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加速升级,将带动服务业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和发展动力,我国具备服务业大发展的有利条件。
还要看到,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都迫切需要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还要看到,加快推进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立足点。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为51.3%,发达国家接近80%,我国城镇化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城镇化既为服务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同时城镇化也需要通过服务业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创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十分突出。我们必须立足现有基础,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主要矛盾和问题,全力推动我国服务业进入大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问:请介绍一下《规划》编制的主要工作过程。
答:根据国务院部署,发展改革委会同42个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及时成立由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规划》编制领导协调小组。2011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规划》编制工作情况的汇报,对进一步做好编制工作提出了“推动服务业大发展,总的原则是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规划编制不宜面面俱到,应当突出重点”、“服务业发展规划既是一个发展规划,也是一个改革规划”等明确要求。在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形成了《规划》报送稿。2012年9月2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规划》。
问:关于《规划》的定位和范围有什么考虑?
答:《规划》是国务院确定的“十二五”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好《规划》意义重大。编制《规划》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明确目标任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的客观需要;也是谋划体制机制创新、破解服务业发展瓶颈、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迫切要求。《规划》的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规划》着眼于发挥服务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作用,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有关服务业发展要求的具体部署。
《规划》着眼于阐述“十二五”时期推动我国服务业大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政府服务业工作重点,提出有利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规划》着眼于顶层设计,强化改革创新,注重宏观性、战略性和指导性,增强操作性,是推动我国服务业大发展的指南和蓝图,是编制服务业专项规划(指导意见)和地方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是指服务产业和可以市场化发展的服务领域。
问:《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适应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突破口,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方向,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全力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为增强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服务业具有领域宽、功能多样、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层出不穷、改革开放任务重等特点,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联,既要将加快发展服务业置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的背景中研究和推进,也要统筹协调处理好服务业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关系。为此,《规划》提出了“六个结合”的基本原则,即:推动服务业大发展要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与扩大国内需求、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相结合;与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相结合;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推动服务业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深化服务业改革与扩大服务业开放相结合。
问:《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有关服务业发展要求,综合考虑“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发展条件、发展趋势和面临挑战,《规划》从提高服务业比重、提升服务业水平、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提高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积极可行的量化指标和定性发展目标。《规划》要求,“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适应新型服务业态和新兴服务产业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逐步完善,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创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品牌,建设一批主体功能突出、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的服务业发展示范区等。
问: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是什么?出于什么考虑?
答:《规划》从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农村服务业和海洋服务业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的重点,总体要求是立足我国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集聚,构建结构优化、水平先进、开放共赢、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需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规划》中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设计咨询、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电子商务、工程咨询、人力资源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规划》强调,生产性服务业要围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中、高端发展,深化产业融合,细化专业分工,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综合竞争力。《规划》中生活性服务业包括:商贸服务、文化产业、旅游、健康服务、法律服务、家庭服务、体育产业、养老服务、房地产服务。《规划》强调,生活性服务业要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丰富服务供给,完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农村服务业是我国服务业的短板,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迫切需要农村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规划》强调,要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重点,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协同推进城镇化和农村发展,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进入,推动农村服务业水平尽快上一个新台阶。
海洋服务业对于提高海洋开发、运输保障和综合管理能力至关重要,是需要大力开拓的服务业新领域。《规划》强调,海洋服务业要紧扣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和要求,加强陆海统筹,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和水平。
问:如何理解“十二五”时期扩大服务业开放?
答:推动服务业大发展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壮大服务业,在服务业发展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规划》提出,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总体要求是,统筹服务业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推动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走出去”,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加服务贸易规则制定,深入推进与港澳台地区服务业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服务业国际合作与竞争。
《规划》内容体现了服务业对外开放更加注重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更加注重从发挥“成本”优势向发挥“综合竞争”优势转变,更加注重从“利用外资”向把“利用外资”与“提升国内产业结构”相结合转变,更加注重从“引进来”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转变。
问:如何加快推进服务业改革?
答: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一个深层次原因在于体制机制制约,政策支持不够。必须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潜能。《规划》从深化服务业改革、创新政策支持两个方面提出了改革任务。总体要求是,大力推进服务业各项改革,着力破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争取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创新政策支持,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服务业市场监管体系,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规划》提出了电信、铁路、航空、邮政、文化、广播影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育、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行业改革的主要任务,明确了国有服务业企业以及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业的改革方向,明确了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改革的重点,明确了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任务要求。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需要用改革的思维、改革的举措,创新政策支持。《规划》从完善税收政策、创新金融服务、扩大用地供给、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加大资金支持、推进质量体系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创新的任务要求。
问:《规划》提出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答:为确保有效实施,《规划》提出了加强组织协调、夯实发展基础、健全规划实施机制“三位一体”的保障措施。《规划》明确了加强组织协调的工作要求;提出了服务业创新、服务业人才开发、服务业标准、知识产权服务、服务业统计等基础工作的原则要求,并在专栏中明确了主要任务。
《规划》着重体现了服务业方向性、全局性的发展要求,具有涵盖行业广、涉及部门多等特点,为切实增强操作性,《规划》要求,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要编制本地区服务业发展规划,并抓紧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编制服务业各主要行业和主要领域的配套规划(指导意见),制定财税、金融、土地、价格、工商管理、质检等方面相应的落实意见或工作措施,并分解落实到年度。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组织有关方面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问:如何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
答:为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一)将《规划》确定的方向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到各地方和相关部门,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要求;(二)遵照国务院部署,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报国务院审批;(三)有关方面建立必要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协作,发挥合力,共同努力,确保实现《规划》提出的服务业发展各项目标和任务。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