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本市今年最后一次私人、私企客车额度投标拍卖将举行。本月投放额度为9300辆,是半年来最少的一个月。在本月之前的6个月里,月投放额度一直是9500辆。虽然本月至今,主管部门并未出台新的可能影响沪牌价格走势的措施,但是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额度数量的减少代表着一种趋势。“刚需说”和“降温说”的博弈中,前者似乎占了上风。
二手沪牌价格到7万
记者昨天拨通了沪上多家二手车经纪公司的电话,打听目前二手沪牌的行情。少数几家公司给出的价格是7万元,由于11月平均中标价接近67000元,基本符合市场上“二手车牌价格比上月中标价多3000元”的规律。
回顾今年以来的沪牌走势,总体呈现一路上涨态势,以平均中标价来看,1月份为53195元,为前11个月的最低,到4月份首次突破6万元大关,平均中标价为61626元,5月份为64367元。6月和7月有所回落,平均中标价回落到6万元之下,8月之后价格重上6万元大关,并且一路小幅上涨,11月的平均中标价为66946元。由于今年平均中标价在6万元之下的只有5次,而6万元之上的有6次,因此,今年前11个月的平均中标价为61143元,今年是中标价创历史新高的一年。
虽然今年6月上海交通部门出台了四条措施,目的是抑制车牌价格过快上涨,造成6月、7月中标价有所回落。然而,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步消化,沪牌价格的涨势依然按捺不住,还是重回6万元上方,并且一路走高。
“刚需说”渐占上风
今年7月至11月,除10月份沪牌最低中标价出现小幅下跌外,上海私车额度拍卖最低中标价和平均中标价基本拉出一条阳线。市建交委日前在对市政协委员的提案答复中透露,由于中心城区道路扩张空间相对有限,本市新增机动车额度不可能长期维持在每年10万辆的投放量,必须抓紧时间研究其他替代措施。细心的人一算,今年上海投放的私车额度已经达到108100辆。
而最近两条发生在外地的新闻进一步给“刚需说”推波助澜。一条是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北京的摇号政策短期不会改变。他把上海和北京作了比较:上海到今年7月份机动车保有量为257万辆,北京目前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近520万辆,在此背景下,加之北京公交体系尚需完善的情况下,摇号政策短期不会改变。
另一条是俗称为“粤港两地车牌”的港澳私人小汽车入出内地行驶牌证,因为其方便往来内地和港澳的“特殊身份”,价格被狂炒到了一张100多万元。
“道理很简单,物以稀为贵。”共和新路上的一家二手车交易市场,一位二手车经纪人员认为,既然主管部门不可能长期保证车牌额度的高投放,供需情况就很难平衡,供小于求必然推动沪牌价格上扬。加上目前正好是岁末年初旺季,对“送免费牌”的新能源车性能心存疑虑,上外地牌照又担心未来市区通行政策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刚需说”将越来越有市场。 本报记者 陈杰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