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移动支付标准终于出炉。昨天,央行宣布,已正式发布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此前中移动和银联都曾经推出过自己的标准,由于央行此前发布的技术标准与中移动的标准不兼容,这意味着在这场移动支付标准之争里,中移动已处于劣势。
■中移动标准与央行标准不兼容
此前银联和中移动都曾推出过自己的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并且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明争暗斗”。银联采用的是国际市场上通用的13.56MHz移动支付标准,而中移动自主研发了2.4GHz技术标准。两个标准在技术上各有优势,但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更具推广性。目前银行、金融等机构布点的POS机等终端大都基于银联定的标准。如果推行移动的标准,势必要大量改造全国现有的POS机具设备,不仅资金投入大,短期内也难以完成。
■电信运营商参与标准编写
昨天,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技术部总经理马春旺向记者证实,此次央行发布的移动支付标准是基于13.56MHz技术标准,目前不兼容2.4G标准。马春旺指出,央行发布的标准并非国家标准,而是金融行业标准。他透露,央行组织了40多家产业相关单位成立移动支付标准编制联合工作组,几大运营商也都参与了此标准的编写,因此他认为在金融领域应该不会再有其他标准。
央行发布的移动支付标准涵盖了应用基础、安全保障、设备、支付应用、联网通用5大类35项标准,从产品形态、业务模式、联网通用、安全保障等方面明确了系统化的技术要求,覆盖中国金融移动支付各个环节的基础要素、安全要求和实现方案,确立了以“联网通用、安全可信”为目标的技术体系架构。
马春旺告诉记者,央行的移动支付标准将会使移动支付变得更加安全和便利,也将促进移动支付产业链中各参与方的协作。
■北京已能进行移动支付
北京市民目前已经可以享受移动支付的便利。记者了解到,招商银行今年9月与手机品牌HTC在北京联合推出搭载有招商银行“手机钱包”应用的智能手机。
招行与HTC的“手机钱包”通过将银行卡加载在内置了安全芯片的3G手机上,实现了手机与银行卡的“合二为一”。买单时,客户只需在收银台具有“闪付QuickPass”标识的银联POS机上“嘀”一下手机,不刷卡、不输密码,也不用签字。招行手机钱包中的TOUCH卡,账户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000元,先充值后消费。客户只需将一张招商银行一卡通与手机TOUCH卡进行绑定,即可通过手机钱包客户端即时充值,随用随充。
■手机变成“钱包”能否保证安全
“央行制定的标准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大家可以按照不同的需求实现不同的应用形式。将来开通移动支付业务的手机就是一个电子的钱包,我们原来可以用现金消费的场景,都可以用电子现金进行支付,如:购物、餐饮、交通、娱乐等。”马春旺详细解释称。
如果随身的手机都变成了“钱包”,用户的资金安全如何保障呢?马春旺介绍说,央行发布的标准中有一套完善的安全保护机制和技术。例如标准中采用了对称和非对称加密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防止伪卡的出现。
新闻内存
三种方式实现手机移动支付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的移动支付主要以手机为载体,根据安全支付芯片在手机中的不同位置, 常见的手机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移动支付实现方式包含:SD卡模式(安全支付芯片放置在手机SD卡中)、全终端模式(安全支付芯片放置在手机终端中)和SWP-SIM卡模式(安全支付芯片放置在手机SIM卡中)。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