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在柬埔寨金边召开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举行会晤,宣布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
三部长分别为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韩国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长朴泰镐。部长们还决定在2013年年初举行三国自贸区第一轮谈判。
中日韩三方分别于2003-2009年和2010-2012年就三国自贸区进行了学术研究和官产学联合研究,并得出积极结论。在此基础上,2012年5月,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北京达成共识,同意于2012年年内启动三国自贸区谈判。
中日韩三国均为全球重要经济体,互为重要的贸易投资伙伴。2011年,三国经济总量达14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1/5。三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有着密切的合作,三国间建立自贸区反映了三国经贸合作的实际需求,对于加强三国经贸联系和促进东亚地区经济融合都具有深远意义。
数据显示,中日韩三国近年来经贸合作成效显著。三国间贸易额从1999年的1300多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6900多亿美元,增长超过4倍,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日本、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日本、韩国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资来源地。截至2011年底,日本、韩国累计对华直接投资分别接近800亿和500亿美元。
即便如此,三国间互相投资仅占三国对外投资总量的6%。虽然地理位置邻近,但经济互通依然不够顺畅。为此,2002年底,在中方倡议下,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同意就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开展可行性研究。今年5月份,中日韩三国正式签署投资协定并决定年内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对记者说,未来自贸区的建立将对三国经济发展带来助力,节能环保、贸易物流等多个行业有望受益。
李光辉认为,自由贸易区建设将主要为中国的农产品和机械装备等相关出口带来优势。在产业方面,未来相关产业将从投资便利化、市场开放程度提升等多个方面受益。
在中日韩三国签署投资协定之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表示“利用中国山东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可以看出,山东在中日韩自贸区推进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尤其是占尽地缘优势的青岛,将成为自贸区建设的先行者。青岛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刘志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一旦迈出实质性步伐,山东尤其是青岛凭借区位优势,有望从相关进程中受益。
目前,韩国已成为青岛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和第三大贸易伙伴,日本成为青岛第三大外资来源地和第二大贸易伙伴。青岛市副市长姚坚表示,从地缘、文缘、商缘等综合因素来看,青岛是距离日韩最近的中国城市。青岛在中日韩经济圈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刘志亭说,除了区位优势外,青岛的港口优势、对外贸易积累的经验、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青岛作为窗口向山东省腹地辐射范围较大等因素,都使得青岛在中日韩自由贸易谈判中起到重要作用。
记者了解到,青岛围绕在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中日、中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的工作已经展开专门规划,将重点探讨设立中日、中韩创新合作园的可能性。(⊙记者 秦菲菲 ○编辑 衡道庆)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