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1月10日电(记者叶锋)又逢“光棍节”!2010年以来,每年的11月11日前后,都是一番线上电商大举促销,线下快递如逢春运的景象。
三年大战“光棍节”的背后,是快递业的质变,技术和资本的集聚更加密集。此外,不少企业高歌猛进的同时,一些同行则陷入困境甚至完全出局。业内人士预计,今后快递业优胜劣汰将更加明显,整个行业已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
随电商起舞:快递业扩产提速
今年将是不少快递企业发展最快的一年。主要快递企业“三通一达”之一的中通速递董事长赖梅松说:“去年以来,我们在全国有20多个分拨中心进行了扩建,全网每月平均新增50多辆大型厢式货车,累计新增设备投入达2亿多元,员工新增2万多人。”去年,中通速递每天快件量是105万件左右,而今年一举冲高至220万件,高峰期甚至能“吃下”350万件。
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今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8.3亿件,超过2011年全年业务量,月均同比增长超过50%,增速明显高于往年。
网购的井喷是快递企业快速“扩产”的主要动力。目前,网购件已占据“三通一达”等大型快递企业业务量的50%-60%。
去年11月11日—13日期间,国内快递业务量日均突破1600万件,不少企业快件积压明显,一些派件延误严重。今年的“光棍节”前夕,除几家主要电商外,一些家电、服饰等传统企业的电商平台也参与进来,业界预计各大电商的日订单量或将超过4000万单。
高速增长驱动快递业渐迎质变
记者采访发现,在连年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内快递业正经历着由量转质的深刻变化。其一,信息化水平明显升级。韵达快递高级副总裁周柏根介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韵达在全网推广手持电子终端,目前已增加4万多把,到年底将实现“人均一把”,从而实现快件信息实时录入、跟踪、自动分拣,平均时效提高两个多小时。据了解,“三通一达”等主要快递企业近年来或与IBM等企业合作,或进行自主研发,使快递网络的信息化程度有了质的飞跃。
其二,快递航空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今年,圆通速递对部分线路开通全货机运营,目前已具备5架波音737机型的运力,实现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区域之间快件次晨达、次日达。圆通将用全货机主营华东、华南、华北之间的国内快递市场,有助于抢占高端、远程快件业务。记者了解到,今后一两年将有更多民营快递实现全货机运营“零的突破”。
其三,经营模式趋于优化。在通过加盟制实现全国布局之后,快递企业正转向直营化,重构经营和管理模式。赖梅松介绍说,2010年以来,中通进行股权改制,将各分拨中心直营化,“目前全网93%的快件份额都在我们自己手中,转、运两个环节都是自己控制。各加盟商实际上相当于股票市场上的散户,他们持有公司品牌,自身就会升值”。今年以来,韵达快递在省会、大城市、重要地级市的分拨中心也已经收回成为直营店。
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局长李惠德认为,国内快递企业有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向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的趋势。
火爆行情推动快递业转型升级
“光棍节”的蛋糕,并非人人都能分享。当部分快递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星程急便、CCES等知名快递企业则遭遇停运甚至破产,区域性快递公司更是频频出局。业内人士认为,快递业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市场洗牌将明显加快。
一个现实是:电商促销带来的火爆,并不能掩饰中国快递业自身的软肋,既有土地、人工等成本高企,管理粗放等“内忧”,也有UPS、联邦快递等国外巨头加快中国布局等“外患”。
记者采访中发现,多位快递企业负责人在紧抓机遇同时,也清醒地看到挑战。申通快递副总裁刘荣坤认为,今后快递业至少有两大困难需要解决:一是市场环境越来越规范,企业利润越来越低;二是从一线员工到优秀管理人员都面临短缺,而“目前留给企业的时间并不多”。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则认为:“未来三五年是中国快递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或者上一个台阶,或者被挤出局。”
机遇与危机并存之下,快递业差异化竞争的格局日渐明显。比如,EMS等更加注重时效件、中低价快件市场,申通等则开始拓展文件、贵重物品、货样等中高端业务,有快递公司还跨界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等,也有企业则深耕“故土”。
业内人士呼吁,政府应对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快递产业加以扶持。日前,上海出台了13条政策措施支持快递业发展,比如创造条件支持总部在上海的快递企业整体上市、对快递企业拓展产业用地予以支持、政府采购对符合条件的快递企业开放等,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这一做法值得借鉴。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