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对话蒋洁敏:总结西气东输得失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17/2012 10:56:47   来源:新华网

  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坦诚而谦逊。这是蒋洁敏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对话中,他多次谈及“责任”,既有中国石油所担当的国家责任,也有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在石油领域30年的工作经历,使蒋洁敏身上有着浓厚的石油情结。他说,中国石油的标识“宝石花”,由红黄两种主色组成,这是用来标识石油和天然气的颜色,“石油和天然气是我们的核心主营业务。”但作为半壁江山的天然气,很长一段时间并未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直至上世纪90年代末,始于新疆塔里木油田,志在结束天然气资源“点天灯”的历史,国家决策建设西气东输管道工程。于是,西气东输帷幕开启。9月6日,在我国首条横亘西东的能源大动脉——西气东输天然气长输管道建成并安全运营8周年之际,在中国天然气管道布局图前,我们与蒋洁敏开始了对话。

  西气东输得失

  《财经国家周刊》:中国石油集团一直负责实施西气东输这项国家能源战略工程。请您对西气东输工程做一阶段性总结和历史性前瞻。

  蒋洁敏:在这张天然气管道布局图前,我摊开的这个手掌代表已经建成和规划中的五条线路。它们遍布辽阔的国土,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已建成投运的西气东输管道这条横亘西东的能源大动脉,跨越了10省区市,迄今累计供气1380多亿立方米,它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我国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即将建成投产的西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骨干管道工程,全长8700多公里,年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今年底将全线投产。西气东输管道投资的67%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拉动了当地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的发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年发表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仅西气东输(一线)工程项目每年就为新疆增加了10多亿元的财政收入。西气东输还拉动了相关产业发展。通过实施原始创新,直接带动了国内冶金、加工制造、工程施工等行业的技术升级。X70、X80钢研制、直径1016和1219mm、承压10兆帕和12兆帕的钢管制造与现场施工焊接等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螺旋管国产化比例已达79%,全线用国产钢达440万吨,其中X80钢材量278万吨。

  《财经国家周刊》:业界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西气东输的气源问题。西气东输的气源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中亚地区的天然气,这部分气源的输送情况怎样?是否会受到国际局势影响?

  蒋洁敏:西气东输工程,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引进国外天然气的历史性目标。每年从土库曼斯坦引进300亿方天然气,这是历史性突破,西气东输三线建设将再使我国每年从中亚三国引进300亿方天然气。不仅如此,通过西气东输工程,还形成了连接中亚和横贯西东的天然气骨干管网。目前,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管道总长度达到13854公里(包括西一线4394公里、冀宁线及江苏LNG联络线1520公里、西二线7940公里),实现了塔里木、长庆、川渝、青海四大气区联网及与中亚三国天然气管道连接的输气和供气网络,为构筑我国天然气骨干管网和大规模利用天然气奠定了坚实基础。《财经国家周刊》:西气东输一线建成投运已经8年,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也将全部完工。截至目前,西气东输管道运行情况如何?

  蒋洁敏:西气东输工程投产以来,生产经营绩效优良:一是管道运行安全平稳,实现了与沿线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二是天然气输量和销售量快速大幅增长,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和支援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渐彰显。

  目前,西气东输已成为长三角地区、中原地区和华中地区的主供气源和环渤海及华南地区的补充气源,2014年起将成为华南地区的主供气源,天然气销售量以平均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截至目前,西气东输宁夏以东下游分输用户已达210家,累计输送和销售天然气1572亿立方米,今年将销售天然气310亿立方米,2015年销气量将达到700亿立方米;三是经营效益逐年提升。自2005年全线投产运营以来,实现年均营业收入203亿元。实施西气东输工程以来,全国开展了700多项科研课题攻关,填补了国内30多项空白,形成技术秘密60项、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工程科技含量达到当今世界先进水平。2010年,“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财经国家周刊》:市场问题也是西气东输面临的重要问题。这项工程最初是担心下游的省份不愿意要天然气,一度出现国家领导人主动担任西气东输市场“宣传员”的情况;工程投运后开始出现下游省份争相要气的情况。西气东输的市场情况怎样?对中国能源结构有哪些影响?

  蒋洁敏:西气东输工程开工以来,生产经营业务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旺盛的市场需求。西气东输投产运营的管道从2003年10月1日投产时的约1500公里,快速增长到目前的13800多公里,天然气输送和销售量从2004年的14亿方增长到今年约310亿方,基本满足了平均每年近20%增长的市场需求。

  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加快了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比如一些燃煤电厂改为燃气了。

  西气东输工程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提高了一个百分点,占近5年我国新增天然气消费量的50%以上,使超过100多个城市、3000多个大中型企业、近4亿人从中受益。西气东输自投产运营以来,累计输送销售天然气1572亿立方米,折合替代标煤1.56亿吨,减少732万吨有害污染物质和5.28亿吨二氧化碳酸性气体的排放。此外,西气东输还为地方经济发展弥补了能源缺口,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提高效益。例如,江苏省今年将使用西气东输约110亿方天然气,到2015年至2017年将规划使用260亿方天然气,将为把江苏建设成为生态模范省创造条件。到2015年,河南省、广东省每年也将分别用西气东输供应的天然气近90亿方和100亿方以上。江西省、广西省、安徽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等到2015年也将分别使用西气东输20 60亿方/年的天然气。

  ?国家气脉调查:西气东输工程结束窘局

  ?跨入“天然气时代”

  ?开放竞争新样本

  

  

  《财经国家周刊》:在您看来,西气东输截至目前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

  蒋洁敏:今年是西气东输的关键之年。西气东输工程已安全运营8周年;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全线投产在即,西三线也将如期开工建设;西气东输的四线和五线也正在做前期规划。

  当然,西气东输工程目前也面临一些难题,主要是由于我国天然气市场发育仍处于初级阶段,下游用户对天然气开发利用认识需要过程,尚未形成成熟的天然气市场营销与定价机制。

  此外,在市场销售过程中,受资源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因素影响,均衡执行销售计划难度较大。同时市场用气量快速增长和城市燃气用户迅速发展,进一步放大了用气峰谷差,冬夏两季保供形势非常严峻。市场用户种类繁多,用气量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平衡产运销储压力较大。

  三线“畅想曲”

  《财经国家周刊》:目前西气东输三线正在做前期工作,如无意外,年内可以核准开工。在油气管道发展布局中,中国石油的战略是什么?将来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格局是什么?

  蒋洁敏:根据国内油气资源分布和进口油气资源的可能选择,加快油气管网布局,2015年建成东北、西北、西南、海上四大油气资源引进战略通道,完善国内主干管网,跨区域油气管网基本形成。具体而言,就是构筑东北油气通道,将进口俄罗斯原油和东北国产油气输送到东北和华北地区。构筑西北油气通道,将西部国产油气和中亚进口油气输送到中部、西南和南方地区。构筑西南油气通道,将缅甸天然气和缅甸方向进口的原油输送到西南和中南地区。构筑海上油气通道,将海上进口原油和LNG输送到沿海及内陆目标市场。为完成管道布局,中国石油规划2013年 2015年新建油气管道3万公里,到2015年油气管道总长度8.8万公里。其中新建天然气管道2.2万公里,到2015年总长度6万公里,管输能力2200亿方/年;新建唐山、深圳LNG接收站2座,形成1600万吨的接收能力;新建原油管道2000公里,到2015年总长度约1.3万公里,管输能力1.5亿吨/年;新建成品油管道5500公里,到2015年总长度1.5万公里,管输能力6500万吨/年。《财经国家周刊》: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新36条”进行细化,并强调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在即将开工的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中,有无民企进入?有哪些合作机制?

  蒋洁敏:西三线建设首次引入了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今年5月,中国石油与社保基金、基础产业投资基金、宝钢集团和中国工商银行签署项目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合作建设西三线工程,对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国家大型基础骨干项目进行了积极探索。

  对与民企的合作,中国石油一直采取“开放的态度、积极的推进、务实的合作”。这些合作包括上游勘探开发和下游销售,对于西气东输管道我们也非常欢迎民企进入。我们的市场是开放的,市场化机制已经取得成效,下一步会加大推进。

  《财经国家周刊》:您对中国石油一线的勘探开发建设亲励亲为,经常不顾舟车劳顿实地调研。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人们非常关心其发展与战略规划,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蒋洁敏:近年来,中国石油集团正向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全面推进。例如:国内五个油气规模生产区稳步发展,去年大庆油田实现了连续第 9 年 4000 万吨原油稳产,长庆油田油气当量突破 4000 万吨,一批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建成投运。

  海外方面,中国石油集团的五个油气合作区建设也在加快推进,“海外大庆”建设高水平、高质量如期建成。

  此外,中国石油集团规划中的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全面展开,三大国际油气运营中心初具规模,覆盖全国的油气供应管网和营销网络基本形成,利用两种资源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能力持续提升,综合实力、竞争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目前,我们又对 2013 年建成“西部大庆”、2015 年建成“新疆大庆”进一步做出部署。

  在这些重大战略和重点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经济形势目前还十分严峻和复杂,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全球围绕能源资源问题,在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地缘政治乃至军事安全方面的竞争和较量将更加激烈,我们一些海外项目也因此受到了重大影响。

  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可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调整、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任务极为艰巨。既要应对复杂局面和规避各种风险,又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机遇,寻求发展的新突破。国务院已同意西气东输三线建设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进行,目前开工准备工作基本就绪,计划2015年建成。管线的建成将进一步增强天然气保障能力。中国石油作为业主单位,将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以实际行动建设好能源大通道。记者 罗海岩 李其谚 王康鹏

  

  

  《梦溪笔谈》为石油命名——

  “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北宋科学家沈括(1031-1095)所著《梦溪笔谈》是为各阶层耳熟能详的一部古籍。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正是此书收录了沈括对石油的研究,并在书中首次提出命名了“石油”一词且沿用至今。他称“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梦溪笔谈》因写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而得名。书中记载了沈括任延州(今陕西延安)知州时对石油的实地考察和认识:“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

  石油在当时除做燃料外,还有其他用途。沈括写到:“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

  虽说沈括倡导的石油墨没有开发出来,但他对石油的超前认识今人所料不及。他说:“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为童矣。造煤人盖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余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选自《石油记忆》 白智勇著,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