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3日,审计署发布了其2011年度绩效报告。围绕此报告的有关情况,记者采访了审计署办公厅相关负责同志。
一、记者:审计署从去年起开始编制年度绩效报告。您能否介绍一下这项工作的背景和你们的主要考虑?
答:建设低成本、高效率的政府,是现代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近年来,我国采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社会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建设高效政府。适应这一要求,我们审计机关在加强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了绩效审计。一方面高度关注被审计单位和事项的制度建设、过程控制及结果评价,促进提高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水平,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另一方面,注重汲取被审计单位的经验和教训,把绩效理念和方法内化为审计人员自身的基本素质和职业修养,把绩效管理作为推动科学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和提升审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努力提升审计机关自身的绩效水平。
在上述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注重借鉴国外审计机关绩效管理经验,着力把握审计工作和审计管理的发展规律,不断改进审计管理的方式方法,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的审计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并以年度绩效报告的形式予以反映。因此,自去年开始,我们在公开审计署自身预决算和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的基础上,编制并对外发布年度绩效报告,告诉社会公众审计署一年花了多少钱,是怎么花的,花得值不值,取得了哪些效果,有利于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审计署工作,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二、记者:审计署的工作绩效主要是通过哪些指标评价得出的?
答:参考国外审计机关的做法,结合我国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评价审计署的工作绩效:
一是可用货币计量的审计成果。即审计工作中产生的能用货币计量的成果。如审计发现问题金额、为国家增收节支金额、挽回(避免)损失金额、促进资金拨付到位金额、核减投资(结算)额、人均审计成果等。
二是不可用货币计量的审计成果。即审计工作中产生的不能用货币计量的成果。如审计信息、审计报告和审计专题报告、综合性报告、完成国外贷援款公证审计项目、审计公告、审计建议、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建议制定整改措施、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建议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线索和事项、完成联合国审计项目、人员培训等等。
实际上,审计工作有很多成果是不能简单地用货币来计量的。特别是近年来,审计署着力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这方面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审计工作最重要的成果,但显然不能以货币计量。
三、记者:从你们绩效考核的结果看,2011年度审计署绩效具体情况如何?
答:绩效情况的考量,从两个方面来反映:
一是可用货币计量的投入产出比率。2011年,审计署共审计673个单位,全年可用货币计量的审计工作成果为866.8亿元。从审计经费看,2011年审计署财政拨款支出9.02亿元,两者相比较,审计署的投入产出比为1:96,也就是审计署每花费1元,可促进国家财政增收节支96元。从审计人员看,审计署共3057人,每个审计人员产生的审计成果为2835万元。
二是不可用货币计量的绩效。2011年,审计署提交各类审计报告和信息简报2222篇,其中向国务院报送212篇;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案件线索177起,涉及人员400多人;提出审计建议1510条,促进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整改措施942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581项。审计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深入开展对中央重大宏观经济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继续加大对经济运行中潜在风险的揭示力度,坚持不懈地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及经济犯罪案件,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推进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监督,注重揭示、反映、综合和归纳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问题,较好地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审计监督的层次、水平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记者:今年的绩效报告有哪些主要内容和特点?与2011年审计署首次公开的2010年度绩效报告相比,今年报告有什么新变化?
答:审计机关的绩效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在绩效评价体系、投入产出分析和绩效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和改进。年度绩效报告也是在探索积累的基础上编制的,需要不断地规范和完善。今年绩效报告在去年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内容主要包括审计署主要职责及组织机构设置、工作职责履行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绩效分析与评价、附录等五个方面,全面性和深入性都有所强化。
我们在工作职责履行情况中,不仅介绍了2011年工作任务和完成情况,还增加了促进提高绩效的具体措施;在预算执行情况中,增加了对整体情况的反映;在绩效分析中,增加了一些具体事例,分析了绩效管理工作有待完善和改进的主要方面,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加强绩效管理的主要举措;在附录中增加了审计队伍结构情况以及“审计署2011年度大事记”等。
五、记者:审计署在提升绩效水平有哪些主要打算?
答:《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要建立审计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努力做到申请计划有概算、正式进点有预算、审计过程有核算、项目结束有决算、成果绩效有评估,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绩效。围绕这一目标,审计署将以科学审计理念为指导,深入推进绩效管理,不断提升工作绩效,为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做出新的贡献。
一是逐步建立审计署绩效目标。在2011年度绩效报告的基础上,着手制定审计署2012年度绩效管理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设定定量绩效指标,同时从建立健全单个事项的绩效目标入手,逐步建立审计署整体绩效目标。
二是积极探索完善审计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有关专业人员合作,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密切关注国内外绩效管理工作新思路、新动向,不断完善审计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切实增强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可信度。
三是尽快建立绩效管理考评机制。从审计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入手,借鉴其他部门绩效管理的经验,尽快制定全署统一的绩效考评制度,贯彻到预算申请、预算分配、项目实施和工作考核全过程,并把绩效考评结果作为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促进各单位不断增强绩效意识和提高绩效水平。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