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矿业巨头正在利用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契机,谋求第三次市场布局;铁矿石“新长协定价机制”正是其“阳谋”之一
铁矿石大量压港,供需格局正在翻转;以往价格单边炒作、逼迫中国钢企集体就范的定价机制遭到挑战。目前,有来自各种渠道的诸多“风声”称,中国钢铁业正寻求增加长协矿比例,甚至正在寻求恢复2010年前的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
蹊跷的是,中国诸多钢企否认了上述说法,认为此次先提出增加长协矿比例的,并非中方企业。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回复《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时明确告知,“目前有部分媒体关于河北钢铁正在寻求与三大矿山重回长协定价机制的报道,与事实不符”。
中钢协副秘书长李新创告诉《财经国际周刊》记者,目前铁矿石供过于求、价格进入下跌通道的情况下,中国钢企对于长协矿仍处观望状态,并无恢复长协定价机制的动力。
供需格局倒转
2009年、2010年开始,国际三大矿业巨头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废除了铁矿石长期协议定价机制,代之以现货化、指数化的定价机制。
之后,国际铁矿石价格如过山车般剧烈震荡上扬,中国钢企为此损失惨重,生产成本受原料价格波动难于控制,利润受到严重剥蚀。
据统计,在近两年内,中国钢企为进口铁矿石多支出91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6000亿元,几乎超过了中国政府公共卫生的总支出。
进入2012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酵和中国经济的减速,中国钢铁产量增速锐减,导致进口铁矿石供需形势发生了根本逆转。
中国国际期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国进口铁矿石3.67亿吨,价格震荡下跌,跌幅达到9.1%;截至2012年7月20日,中国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量,已达到9852万吨的高位。
“短期看,铁矿石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编汪建华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而且正在加剧”。
而从长期看,数年来中国海外铁矿石的苦心布局,也开始逐渐进入收获期。河北钢铁(000709.SZ)一高管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其参股加拿大阿尔德隆公司的矿山预计2015年可以初步投产,每年将带来权益矿(65.5%磁铁烧结精粉)近800万吨;
四川汉龙集团回函《财经国家周刊》表示,其澳大利亚Mbalam项目预计于2014年开始生产,届时将形成每年3500万吨的产能;
中铝集团也向本刊记者表示,其非洲杜芒铁矿项目,虽然前期遭遇挫折,“但2015年左右也将形成千万吨级产能;尽管铁矿石价格连续走弱,但中铝依然将优先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从长期看,铁矿石供过于求的格局也已初步显现”,李新创介绍称,中国有29个海外投资铁矿石的项目,目前各有困难,但“预计2015年左右,部分中国海外权益矿将初步形成近亿吨产能”。
国际巨头的“阳谋”
“中国钢企要求增加长协矿供应、恢复长协定价机制的讨论,来得十分蹊跷”,中华商务网首席分析师马忠普称。
马忠普分析认为,国际金融炒家、国际三大矿业巨头以及诸贸易商“对中国经济的屡次误判,使之不得不追求更加平稳的市场操作”。
中国国际期货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4月钢材期货价格开始下跌,随后铁矿石现货价格也随之下跌,“最初并未引起市场重视,更多地被解读为阶段性的高点回调”。
2011年末至2012年初,国际铁矿石价格相对低位,众多炒家和贸易商纷纷增加买入囤积,等待2012年开春后的价格反弹。数据显示,2012年2~3月,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到最高点。
然而,中国经济增速的减缓出乎意料,钢铁需求下降明显。铁矿石随后开始下跌,囤货意愿受到打击,恐慌性抛货导致铁矿石价格继续走低——这是铁矿石供方对价格走势的第一次误判。
2012年5月份,中国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相继出台。然而,此轮经济刺激计划与2008年经济背景已大不相同,并未带来新一轮房地产和“铁公基”建设的高潮。
铁矿石价格在结束6月份的观望期后,7月份开始加速下滑。
但是,市场趋势预判的方向性错误依然难以弥补。截至7月底,进口铁矿石MyIpic指数比6月下跌近10%,比2011年同期下跌30%以上。近日,淡水河谷发布的2012年中报显示,2012年上半年公司净盈利同比下降51.1%。
“在金融市场,方向性的判断失误往往是致命的”,中国国际期货研究院副院长王红英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面上看,国际矿业巨头的采矿成本比较低廉,并不担心价格下跌;但如果计算其资金成本,以及国际投机炒家的资金成本,其恐难以承受接二连三的市场误判和10%以上的价格跌幅”。
“经济的不确定性,已大大增加了现货销售风险。中国钢企在忍受低钢价的同时,三大国际矿业巨头的日子也好过不了多少”,马忠普表示,三大矿山巨头也在试图恢复铁矿石市场的稳定。
诸多业内人士指出,在中国经济新一轮刺激计划出台的背景下,一边扬言减产、提高现货价格;一边适时推出2013年长协矿询价,增加长协矿供应量,甚至局部恢复长协定价机制,以逼中国钢企就范,实为三大巨头的共同“阳谋”。
我为鱼肉
“谈总是要谈的”,李新创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关于长协定价模式的谈判,“但了无新意”。
在三大矿山巨头垄断中国进口铁矿石50%左右的基础上,“长协矿和现货矿其实没有本质区别”。所谓目前的长协机制,也是以今年3-5月份的现货价格为基础制定的价格,“总之,都是人家怎么合适怎么来,中国钢企如在案鱼肉”。
河北钢铁一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目前铁矿石现货价格还在下跌,企业选择现货矿更加合算,对于恢复长协机制并不热心,“但对未来钢铁形势的判断,企业却也左右为难”。
很明显,一旦中国经济刺激计划显效,2013年经济起稳,再加之国际矿业巨头减产提价,铁矿石价格无疑会大幅上涨,现在错过增加长协矿的机会,将后悔莫及;但是,若目前冒然签订长协矿价格,而中国经济不能企稳,或只是短暂利好,钢铁和矿石供过于求的局面不能改变,届时钢厂岂不只能大呼上当?
“目前,企业对于是否增加长协矿,只能继续观望、研究,难以给出结论”,该负责人表示。
李新创表示,目前国际矿业巨头放出 “长协矿”风声,其实是投石问路。一旦中国钢企比较热心,或是形成舆论导向,说明下一步业界对中国经济企稳有较强信心。届时,国际矿业巨头将抬高长协矿价格,从而带动现货矿价格走出新一轮上涨趋势,国际矿业巨头和炒家自然赚得盆满钵满;
如果中国钢企反应冷淡,说明业界看空中国经济。届时国际矿业巨头再实施减产、推高现货价格,也为时不晚。
“在吞下今年前两轮市场误判苦果后,国际矿业巨头正在利用中国经济寻求回稳的契机,谋求第三次市场布局”。
马忠普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中国钢铁深陷弱市,盼望经济恢复增速的心情更为迫切,主观愿望往往代替客观判断;再加上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发展远未结束,经济转型任重道远,一旦经济继续减速,以“铁公基”为代表的投资拉动迟早会再次出笼。
“此时,国际矿业巨头布局长协矿、推高现货矿的屠刀,正磨得嚓嚓作响”,马忠普如此形容。
业界诸多人士指出,中国钢企应借此时机,重新建立有利于中国企业和长远矿业发展的“新长协定价机制”,抵制以少量现货交易为基础的普式铁矿石指数作为定价依据。
“新长协定价机制,应是上一年度现货矿、长协矿交易总额除以交易总量的定价机制”,李新创认为,“但中国钢企统一谈判,几乎是一个无望的理想”。
事实上,中国钢企统一行动的采购策略,在二十年前就已提出,但“由于各企业之间的利益和领导问题,我们依然没有学会团结。在大的经济政治格局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空谈统一谈判、确定中国价格没有任何意义”。记者 于小龙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