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债基热中藏隐忧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4/2012 15:49:05   来源:新华网

  债市牛气冲天,正刺激着债基的火暴发行。

  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在上半年债市频频走高、老债基业绩靓丽刺激下,今年债券基金成为新基金发行市场的“香饽饽”:截至7月30日,今年以来已有29只债基成立,总募集额达652.72亿份,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债基总募集额。其中,二季度是债基发行最为火暴的时段,15只债基发行份额高达439.72亿份,平均首募额为29.31亿份,创去年以来季度平均首募额新高。而步入三季度,热度仍在升温,更多的新债基不断涌出,如南方润元纯债基金,首募额超过85亿元,成为今年除短期理财基金外,首募额最高的标准债基。

  在今年A股市场频频暴跌的背景下,投资者蜂拥至债基有着充足的理由: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标准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仅为0.45%,而一级债基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则达到6.12%,二级债基收益率也有5.4%,远远超过股票型基金。重要的是,与股票型基金收益主要来自A股交易差价不同,除了二级市场波动外,债基的净值增长主要来自于所持债券的利息收入,这种收益的增长相对于股票型基金的大起大落,显得更为稳定。

  不过,虽然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债基相较于股基有着更好的投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忽视债市走入“慢牛”时所潜藏的投资风险。也许这种风险对于老债基显得不那么重要,毕竟他们的收益可以依赖于所持有优质债券的票息收入,但对于尚是“白纸”一张的新债基来说,却是暗藏杀机,不得不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

  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近年来债基越来越被重视、并且成为债基超额收益主要来源的信用债上。在去年三季度以来的债市飙涨中,许多高评级信用债价格攀升,至目前这类债券的收益率已经大幅收窄,甚至已经包含了对央行继续降息的预期,很显然,对于新债基来说,高位建仓这类债券需要冒更大的投资风险,而所获得的却是低于其他品种的收益率,并不值得它们放手一搏。在此背景下,目前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中低评级信用债,便成为新债基眼中的“香饽饽”,但城投债一度突然暴跌的前车之鉴,却让新债基在尝鲜这些“香饽饽”时,颇多忌惮。毕竟,在经济不断下滑的趋势下,投资中低评级尤其是低评级信用债,有可能存在超出预期的投资风险。

  在风险日益凸显和业绩排名双重压力面前,不同的新债基或将有不同的选择。许多新债基基金经理就表示,从收益率角度而言,中低评级信用债依旧具有相当诱惑力,而在政府刺激经济意愿增强的背景下,中低评级信用债的风险或许没有市场预期的强烈,因此,仍将会重点配置中低评级信用债,以提升新债基建仓后的收益。但部分新债基的基金经理却从谨慎的角度考虑,在建仓初期重点配置如短期融资券等利率产品,待市场回调后,再择优布局中高级信用债。在他们看来,中长期的持续稳定回报远比短时间的业绩排名更为重要。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由于风险认识不同,新债基的基金经理在后市操作上将有明显分化,而这种分化,不仅有可能显著拉开新债基的收益率,还有可能造成部分债基的短期浮亏。因此,对于伴随热潮涌入新债基的投资者来说,还需要做好对新债基建仓步骤和方向的跟踪,充分了解自己所持有债基的收益预期和风险水平,这才是真正对自己投资负责任的态度。

  事实上,对于投资者和基金业而言,需要思考的远不止这些。过往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市场热情严重过度的时候,往往是市场见顶的时候,基金产品的规律也是如此。如在2007年股票型基金动辄百亿发行量之后,持有人面对的便是惨痛的长达数年的深套。而今,在债市已经步入“慢牛”阶段,市场调整随时可能爆发的时候,投资者蜂拥买入债基,也同样存在着不小的投资风险。而对于基金公司来说,纯粹以市场导向来布局新基金发行,什么产品热卖就卖什么产品,而罔顾客户可能承受的较大投资风险,短期或许能够扩充规模、获取更多的管理费收入,但从中长期而言,却有着损毁品牌形象、失去客户信任的风险。(记者 李良 漫画/万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