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浙商证券"汇金新经济"存活4月即死 投资者伤不起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27/2012 11:32:22   来源:新华网

  你能猜到“史上最短命”的券商理财产品有多短吗?答案是4个月。记者昨日获悉,今年3月12日才成立的浙商证券“汇金新经济”,因资产净值连续20个工作日低于1亿元,已于7月16日终止运行,而其原本的计划续存期是7年。这是证券资产管理行业第一起因客户巨额赎回导致产品快速清盘的案例。

  汇金新经济仅活了4个月

  公开资料显示,汇金新经济是浙商证券今年3月12日才成立的大集合理财产品,由于股市低迷,其最初的认购规模仅有2.7亿元,这也为其日后快速清盘埋下了伏笔。

  3个月的封闭建仓期刚过,汇金新经济就立即遭遇巨额赎回。6月18日,浙商证券的一则提示性公告表示:汇金新经济自6月18日起,资产净值低于1亿元……如截至7月16日资产净值持续低于1亿元,则本集合计划终止。在此公告后,虽然管理人想尽了办法,试图增加其净值规模,但仍没有挽留住汇金新经济的性命,到了7月16日,其剩余资产净值为7618.9万元,低于1亿元的清盘红线,正式宣告“夭折”。

  不过虽遭清盘厄运,但是汇金新经济的成绩却不差。自从3月成立以来,其净值表现堪称“靓眼”,4个月取得了7.3%的正收益,跑赢沪深300指数13个百分点,在券商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三。

  对于汇金新经济“夭折”的原因,其投资主办人周良表示,近两年市场整体比较低迷,投资者信心不足。对于盈利高的产品,部分投资者反而选择了锁定盈利,落袋为安。他认为,投资者的这种做法不尽合理,对于业绩优良的产品应该更有信心,只有耐心持有好产品,才能享有盈利的增长。

  6只产品逼近清盘线

  根据公开资料,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清盘的条件是资产净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亿元。而不少券商的小集合理财产品在成立之初也就1亿多元的规模,在股指下跌过程中客户要求赎回的压力很大,那么这些集合理财产品资产净值就很容易掉在“红线”之下。

  截至上周五,共有银河证券、海通证券(600837)、东方证券等16家券商管理的53只券商资管产品发布了半年报。其中信达现金宝、平安优质成长、东方红先锋6号II期3只产品的份额有所增长,银河福星1号、国信金理财中性量化、广州红棉1号精选及东方红量化1号等4只产品份额未发生变化,其余46只产品均呈不同程度的份额缩水现象。

  根据已公布的半年报,有6只产品的资产规模距1亿元已不足1000万元,其中海通证券旗下有3只产品需要拉响清盘警报,去年底成立的海通季季红资产规模仅1.049亿元,距清盘线不足500万元。在这6只产品中,除平安优质成长管理规模较期初有所增长外,其余5只产品仍在持续缩水的通道中。

  东吴证券(601555)上周以来多次公告其东吴财富3号遭巨额赎回清盘在即之后,国联证券也于本周公告,旗下玉玲珑1号在最近一个开放日中遭净赎回2379.7万份,属巨额退出情形。该产品于今年2月成立,募集1.54亿份。此前,该产品曾于4月公告称遭净赎回3898万份,目前单位净值为1.017元。

  业内呼吁降低清盘线

  “客观来讲,近期两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如此快速地陷入清盘危机都有些冤枉,毕竟它们都为投资人带来了绝对回报。”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整个证券资产管理行业陷入到了“业绩越好越赎回”的怪圈之中,为了尽量留住客户、减少赎回,资产管理机构不得不动用“做低净值”、“赎旧买新”、“倒卖客户”、找“帮忙资金”等手法。

  据了解,券商资产管理产品快速清盘的现象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要求多家机构上报材料,并拟组织专项会议进行研讨。

  业内人士透露,新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清盘线可能参照基金降至5000万元,也有可能是3000万元,目前具体数额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清盘线降低将是大方向。

  某券商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表示,“监管层目前正在积极推动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创新。清盘线迟早会降。”

  他介绍,目前业内还呼吁,理财产品是否因资产净值低于一定下限而终止,应由合同各方自主判断和决定。如果这一呼吁能够变为政策加以实行,那将很大程度上为券商发行小型集合理财产品解除后顾之忧。

  相关报道

  从容成长8期被建议赎回

  从容投资曾为私募界的知名品牌,如今风光不再。昨日记者了解到,近日从容成长8期的信托保管银行招商银行(600036)发布内部信息称,从容成长8期因内部管理混乱,今年跌幅超过10%,建议投资者对该产品进行赎回。

  记者了解到,从容成长8期成立于2010年4月,最低认购金额为300万元,是从容投资携手招商银行、定位于高端客户的私募产品。有知情人士透露,从容成长8期成立时的规模高达10亿元,如今仅剩4.34亿元。数据显示,近两年来,从容成长8期收益率为-24.72%,远低于同期沪深300指数-10.04%的收益率。今年以来,从容成长8期继续亏损10.11%,而同期沪深300指数却上涨4.94%。截至7月20日,从容成长8期的单位净值仅为0.75元,亏损幅度高达24.98%。(记者 叶静 见习记者 黄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