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即将过去,我们发现自2010年以来,大宗商品每至5月总有一抹浓厚的阴影弥漫于市场上空,尤其对于大宗商品的龙头——原油而言更是如此。
回顾过去三年原油市场在5月的价格表现(以美国WTI原油期价为参考),5月份期价的高点总是出现在第一个交易日,其后便有暴跌随之而来。具体而言,以WTI原油期货7月合约为例,2010年5月美原油期价最大跌幅22.62美元,跌幅25%;2011年5月美原油期价最大跌幅20.26美元,跌幅18%;2012年5月(至今)美原油期价最大跌幅17.48美元,跌幅16%。似乎历史总是在重复着相同的故事。
对于近期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回落,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从外围宏观环境来讲,市场对于希腊退出欧元区的担忧依然给投资者带来沉重压力,欧元区领导人23日举行会议讨论希腊问题,但并未有实质性举措出台,欧元区前景目前黯淡。对于希腊退出欧元区的担忧使得市场资金纷纷涌入以德国国债为代表的安全资产来求避险,23日德国出售的45亿欧元2年期国债收益率仅0.7%,创历史新低。与此同时二级市场上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滑5个基点,而西班牙意大利国债收益率上涨6个基点。同样大幅上行还有美元,欧元兑美元降至2010年7月的最低水平,美元指数大幅上行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大幅走低,原油作为商品龙头首当其冲。
中东局势方面,伊朗与六国进行的二轮核谈未达成任何协议,双方决定下个月于莫斯科进行第三论谈判。但我们在伊朗局势方面逐渐发现缓和迹象,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称,伊朗愿意开放几处重要地点以接受该机构检查。伊朗局势缓解使得原油中东地缘政治溢价降低。美国方面,根据美国能源署最新发布的报告,截至美国5月18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增加88.3万桶至3.82亿桶,创22年新高,库存供应的充足同样给油价带来压力。报告发布当日,油价向下击穿90美元关口,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
作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的中国,经济同样在放缓。汇丰中国5月制造业PMI初值仅有48.7,为连续7个月收缩,创2个月新低,表明中国制造业活动连续7个月收紧。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对于原油的需求继续下滑,4月份我国原油进口数据表明进口量降至年内低点2226万吨,环比下滑5.5%。中国经济的疲态显露导致了原油需求抑制,进而对油价造成打压。□海通期货 欧阳琨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