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1万多亿元保费收入的背后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17/2012 09:32:26   来源:新华网

  ——中国保险资金在债券市场的现状与思考

  近年来,中国保险行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已形成相当庞大的规模。根据保监会相关数据,截至2011年底,中国保险行业保费收入已达到13257.6亿元,总资产达到58462亿元,保险业已成为国内金融界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同时,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资险企逐渐进入中国市场,保险行业的竞争也愈加激烈。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的外资寿险公司达到25家,外资财险公司21家,而中资寿险公司为36家,中资产险公司有37家。

  激烈的竞争必然伴随着保费的逐步下降和承保利润空间的逐步缩小,通过国外成熟保险市场的经验发现,当市场竞争比较充分时,几乎不存在承保利润,甚至是长期亏损,举例来说,1999—2006年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的承保亏损率分别为6.5%、5.7%、7.9%、8.3%、14%,从国内主要几家保险公司情况看,2009年人保财险的承保亏损率为2.2%,太保财险承保利润率为1.1%,平安财险的承保利润率为2.5%。可见,即使中国保险行业利润主要来源于投资收益,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就需要提高资金投资的运用能力,而债券作为保险资金的主要投资方向,研究并改善债券市场上的保险资金运用情况,对中国保险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保险资金在债券市场上的现状

  保险机构是债券市场主要机构投资者之一。据调查,中国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债券市场,而是由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柜台市场和其他市场共同组成,绝大多数的债券交易都集中在银行间市场。

  从2010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统计情况看,一级债券市场上最主要的机构认购者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各类基金,分别占到71.5%、10%和6.1%。从债券的增持方面看,2010年,保险机构债券持有余额净增3854.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4.9%,占同期全部净增量的14.9%,而全国性商业银行同比增长仅有13.4%,可见保险机构的债券增持是显著的,这与债券市场整体规模以及保险资金规模扩大密不可分。

  债券投资占保险资金的投资比例最大,金融债、企业债增长迅速。根据保监会2008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总的可用资金中,中国保险行业的债券投资比例平均占到53%,定期存款占到26%,权益类投资占到18%,而现金及其他占到6%。债券独占一半以上,是债券收益稳定、流动性好、安全性较高的特点与保险公司稳健经营以及对偿付能力的需求相适应的结果。

  从债券投资结构看,自2004年开始中国保险机构在金融债券以及企业债券上投资增长非常迅速,根据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至2009年,金融债和企业债分别从1026.25亿元和639.73亿元增长到8746.10亿元和6074.56亿元,分别增长了大约八倍和十倍,而购买传统的国债数量从 2618.44亿元增长至4053.82亿元,增长了仅仅一倍多。

  保险机构债券投资收益主要为持券收入,缺乏投资主动性。目前中国保险机构的投资一半以上是债券投资,而债券投资收益又主要是持有债券的利息收入,但保险机构对于债券投资却一直处于被动持券的低位。一方面,保险机构持券数量庞大,银行间的回购交易却很不活跃,以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为例,2011年银行间质押式正回购和逆回购量均为109.24万亿元,而保险机构的正回购量仅为4.9万亿元,逆回购量为2.5万亿元。另一方面,资金雄厚、债券需求强烈的保险机构对债券承销的业务态度消极。

  目前,国内仅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在发展承销业务。根据Wind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11月22日,国内共有335家上市公司的债券发行,募集的资金规模达7022亿元,如果按1.3%保守的手续费率计算,承销券商的收入就高达70亿元。放弃债券承销资格的保险机构所放弃的不仅仅是数目可观的承销收入,还有对高收益率的公司债券第一顺位的选择权。由于承销商一般不愿放弃信用良好且高收益的公司债券,所以不参与债券承销,这不仅会增加保险机构的持券成本,而且持券数量上也会受到不小的限制。

  对保险资金在债券市场上运用的建议

  从被动持券角色向债券承销者发展。保险机构具备了债券承销的资格,但从承销商的认定资格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一级自营商管理办法》以及《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债券承销商的资格限制,主要在法定的最低额度的货币资本,在债券一级、二级市场的表现,以及对债券承销量限定比例等方面。一方面,2011年中国保险行业可用投资余额高达3.7万亿元,保险机构已拥有相当雄厚的资本。另一方面,保险机构一直作为债券市场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对新发行的债券消化能力毋庸置疑,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保险公司在商业银行债券以及企业债券的认购份额都是最大的,分别达到了89%和27%。

  从实践方面看,在1998年11月保险公司就参与了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410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券的竞标。 2006年,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2006年第十九期金融债券主承销商协议”,从而首次担任了债券发行的主承销商。这些现实例子充分说明,保险机构有足够的能力充当债券承销商的角色。

  向承销商的转变对保险机构发展意义重大。从最直接的角度来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直接参与债券的承销,可降低初始认购成本。同时,从自身情况出发,选择性更强的持有高信用、高收益的债券,从而改善自身资金久期匹配状况以及提高整体收益率。

  从长远来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将从单纯的买方角色一举进入投资银行业务领域,为其经营范围打开了新的空间,并且进一步强化了保险资金和资本市场融合的趋势。

  以人保资产管理公司为例,目前其主要受托理管理人保控股、人保财险和人保健康险公司的资产。人保资产管理公司获得此项资格后,借助与各金融机构、企业客户的优质合作关系,将使其增加为企业提供融资和财务顾问服务的新渠道,从而带动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积极参加银行间债券回购交易。债券回购实质上是一种以债券为抵押的短期贷款,而积极参与回购交易是保险机构短期投资非常重要的手段。

  首先,回购交易已发展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要交易方式之一,2011年交易量已近 109万亿元,保险资金介入这一交易具有充分市场空间。

  其次,在债券回购的期限上,偏向7天和14天两个品种,而参与者多为有一定资金实力和信誉的金融机构,其目的在于融通资金或取得回购利息,操作上投机性小、违约风险低,能够保障资金运用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另外,201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质押式债券回购7天和14天两个品种的利率约为4.5%左右,而对比银行存款,2011年活期利率为0.5%,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为3.1%,在收益上面的优势显而易见,而且可以弥补定期存款流动性差的缺点。

  继续加大对企业债券的投资力度。目前,中国保险资金80%以上是寿险资金,而寿险资金中约70%是中长期资金。对安全性的高要求,限制了寿险资金对权益类证券的投资比例,而越来越多的投资类寿险产品的出现让寿险资金对投资收益率的要求更加严苛,寻找期限较长、收益率较高兼有安全性的债券品种对寿险公司提高资金运营效率至关重要。

  根据中国债券网公布的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所有新发行的债券中,商业银行债券中长期债券占到了总量的90%,企业债券中长期债券占到95%,而国债中长期品种仅占42%。同时企业债券的分布相对比较均匀,而商业银行债有82.3%都是10年以上的债券。

  从利率方面看,2011年5年、10年、30年3个主要债券品种的利率,企业债分别为5.27%,5.36%和9.09%,金融债分别为3.89%,4.14%和 4.58%,而国债分别为3.39%,3.71%以及4.35%。企业债的利率远远高于金融债和国债,在30年的长期债券上更是高出了约两倍的收益率。

  另外,中国企业债的发行需要有关部门的审批,同时需要采取担保,而且多为大型国有企业,因而安全性较高。

  继续加大对企业债的投资力度,不仅更加符合保险公司自身的利益需求,同时可以刺激企业债市场的发展,而日益增大的企业债券市场对保险公司资金投资改善又起到了推动作用,从而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局面。(田鹏 郑苏晋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