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程海湖螺旋藻产业污染调查:处理污水基本靠晒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25/2012 17:48:27   来源:新华网

  云南程海湖螺旋藻年产值约4亿元,但至今,其所在的永胜县仍然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自称没有“铅超标”并起诉媒体的云南绿A等螺旋藻企业,事实上却在“反噬”着养育自己的一方水土。

  《第一财经日报》调查发现,由于以绿A为代表的螺旋藻企业多年来的养殖废水排放和当地化肥、农药、生产生活垃圾污染,世界三大之一、我国唯一的螺旋藻天然养殖地——云南程海湖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处理污水基本靠晒

  3月底,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先后播发《审批合格的螺旋藻为何“铅超标”》、《螺旋藻抽检:两次结果缘何大相径庭?》两篇报道,报道称以云南绿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下称“绿A”)为首的国内八大螺旋藻企业,6家产品铅超标,绿A螺旋藻铅超标达80%,并质疑绿A等拥有“蓝帽”资质的企业质量控制形同虚设、资质申报流程造假、行业存在乱象等。

  4月11日,绿A召开新闻通报会,指责上述文章内容严重失实,并对新华网及4名相关人员提起诉讼。

  绿A的产品宣传称,其“在世界三大天然螺旋藻原产地之一的中国云南程海湖,建有目前世界最大的螺旋藻天然养殖基地”。由于藻类植物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易受生长环境的影响,那么绿A的程海湖养殖基地,环境状况究竟如何?

  4月15日至18日,本报记者在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的程海湖调查发现,自1989年程海湖螺旋藻进入产业化养殖以来,程海湖的水质已趋于盐碱化,同养殖排污密切相关的氨、氮与磷污染物的浓度较高。虽然当地环保局于2005年封堵了所有养殖场的排污管道,但跑、冒、滴、漏仍有发生;而2009年被永胜县视作头等大事来抓的程海湖周围螺旋藻养殖企业整体搬迁方案也不了了之。

  永胜县环保局办公室主任陈孟华向本报介绍,2000年以前,包括云南绿A(前身为云南施普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4个螺旋藻养殖场,都是直接将废水排入程海湖的。

  从2000年开始,环保局禁止养殖企业向程海湖排放废水,但由于1998年设计的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因地基沉降出现问题,只能要求养殖企业限产,腾出集水池存放废水,采用自然蒸发的方式处理养殖废水。

  1997年,原丽江地区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周钦在《云南环境科学》上撰文称,根据当时每生产一吨干藻粉将产生废水2051吨计算,仅1997年,当地4个螺旋藻养殖场就向程海湖排放废水123万吨,而到2000年,排放量将达308万吨。而在螺旋藻养殖废水中,氨、氮、磷等污染物浓度很高,对程海湖水质影响时间长、影响大。

  1999年,永胜县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周兴中也在《云南环境科学》撰文指出,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影响,程海湖周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湖泊水质污染加重,已进入中营养向富营养化趋近的过程。当时程海湖水总磷、非离子氨和无机氮较高,分别只能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三类、四类和五类,而其余监测值基本满足一类水标准。

  陈孟华告诉本报,在螺旋藻养殖开发早期,企业普遍不重视养殖废水的处理,通过管道直接排入程海湖,是程海湖水质下降的突出的“点源”污染。1997年永胜县环保局成立后,开始重视对程海湖的生态保护。

  通常情况下,螺旋藻相关废水主要由采藻废水、报废培养基、池子冲洗水三部分组成,其中采藻废水排放量较大,占整个废水排放量的70%以上。

  由于在螺旋藻养殖过程中广泛使用碳酸氢钠、硝酸钠、碳酸氢铵、氯化钠、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乙二胺四乙酸等营养盐类,因此养殖废水的污染物成分复杂、浓度高、排放量大且排放不稳定。

  “在2005年以前,一些养殖企业出于短期成本考虑,对环保治理的认识不到位,偷排现象仍然存在。2005年环保局封堵了所有养殖企业的排污管道,其中一家由于排污设备不达标,被责令停产整顿至今。”陈孟华说。

  另据本报了解,环保部门的专家曾提出整体搬迁程海湖周围螺旋藻养殖企业的方案,被视作永胜县2009年的“头等大事”,后因搬迁费用、安置土地等问题不了了之。

  目前,4家养殖场实现了废水在线监测,但由于基本上是露天养殖,气候条件对螺旋藻废水的产生量影响较大,很难做到养殖废水不流入程海湖,跑、冒、滴、漏现象仍有发生。

  

  

  对当地经济贡献有限

  翻阅《永胜县志》,记者读到,历史上的程海湖“沿岸烟户稠密,村村绿竹粉墙,楼阁高崎;处处曲溪环绕,柳暗花明……长练百端,倒映湖中”。

  但记者眼前看到的程海湖毫无县志中的诗情画意:连续数年的干旱,沿岸的梯田大多抛了荒,湖东面一片片被圈起的养殖大棚依稀可见。“沿着这条水泥路一直往下走,就是绿A的螺旋藻养殖场。”程海镇村民告诉记者。

  程海湖的螺旋藻养殖要追溯至1985年。当时,云南大学生物系的硕士研究生王若南、单振光来到程海湖边,开展“云南高原湖泊资源调查”。调查中,两名研究生意外发现程海湖的生态环境、藻类植物的区系组成与其他云南高原湖泊迥然不同,极其适合螺旋藻养殖。

  而同国际上另两大螺旋藻天然养殖地——墨西哥的Texcoco湖与非洲的乍得湖相比,程海湖的气候、日照、温度、水质都更适合螺旋藻的生产,人们惊喜地发现,藏在滇中高原峡谷中的这一不大的湖泊,居然是营养保健食品——螺旋藻的“天堂”。

  程海湖由此一举成名。1985年,云南省科技厅成立螺旋藻开发项目部。1989年起,程海湖螺旋藻进入产业化养殖阶段。目前当地共有4家螺旋藻养殖场,其中绿A的养殖场是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

  据介绍,由于商家的宣传,螺旋藻的市场需求一度非常大。1995年前后,是螺旋藻养殖的鼎盛时期。当时,一吨干藻粉卖到29.8万元,是现在每吨8万~10万元的3倍。

  于是,不管具不具备养殖技术和条件,人们一哄而上搞螺旋藻养殖基地,而“天赐之宝”程海湖则成了“商家必争”之地。

  “一夜之间,程海湖边上冒出几十家螺旋藻产品加工厂。”一名程海镇村民向记者描述上世纪90年代末程海湖螺旋藻“淘金热”的景象,仍流露出些许难以置信的感觉。

  丽江市政府曾做过统计,程海湖螺旋藻实际年产值约4亿元。在外界看来,拥有程海湖这个“聚宝盆”,永胜县应该赚得盆满钵满了。但据永胜县方面称,从螺旋藻开发至今,永胜县从中受益并没有多大。目前,永胜县仍然是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据了解,程海湖4家螺旋藻养殖企业年产干藻粉约800吨左右,仅绿A一家就占了600吨。而一名永胜县政府官员对本报称,由于绿A的加工基地设在昆明或其他地方,对永胜县的GDP和财税贡献微乎其微;此外,由于螺旋藻养殖的技术含量较高,其养殖程序大多都依靠设备,因此绿A养殖场对当地就业的贡献也不显著。

  “程海湖养大了螺旋藻这个‘儿子’,挣来的钱却全部带到了‘媳妇’家。”他说,“而且,还消耗了资源,留下了污染。”据了解,永胜县一直希望绿A能够把加工厂也搬到当地,对当地经济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不过,一份绿A原董事长胡志祥的宣传材料称,绿A养殖基地对永胜县年上缴利税超过2000万元。工商资料显示,绿A创建于1997年,由香港华达投资(集团)公司和云南施普瑞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初始注册资本为357.14万美元;2010年,绿A的营业收入达1.59亿余元,净利润1991.55万元。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事实上,程海湖水质环境恶化,最终也将令螺旋藻产业“无家可归”。

  非洲乍得湖在短短40多年间,面积萎缩90%以上。墨西哥Texcoco湖,其湖水蒸发量是入湖量的3倍,储水量逐年减少,其螺旋藻产业也走向了衰落。

  程海湖似乎也正走在同一条路上。

  程海湖是一个断陷侵蚀湖,补给水源主要是湖底的地下水、湖面降水和湖周地表径流,损耗主要是湖面蒸发和农田灌溉,蒸发量大约是降水量的3倍。在300多年前,程海湖之水原本向南流入金沙江,形成程河水系。由于蒸发量过大,程海湖水位逐年下降,1690年左右,程河断流,逐渐形成内陆闭流湖——程海湖。这也意味着,从自然条件来说,程海湖本来就是一个“走向干涸”的湖泊。

  有鉴于此,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三级投资,于1993年8月建成程海湖补水——仙人河引水隧洞工程。“但由于仙人河途经永胜县城,又将县城部分生产生活污水带入了程海湖。”陈孟华说,此外,考虑到补水水质和程海湖水质不同,2003年左右便停止了补水。

  内陆闭流的特点也造就了程海湖受污染后难以自净的脆弱“体质”。

  “由于湖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口迅速增长,程海湖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除了‘点源’即螺旋藻养殖废水污染外,另外最重要的污染源是村镇生活污水、农业面源和水土流失等方面。”陈孟华说。

  程海镇副镇长聂菊告诉本报,程海水域面积75.5平方公里,南北长19公里,东西平均宽4.3公里。沿湖全长45公里,有9个村委会、47个自然村,人口3万多。

  “沿湖村民大量使用化肥及主要依靠薪柴取暖、做饭,一方面造成了土壤板结,降低了土壤的生产能力,污染了程海湖的补给水源之一的地下水,恶化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大量的人畜粪便,生产、生活垃圾直接排入程海湖,加剧了水质的恶化。”陈孟华说。

  此外,程海湖流域农田每年病、虫、草害防治投入化学除草剂4.25吨、有机磷杀虫剂7.25吨、其他化学杀虫剂36.58吨,农药总投放量达64.9吨。陈孟华认为,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也增加了程海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当地另一家螺旋藻企业——丽江保尔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国仁对本报记者坦承,如今,螺旋藻养殖企业也已经意识到,程海湖独特的水资源和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命运休戚相关。

  “如果程海湖水不再适于螺旋藻生长,我们这些企业离倒闭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谭国仁说。(转自第一财经日报 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