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国家级非物质文物遗产河南滑县木版年画对接资本市场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2年2月23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郑州2月23日电 (记者 桂娟)接过红锤,国家级非物质文物遗产河南滑县木板年画传承人耿建社用上全身力气,“咚”的一声敲响了铜锣,也敲响了这一濒危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资本市场全面对接的“新生活”。

  2月23日上午,“中国神话滑县木版年画雕版”上线开锣仪式在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举行,在民间传承了500多年的滑县木板年画,通过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这个平台,实现了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这也是郑州文交所全面落实国务院38号文件精神,对交易规则修订和交易系统全面升级改造之后,进场交易的首个共有权益产品。它将采取纸上与网上交易结合的模式,将国家政策要求落在实处。

  被专家称为“原生态和活化石”的滑县木版年画,始于明洪武年间,鼎盛于清代。主要取材于释道儒三教人物和各个行业中供奉的诸神,以族谱、中堂、对联为主要表现形式,人物造型生动传神,色彩丰富,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民俗风情,在题材、绘画风格、制作工艺等方面,都与其他地方的年画有很大不同。

  开锣仪式后,耿建社带领人们参观了在郑州文交所举办的滑县木版年画展,并现场表演制作木版年画。

  “我是滑县木版年画的罪人呀”,耿建社说,“6年前年画被专家发现后,许多人到村里买年画雕版,自己家里代代传下来的古版也被我卖掉了近百幅,有的甚至卖出了国,真是可惜呀。”

  耿建社表示,与郑州文交所合作后,他将专心整理年画,把所有卖掉的古版都整理复制出来、传下去。

  此次在郑州文交所上线的《中国神话》是由150件民间世代流传至今的年画母版孤品、绝品和现代年画大师创作的年画母版共同组成的共有权益产品资产包。年画都是手工制作,画幅有大有小,大的以卷轴中堂为主,小的多似门画大小。绘画以工笔、水墨为主,淡雅精细,色彩和谐,人物造型鲜活,线条刚劲有力。

  郑州文交所董事长王迪表示,为了使日渐式微的滑县木版年画得以保护和传承,郑州文交所将建立年画艺术车间,让技艺传承人专门从事年画制作、技艺传授和研究工作,同时启动《中国神话》这一共有权益产品的衍生品开发工作,不断完善木版年画产业链条,为这一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桂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