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综合报道】1月12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Standard & Poor's Ratings Services)周四表示,未来三年如果无法继续获得公共部门支持,则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中有30%左右可能变为坏账。
标准普尔分析师曾怡景(Ryan Tsang)表示,中国政府可能会允许本地银行推迟确认部分地方政府贷款损失,此举可能使银行未来三年每年的信贷损失减少人民币800亿至1000亿元。但他警告称,这样做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将是一次“倒退”。
他表示,短期来看,延长地方政府债务偿还期限将有助于减缓投资波动和避免不良贷款骤增,但此举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挫伤投资者信心,凸显出中国监管框架的不完善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缺乏独立性。
地方政府贷款已成为中国金融体系的一个关键风险因素,其源头是中国政府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而实施的大范围刺激措施。
中国审计署去年估计,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总计人民币10.7万亿元,相当于中国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