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蓝墨水新年论坛”上,多位经济学家共同展望了2012宏观经济趋势。美国经济增长乏力,欧债危机不见起色、国内楼市调控已入深处、经济结构调整面临挑战,“复杂”一词频频挂在了专家的嘴边。
专家们认为,在中国经济结构不平衡的条件下,不应该过度的追求经济增长,而是应该重点放在结构调整,推进改革以此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记者注意到,往年论坛上专家各持己见的“房价问题”终于不再“纠结”,专家们形成共识——“今年房价将明显下调而楼市调控不会放松”。
1、宏观经济 目前增长方式不可持续 今年增长或放缓
“中国经济已经形成了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格局,而这个格局是对长期增长不利的。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客座教授沈建光博士开门见山的表示,“中国过低的消费力实际上不利于经济增长。比较有效的消费率应该是60%-70%之间,而我们现在的消费率不到50%。因此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长期持续。 ”
王小鲁还指出,中国政府收入持续上升已占到GDP的1/3,政府的支出结果也亟待改善。大量存在的腐败导致了公共资金的流失和不合理的分配。三公消费居高不下,行政管理成本不断上升。各级政府过份热忠于投资,缺乏监督,导致了大量无效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近年来的亮点和积极方面是民生支出上升比较快,但是总的来看,这方面的欠帐仍然很多,特别是2亿农民工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大部分人仍然没有解决。 ”
对于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整体预期,王小鲁认为“经济增长率会低于2011年,可能会降到8.5%或者是以下”。但与此同时,CPI会也进入回落期降到3%以下。“我觉得现在非常需要注意的是2009年政策过度宽松导致的通货膨胀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教训。这个教训是需要认真吸取的。”王小鲁表示,“2012年是结构调整之年。如果经济增长率在8%-8.5%之间,那么这样一个增长率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
他特别强调,在中国经济结构不平衡的条件下,不应该过度的追求经济增长,不应该继续实施财政扩张政策来保增长,而是应该重点放在结构调整,推进改革,为长期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2、结构调整 警惕“中等收入陷阱” 加快改革力度
王小鲁特别忧心“中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他认为分配不公不仅导致社会问题,还会使中国陷入拉美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根据他提供的数据,从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中国曾经历短暂收入差距减少的阶段,但从80年代中期开始基尼系数一直上升,按照世界银行的计算目前达到了0.47,已经超过了多数的东亚国家和地区。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 “起飞阶段”;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按照国际经验,收入分配适当与发展停滞有直接的关系。以拉美国家为例,这些国家在很长时间内收入差距非常巨大,特别是上世纪70-90年代,很多拉美国家的收入差距达到了高峰,同时他们也经历了增长停滞和社会动荡。所以他认为“实现市场条件下的公平分配是跨越中等国家收入陷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方法只有一条就是加大改革力度。 ”王小鲁认为至少有4个方面需要深化改革。首先是土地出让制度,房产税改革需要推进,还需要推进更加全面的财税体制改革。其二是改善资本市场监管,改革资源和垄断性收益的分配方式。再次是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公共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第四实现基本社会保障的全社会覆盖和公共服务的全民共享。最后我们要进一步改善医疗和教育,促进人力资本安全提高人力资本积累。
王小鲁预测,如果可以维持现有增长方式不变,未来10年平均增长率可能会降到6.7%,高速增长期可能结束。但如果上述改革成行,中国经济仍然有可能保持经济增长率在9.3%的水平。中国将得以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
3、货币政策 今年货币政策“稳健” 解读有争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此次论坛上得到了多位专家不同解读。王小鲁认为“货币政策有适当松动的条件,但今年货币政策仍然应该基本保持中性,不应该再度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博士则认为“应该是放松的”。 “最近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年底提出的这些对下一年经济的判断,实际上做的和这个调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坦言,今年如果说还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即使要达到中性的货币政策,也意味着要放松。因为现在的货币政策其实是非常紧的。去年的货币政策不是中性的。今年我认为可能的情况是名为中性,实质是放松。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金融系教授孔爱国教授又对此提出了异议。“我不赞成给货币政策定性说明年到底是紧还是松。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货币政策的历史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一放就乱,一收就死。 ”
他进而提出,中国目前急需加快市场化的步伐。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他认为整个全球竞争体系几乎崩溃,其实是给了中国的决策者一个放缓市场化的一个非常好的借口。“其实是加速了行政、政治对整个市场化过程的一个非常大的干预。无论是房地产市场,还是其他市场,中国作为宏观经济的整体市场化程度不是加快了,而是大大的削弱了。”他表示,“现在中国经济的问题不是经济的问题,而是过去30年改革的红利已经用尽。 ”
4、楼市调控政策 楼市调控不放松 价格将明显下降
记者注意到,往年论坛上专家各持己见的“房价问题”终于不再“纠结”,专家们形成共识——“今年房价将明显下调而楼市调控不会放松”。
沈建光表示,政府的政策是把房价的打压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目标。目前正好处于一个关键点,目前已经看到房价下降趋势的形成,政策面只有看到即使放松也不会反弹的情况下才会放松。 “今年房地产市场如何调控,其实可能是决定中国经济能不能软着陆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因为房地产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也是各方对消费投资的拉动。 ”他说,“但有一个共识就是房价不跌,调控不停。 ”王小鲁也认为房价已经进入了拐点,所以我觉得2012年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的房价下降。
人民币国际化,我认为其实最根本的核心是中国使人民币成为一个可兑换货币。我觉得接下来成为一个储备货币会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为三个条件中国越来越具备。第一个是中国经济体量非常大,出口贸易是世界第一大国。财政政策比较稳定,通胀平均20年只有2%-3%。我们看到韩国、马来西亚都把人民币作为他的储备货币了。如果说你把货币作为一个硬通货,这个很多的发展中国家都做到了。我们是一个回归正常的举措。我觉得这方面可以做的更快一些。但是如果要成为可兑换货币有一个环节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是市场准入,一般是流通贸易如果说你到了固定汇率,还是跟着美元这在很多过程是非常危险的。最后是利率市场化,这样慢慢的一步一步推进,到2015年我们可能做到基本可兑换。
央行认为,人民币可兑换可能就是人民币离岸市场跨境使用就可以了。我觉得这样去理解的话,一些批评就很有道理了。现在境外流通使用是建立在人民币有升值预期的情况下,但是如果说整体考虑其他,这都是有机的一体。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