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一次选择了引而不发。美国财政部27日的报告再度认为,中国不是“汇率操纵国”。这在市场预期之中,但自然也让一些美国政客很不满意。其实,这种居高临下的“贴标签”行为,本来就不应当,在某种程度更成为会伤及美国自身的双刃剑。
但一些美国政客仍对“贴标签”乐此不疲。美国学者罗伯特·利特瓦克10年前在《“无赖国家”和美国的外交政策》论著中就写道:美国总是喜欢“突发奇想”给其他国家贴上各种标签,美国领导人最早喜欢的一个词是“被社会遗弃的国家”,里根政府喜欢用“被取缔的”,而“无赖国家”则是美国贴标签的“保留节目”。
这是从政治上讲,从经济角度看,美国近年来“贴标签”的行为也是不少。最新的所谓“汇率操纵国”,就是一个较鲜明的例子。不是“汇率操纵国”,万事大吉;但一旦是美国认定的“汇率操纵国”,那对不起,美国就要对其挥舞制裁大棒了。
此外,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不久前还发布了一个“恶名市场”名单,中国的淘宝网和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也“榜上有名”。中国存在假冒伪劣商品是事实,但美国也并不完全就是真货天堂,在美国eBay网上,也时常可看到一些疑似假冒伪劣的商品,美国指责淘宝却放过eBay,“贴标签”的准则和依据在哪里?
美国“贴标签”的权力从何而来?仍以所谓“汇率操纵国”为例,按照美国相关规定,美财政部每半年要向国会递交一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由此可见,所谓“汇率操纵国”认定,根本不具有国际授权,不过是美国对外施压的一个筹码,其中的政治操纵空间自不待言。
既缺乏准则又不权威,但美国还很热衷“贴标签”,看中的就是“贴标签”行为的先发制人且居高临下的效果。在国际政治和舆论场,美国是支配性力量,面对强势美国言之凿凿的指控,辩护者即使再清白,往往也只能处于守势,花费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也未必能还原事实真相。这样的例子,在过去几十年已发生的太多了。
但在当前金融危机持续的大背景下,即使对于排名第二的中国经济,美国仍轻率地贴上各种标签,这无疑是一个破坏性举动。一则破坏双方合作的氛围,二则也给自己带来了麻烦。过去几年,正是看中了“汇率操纵国”标签的巨大效用,一些美国政客上纲上线,不断向美财政部施压,要求认定中国就是“汇率操纵国”,否则就给财政部贴上向中国“认输”或“叩头”的标签。在两难抉择之下,美财政部曾数度推迟发表该报告。 (刘洪)
(经济参考报(微博) 刘洪)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