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讯 12月21日消息 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周三称,除A股可转债外,目前暂无其他融资计划,并预计A股可转债发行时间最快可能在明年三季度。
平安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姚波在媒体电话会议上称,有关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进行股票增发事宜,是为了解决可转债转股等后续事宜,不代表现在有其他融资计划。
姚波指出,可转债在发行结束之日六个月后方可转换为公司A股股票,在动荡的市场中较为温和,较公开增发等产品对市场冲击小,认可度高,适合作为前瞻性的资本补充工具。
A股发债两地股价受冲击
中国平安周二宣布计划发行不超过260亿元人民币的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以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并增强资本实力,满足公司保险、银行、投资三大核心业务快速增长的资金及资本需求。
受该消息影响,平安保险H股(02318)12月21日早盘现跌2.08%,报51.85港元。平安保险A股(601318)12月21日午盘收跌0.47%,报36.15元人民币。
摩根大通的研报指出,此次平安只在 A 股市场发转债融资对 H 股投资者不利, 资本市场可能有担心平安股价受冲击。
谈及为何选择在A股发债,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在电话会议中指出,如果选择H股发债的方式比较困难,需要经过国务院等审批,周期较长。其次,目前在H股增发,受国有股减持限制,也比较难通过。再次,如果选择两地配股,则需要取得A股70%以上的股东认购才能通过,而相当多股东并不能参与这样的配股。
据姚波透露,260亿元的可转债发行后,将由中国平安集团统筹其资金使用计划,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分配比例,“集团会统一调配,综合统筹,灵活度会保留在集团,我们将优先支持ROE(净资产收益率)较高的部门”。
料平安四季度偿付能力或降至150%
华林证券研究所副主任胡宇向腾讯财经表示,预计中国平安集团第四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或降至150%,保险及银行业务在资本金方面均处于较低水平,此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中国平安为抵御风险的正常融资行为。
截至2011年10月31日,中国平安集团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0.7%,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3.2%,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1.0%。
此外,截至2011年9月30日,深发展(000001.SZ)的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5%和8.4%。
胡宇表示,中国平安此次融资源于保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及深发展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不足。由于二级市场投资收益率的持续下降,预计中国平安集团第四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或降至150%。
根据保监会有关规定,可转债在转股前不能列入附属资本。对此,姚波表示,保监会近期有意完善保险公司的资本补充工具。因此,中国平安将寻求保监会支持,能够将可转债算进附属资本,并称“发行可转债符合监管方向”。
据测算可转债全部转成A股后,公司的保险业务偿付能力充足率可由10月底的171%提升24个百分点至195%。
中国平安方面称,本次发行的可转债期限为发行之日起六年,可转债票面利率不超过3%,所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以及保监会批准的其它用途,在可转债持有人转股后补充公司资本金。
胡宇表示,中国平安为弥补资本金的进一步下降,此次发行可转债属于正常的融资行为。对A股市场短期内有一定冲击,有摊薄股本风险。但从中长期来看,只要公司利润增长稳定,并提高股东收益率,对资本市场不会有太大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证券市场的融资与再融资成为企业避免债务违约、成为银行保障安全边际的主要手段。目前,16家上市银行中已经有14家宣布了再融资计划,规模约4635亿元。其中工农中建四大行将合计发行次级债2200亿元,加上已公布的定向增发、配股、可转债等方式补充资本金的银行,预计2011年银行业的再融资规模有可能超过2010年。(刘雁 桂蔚 发自深圳)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