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股指小幅低开后,继续低走,至9:40分,大盘跌破2300点,随后多头发力反击,但力度很有限,未能翻红,股指再度回落,展开2300拉锯战。欧美大涨却为何A股独自下跌?我们认为主要因为两大不利因素压制:
1.新股发行意外提速,本周东吴证券、新华保险上市外,还有5只新股大举发行。
2.政治局强调毫不放松地产调控政策,使得地产股再临高压,出现集体重挫。
盘面来看,水利、船舶制造等涨幅居前,而地产板块受压大跌,严重拖累股指,酿酒、玻璃等也纷纷杀跌。据我们监测,在股指多次考验2300点大关的同时,有部分主力资金正在暗中大举套现,所以虽然股指收回2300点上方,但投资者仍然不能大意,因为随着主力的持续流出,随时再次都会跌破2300。
午后提防大跌 关注两个点位
周一上午两市的整体走势为低开震荡走低,开盘后沪指首次跌破2300点关口,随后的买盘力量并不强,使得股指略上冲一小波便继续下行。
午后提防大跌
从盘面来看,自10点后,随着股指一路震荡走低,两市的气氛不断朝空方发展,空前这个观点依旧不变,而且上午沪指的走势可以看成是在为大跌凝聚力量。尤其1小时的MACD在上午出现死叉。
所以午后要提防大跌出现,重仓者随时做好减仓准备,不过这是相对大盘而言,具体到手中个股,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关注两点位
由于沪指自2346.49这个下跌段的小级别三卖已经产生了,午后重点关注这个小级别三卖是否被破坏,可关注两个点位:2307.15,2312.02,最好午后能触及2312.02,否则周一的大跌风险依存。
总之,午后开盘多头就要发力拉升股指,否则大跌风险很大,即便延续上午的低迷窄幅震荡,也是在为大跌蓄势,必须多头发力拉升才可暂时破解大跌风险。
回顾全球股市都是“涨”声一片,而唯独A股出现杀跌,就连和A股联动性最强的港股都大涨1.3%。尤其是美股出现四周连阳,而A股却出现5周连阴,一强一弱间,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就说明A股的长期弱势并不是因为外围市场的影响,而是A股自身的严重问题导致的,这其中包括本来紧缩的货币政策下,还疯狂的发行新股,造成失血严重、一病不起。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资金面的制约,板块方面已经出现严重分化,受益政策大力扶持的水利、船舶制造等逆势上涨,而受制高压调控的地产板块大跌居前。尤其是一批业绩不佳且估值较高个股遭到主力庄家的彻底抛弃,像连续3个跌停的重庆啤酒,“只画梦不做事”的题材炒作已经遭到市场的唾弃!而这种多米诺骨牌风险一旦蔓延,就会造成一大批股价虚高、无业绩支撑的垃圾股集体暴跌,这是近期市场所面临的最大系统风险。
下一页:四方面影响导致行情低迷 政策利好或将打破僵局
四方面影响导致行情低迷 政策利好或将打破僵局
上周沪指盘中跌破2307点,但由于年末各种因素叠加,使多空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股指仍然在2300点附近震荡。
分析人士认为,海外环境的不明朗,国内经济增速的下滑,市场资金缺乏,技术面的不支持,使股指走势低迷纠结。但上周末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召开为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定调,欧盟峰会也出现了积极成果,使本周市场不排除或将出现新的转机。
四方面审视低迷行情
近期股指再度进入缩量盘整重新选择方向的阶段,究其原因,分析人士指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欧债阴云难散。上周初德法两国就解决欧债危机积极展开磋商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而标普却警告将包括德国和法国在内的15个欧元区国家列入信用评级负面观察名单。并考虑调降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的评级。英国等部分欧洲国家对修改欧盟条约持强硬的反对态度,令欧盟峰会能否取得满意成果大打折扣。即便在美国经济数据向好、欧洲央行宣布降息的情况下,投资者依然难展愁容。分析人士认为,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难以抵消,如果不能加快解决危机的进程,对全球经济发展及全球资本市场来说都是一场难以估量的灾难,A股也难免受到拖累。
国内经济增速下滑。11月统计数据显示,国内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了明显下滑,11月PMI从上月50.4%下降至49 %,跌落到枯荣线以下。PPI同比上涨2.7%,较10月大幅回落2.3个百分点,创近两年新低。11月份产成品库存指数52.7%,较上月上涨0.6个百分点,库存增加显示企业销售状况不理想。工业同比增速回落至12.4%,创下两年以来的新低。11月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3.8%,连续第三个月增速下降,月度贸易顺差收窄34.9%。从经济数据来看,不少经济指标下行趋势较为明显。
工业生产减速,原材料采购下降,产品库存增加,外贸出口下滑,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实体经济存在下行风险。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是金融危机导致欧美经济低迷,进而给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二是由于经济低迷造成失业率上升使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影响我国出口。三是国内流动性收紧使企业资金紧张增加了经营困难。四是劳动力价格上升,资源类原材料上涨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对出口商品有所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宏观经济减速、对企业未来盈利预期下降、投资者变得谨慎,是股市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
市场资金不足。为了缓解资金紧张的局面,上周央行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可释放近4000亿元的资金,形成了股市一天的反弹,之后继续下行。
市场之所以反应平淡,首先,第一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只是向市场发出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开始松动的信号,并不等于能立刻缓解股市资金短缺。其二,11月CPI为4.2%,下行趋势越发明显,但仍处于安全区之上。如果此时大幅开启流动性闸门,易使好不容易控制住的物价反弹,因此流动性必然是根据物价变动情况缓慢释放的过程,资金紧张的状况不可能很快缓解。其三,新股发行构成压力,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12月8日,A股共有248家公司发行,总募集资金约2335.18亿元。仅从12月新股发行粗略计算,就将给市场带来超过500亿元的压力,再加上12月份的解禁股1625.38亿元,A股面临的资金压力仍然较大。
分析人士指出,市场资金缺乏是股指走势疲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下一页:两大遐想引发“四星闪烁” 吉兆还是凶兆?
两大遐想引发“四星闪烁” 吉兆还是凶兆?
上周A股市场出现了低位震荡的格局。其中,上证指数的日K线图已持续收出四颗十字星,这表明多头在2300点上方顽强抵抗,尤其是上周四在触及2302点时迅速反抽更说明多头护盘的决心。如此K线形态似乎向市场传递出多头力守2300点的信号。那么,如何看待这一信息呢?
两大遐想引发四星
上周A股市场如此走势,主要是因为市场参与各方拥有两大遐想。一是对未来经济政策的遐想。毕竟一连串的经济数据显示出我国经济增速的确下滑,而保增长的舆论又不绝于耳,所以,不少市场参与者尤其是深度套牢的参与者认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会释放出更多的政策利好,比如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取向等。在此背景下,他们的持股底气相对强硬,从而使得大盘出现了抛压减缓的态势,这有利于多头护卫2300点。
二是年报业绩浪的遐想。由于时近12月中旬,意味着上市公司的2011年业绩已尘埃落定。而由于机构资金的调研能力强大,所以,对相关上市公司的2011年业绩,甚至利润分配情况都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既如此,小盘高价股的筹码锁定性能佳。这也使得市场屡屡出现有惊无险的态势,推动着上证指数在上周持续出现四颗十字星。
遐想或灭 压力渐强
不过,就目前来看,这些遐想似乎并不一定实现。就经济政策来说,虽然通胀压力有所减轻,似乎表明货币政策的腾挪空间开始拓展。但实质上,全球央行的降息反而压缩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腾挪空间,毕竟全球央行降息意味着全球货币将出现继续宽松以及资金回流美元的格局,这将使得国际商品期货市场强势,而且新兴市场资金总量也将减少,这不利于我国货币政策的转向。
而就年报业绩浪来说,目前似乎并不宜过分乐观。一方面是因为四季度经济增速放缓,小盘股的业绩弹性更为强大,所以,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有着更为敏感的反应,这就意味着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可能并不太乐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近期加大内幕交易打击力度,尤其是周末关于处罚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一系列报道,意味着游资热钱的短线操作激情将大大降温,也意味着相关上市公司在推出送股等高含权的年报分配方案时,需要反复思量。在此背景下,年报业绩浪的预期可能并不强烈。
更为重要的是,持续增多的筹码也会加剧护盘资金的压力。这不仅体现在上周末公布的数据显示出新股发行节奏似乎又有提速的态势,说明年底的筹码供应情况仍将乐观,而且还体现在一度萎缩的大宗交易数量又有膨胀的可能性。独一味等大股东的减持公告就是最好的说明。在此背景下,存量资金的消耗力度将可能超预期,从而不利于大盘的活跃。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上周五欧美市场的大力弹升,可能会对多头产生一定的心理刺激作用。这的确不能否认外围市场活跃对多头的刺激力度,但是近期A股市场持续疲软,已说明了A股市场是跟跌不跟涨。而就目前来看,市场参与者的困境渐趋增强,他们的预期渐趋失望,既如此,四星闪烁并不是吉兆,而可能是凶兆,即大盘的中短线走势依然不振。也就是说,上证指数在本周一可能会随欧美股市大涨而高开,但仍然难有后续新跟风买盘的介入,大盘高开低走的概率仍然存在,随后在本周仍有望击穿2300点的可能性。
静候方向明朗化
正因为如此,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宜谨慎,尽量不盲目追高。同时,在仓位控制上,一定要保持较轻的仓位,静候方向的明朗化。
对于部分资金量大的账户,即便考虑到短线仓位,也需要规避绩差股、高送转预期等品种,一定要以长期成长空间为标准选择个股,循此思路,休闲产业股、动漫产业股、电网重点投资的电力设备股等品种可适量跟踪。
技术面临方向选择。从技术上看,沪指日线上仍然受到5日均线压制,均线呈空头排列。技术指标上,KDJ三线向下发散,但三条线都在20附近的低位,已出现底背离状态。MACD的绿柱已逐渐缩短,DIF、DEA也出现背离迹象。指数在布林线下轨附近运行。地量出现,连续横向运行的十字星组合,发出了强烈的变盘信号。
技术派人士认为,上周A股市场走势低迷,沪指在2300点上方挣扎,成交量连续萎缩,上周五更是创下了近三年来的新低388.85亿元,地量加上接连四颗十字星表现出市场的犹豫纠结走势,给人一种缺失方向的感觉,但地量加连续十字星组合说明市场变盘在即,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变盘的方向。
利好叠加或将打开盘局
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明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为明年我国经济工作和调控政策定下基调。
由于通货膨胀已经呈现出趋势性下降局面,因此稳增长、调结构就摆到了更重要的位置。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来看,投资和消费将成为主力。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由此看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增加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能力,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好“十二五”规划,是“稳增长”的重要保障。
因此,有经济学家对政策的表述概括为“稳中见活、适当微调、统筹兼顾”,其中既包括政策基调的稳定,也包括经济发展的稳定;既要顾及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不致让经济下滑过快,同时调控好货币供应的松紧程度,既要控制物价上涨,又要确保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物价控制在较低水平,经济增长稳定在较高水平将利好股市的运行。
再加上外部环境有所改善,欧盟有23个国家同意缔结政府间条约,以强化财政纪律。并就注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应对欧债危机、提前启动欧洲稳定机制(ESM),以及加强欧元区经济治理的长期举措等达成全体共识。如果欧盟国家能够抓紧落实将为逐步化解危机创造条件。
分析人士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召开和欧盟峰会所达成的协议,将为明年的经济发展和化解主权债务危机奠定良好基础,或将为明年打开一个新局面,也或将给A股带来新的转机。
下一页:股指试探三重底形态 确认2300点重要性
股指试探三重底形态 确认2300点重要性
上证指数停顿在一个重要的发展点。良好的历史支撑位于2300点附近。这不是一个精确的位置,指数如下跌至2298点,不意味着支撑已经失败。指数下跌至2300点以下一至两天,也不意味着支撑已经失败,因为反弹可能会从超跌位置形成。2011年10月12日(点A)和10月24日(点B)的反弹从2315点附近开始,但是可以认为这些反弹是从2300点区域开始的。2300点的位置是一个支撑区域,在这个区域的活动是关键的。收盘于这个位置以下意义很重要。
2300点位置有另一个特征,使得它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撑位。在2009年8月,上证指数达到3478点高峰,然后指数在2009年9月快速下跌至2639点的低点。在周线图上,这种快速的下跌形成了一个对称三角形的基准边。这大约有770个指数点的下跌。在2010年4月,上证指数下跌至对称三角形下趋势线以下。这个对称三角形突破的下跌目标则位于稍稍低于2300点的位置。在2010年7月,这些目标几乎达到,它们现在正经受再次试探。
在周线图上难以得到精确的数字,所以这个目标只是被用来作为一个指导,但是它确认了2300点位置的重要性。
有两个可能的结果,看涨或看跌。在知道哪种结果实现之前我们需要看到更多市场的发展活动,但是利用分析我们可以尽快知道发展着的结果。
看涨的结果是,成功试探2300点区域附近支撑(点C),然后反弹。这是一个三重底形态反弹。反弹有几个压力位要克服,然后发展成为一个新上升趋势。
第一个压力位是长期下降趋势线。当前位于2440点。
第二个压力位也是在2440点附近的历史支撑/压力位。两个压力位在同一位置结合,使得新上升趋势难以快速形成。市场很有可能运行至2440点,在成功突破2440点之前形成一些盘整回落行为。如果运行至2440点以上,第一上涨目标位于2540点附近,然后是2600点附近更强的历史压力位。
如果指数持续下跌至2300点附近的支撑以下,形成看空的结果。这可以在周线图上看到。持续下跌是指周线收盘于2300点以下。2300点以下的强历史支撑位位于2000点至2050点之间。这个支撑带在2008年11月产生,在2009年3月,这个位置作为支撑位起作用。很有可能这个支撑位会再次成功。
投资者在进入市场之前,等待2300点支撑成功的证据。
下一页:国盛证券:明年沪指运行区间2200点至3200点
国盛证券:明年沪指运行区间2200点至3200点
国盛证券日前发布的2012年投资策略报告预测,受业绩限制、地产调控和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明年上半年A股市场将呈现整理态势,下半年在经济企稳和外部因素明朗化的情况下有望走强,预计全年上证指数运行区间为2200点至3200点。
报告认为,从趋势上看,当前经济增长的下行趋势至少会延续到2012年上半年,下半年经济能否企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政策的调整幅度和欧债危机救助的进展情况。目前的情况来看,2012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增长缓慢回升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在9.2%左右,明年增速在8.5%至8.8%之间。
国盛证券认为,明年整个宏观政策的基调是结构性调整,目标转换为保增长。财政政策方向将会调整,在原有项目基础上向投资不足地区和领域倾斜,同时进行结构性减税;货币政策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称性减息和人民币有效汇率加大弹性等。
投资方面,国盛证券建议把握政策微调、经济转型启动带来的投资机会。关注企业盈利的确定性和成长性,优先选择消费行业、新兴产业、高端设备、节能环保等受益于民生改善、投资结构调整的行业。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