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中农控股打造数千家“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2月6日   来源:农民日报

  

11月29日上午,在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九市镇洞寮村的一片柑橘园里,果园主人梁文强指着即将收获的贡柑说:“今年我加入了‘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根据合作社提供的施肥、防虫、治虫等种植方案,我这片20亩的贡柑不仅产量获得大丰收,而且个头非常均匀,品质有很大提高。”截至目前,中农控股公司已在河北、湖北、吉林、广东、江西、四川6个省份试点建设数千家“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

当日,由中农控股举办的2011年度“农资下乡,科技入户,金秋万里行”活动在肇庆市开展,来自中国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以及一些企业、经销商、小型合作社社员代表和附近农民约300余人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送科技下乡倾心为农服务,同时积极推动“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的加快发展,即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使之成为社员,同时以“订单农资”的方式,彻底改变以往农户只能被动接受推销的传统农资经营模式。

作为国内最大的农资流通企业,中农控股在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下,自2010年起就推出并不断深化“农资下乡”行动,率先打造出“小型合作社+科技服务”的全新营销模式,努力构建安全高效农资流通渠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履行了大型国有涉农企业的一份社会责任。

据中农控股新产品及农化服务部经理刘庆胜介绍,与传统的农资流通模式相比,“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改变原来的层层批发环节,在新模式中只有企业、合作社、农户三级流通环节;二是通过建设小型配肥站或大型配肥基地和完善的物流配送设施,根据基层合作社农化服务部提供的测土结果,为农户配置合理的农资产品;三是提供增产增收方案,通过科学指导合作社社员施肥、用药、种子选择,并将其延伸到收割、收购、加工等环节,使农民更省心、省力,让农民切实感受到“打包农业”的实惠。(记者 何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