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使用安检门不论在我国还是其他国家应该都算是时间最早的用户。车站和法院在我国使用安检门进行安检却是在一两年前开始的事情。如今,当大多数机场、法院和车站用户都对安检门这东西有更深了解的时候,一部分高端安检门用户又开始对如何才能真正购买到适合自己单位使用的金属探测门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法院、机场、车站、包括监狱系统用户使用金属安检门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对进出人员进行管制刀具、枪支、雷管炸药等违禁物品进行安全检查,还机场、车站和法院审判大厅一个安全的安检环境。法院使用安检门主要是源于审判的严肃性,在开庭审判的时候必须要对参庭人员进行逐一安检。最早的安检门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开始使用,后来就逐渐普及到各省的高级人民法院,各市级的中级人民法院、市级人民法院。直到现在的各个区级法院和基层法院也都明确要求要配备金属探测门、手持金属探测器、X光机、危险液体检测仪等整套的安检设备。
|
其实法院系统是安检门使用数量较少的用户类型。排在第二是车站类用户。全国大部分的车站都是在奥运会前夕配备安检门的,与安检门一起配备的还有X光行李安检机和手持金属安检仪。随后,出了普通铁路运输站点使用安检门进行旅客安检以外,现在用的比较多的就是高铁站点了。由于高速铁路速度较快,危险性较大,所以对乘坐旅客的人身安全是备受关注的,高铁站得每个安检通道都配置安检门和行李安检仪,确保铁路运输的绝对安全。
在机场领域,是使用安检门数量最多的一类客户,全球机场情况大同小异。因为机场的安检通道较多,再加上飞行安全是危险性最大的一项旅行方式。所以机场安检当之无愧是所有安检方式中最严格的一种。在机场安检台,出了安检门、安检机、手持探测棒、危险液体检测仪还有毒品炸药探测器、人体辐射安检系统等设备。可以说安检设备一应俱全。在我国,每个机场大约都会用到10-20台安检门设备,而车站和法院一般就一台。
|
(上海虹桥机场二号航站楼安检门安装现场图)
以上所说的是监狱、车站、机场、法院等用户需要使用安检门的大致情况。那么那些还没有使用或是正准备购买安检门的监狱、车站、机场、法院等用户改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单位使用的安检门呢?为此我们采访过安检行业十年销售行业冠军—深圳市思迈奥电子有限公司的市场总监王涛先生。他告诉我们:从目前的中国安检市场的现状以及用户情况来看,机场用户90%以上都是采用的进口品牌,而且主要是意大利启亚(CEIA)这个品牌,其次10%是被RAPISCAN公司收购了的METOR品牌。除此之外没有见到过使用其他进口或是国产品牌安检门的机场用户。其中10%使用METOR品牌进口金属探测门的用户还主要是因为行李安检机采用了RAPISCAN品牌的,所以安检门也配套使用的。如果单纯的安检门采购的话,毫无疑问都会选择全球第一大品牌CEIA。法院用户现状是国产进口各占一半江山。以前的法院买的多半是进口,后来由于经费问题,很多法院又开始买国产安检门,但是在使用了几年之后他们又反过来购买进口安检门,因为国产安检门和安检机一起使用时由于受到干扰经常不能正常使用。在进口品牌当中又数启亚品牌的抗干扰性最好,所以就导致了现状大多数的法院都是采用CEIA品牌。只是有少数法院采用GARRETT美国盖瑞特进口品牌。但是由于盖瑞特品牌的安检门在中国市场有仿冒品,所以法院系统也知晓了此事,估计以后购买GARRETT品牌的进口金属安检门以及手持金属安检仪的机会估计也不大了。车站用户几乎都是国产安检门,主要是因为他们要求比较低。而且使用的频率也不高,有些车站买了安检门但是并没有开启使用。监狱系统由于安检的特殊性,所以还是以选择进口金属探测安检门为主,因为国产安检门根本达不到测试回形针、光胡刀片等微小金属件的探测要求,所以都是采用CEIA品牌的高灵敏度型号的进口安检门,其中以SMD600为主,部分特殊场合还有使用SMD601这种专门用于探测金银的型号的安检设备。
以上就是我们记者的一些关于机场、车站、法院和监狱等用户单位使用安检门的一些市场情况,希望能对你的正确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安检门产品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详细的产品信息的话,请访问http://www.china-anjian.com/ 官方网站进行了解咨询或拨打安检设备供应商销售热线400-600-2868 400-600 2898进行咨询。如果购买意大利启亚CEIA品牌的系列产品请访问http://www.jiaoyi168.com/ 进行查询。(乐购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