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北京百姓去年通勤时间为43.6分钟 5年增5.6分钟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1月21日   来源:新华网

  

  

北京百姓去年通勤时间为43.6分钟 5年增5.6分钟

  北京联合大学等对6000居民调查 2010年通勤时间为43.6分钟


  由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联合进行的“北京市居民职住分离调查”显示,北京市民2010年平均通勤时间为43.6分钟,比5年前的调查长了5.6分钟。

  该调查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共对6000居民进行了等距抽样调查。调查显示,男性通勤时间比女性少用近1分钟,迈入不惑之年的人用在通勤路上的时间最长,为44.1分钟。

  北京联合大学孟斌教授今天告诉记者,在近邻日本,1999年至2009年,平均通勤时间缩短了将近15分钟,欧美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的通勤时间也鲜有超过40分钟的。

  与之相对,5年间北京市的城市建设水平与规模飞速发展,地铁、快速公交不断开通,这让人煎熬的5.6分钟是从哪里多出来的呢?

  调查说明

  调查范围:中心城区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回龙观、天通苑和通州、大兴区等地的居民

  总人数:6000

  调查方式:等距随机抽样

  调查目的:研究北京职住分离状况,对城市发展中拥堵、污染等顽疾的治理提出政策建议

  概况

  通勤时间 5年增加5.6分钟

  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2010年日均单程通勤时间为43.6分钟,而在5年前,该数据为38分钟,增长了5.6分钟。

  孟斌老师表示,5年间北京市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城市边缘随着环路向外扩张,北京进一步城市化,北京人均GDP上涨近六成,这一数据反映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就是钱袋子越来越鼓,一辆私家车也变得现实起来。

  而增长的人口、车辆对现有交通系统提出了挑战。中心地区建筑密集,交通网扩展的空间较小,难以吸收飞速增长的出行人员和车辆。而新兴地区由于生活成本较低,人口密度极高。

  而居民的工作地点大部分仍留在中心区,高峰期瞬间增加的出行量,让原本起联络作用的交通系统有点“消化不良”,从而增长了通勤所需的时间。

  但与台北、香港、大阪等亚洲主要城市相比,北京通勤时间仍显得略长。

  中心地区中,东城区、西城区受到老旧城区路网限制以及金融街、王府井、西单等商业区云集,人口密度大,通勤时间最长,分别达到47分钟和46.9分钟。

  天天上下班的人们恐怕不会想到性别对通勤时间也会有影响,但事实如此,根据调查,男性的通勤时间比女性少0.9分钟,5年未变。

  如此稳健的“领先优势”并非因为男士们要赶在妻子到家前准备一个惊喜,而在于男士们更多地选择了自行车、电动车等灵活但需要“斗智斗勇”的出行方式。更有甚者,0.4%的男士选择例如滑板等另类但几乎不受限制的方式出行。

  也难怪,在上下班路上,这个更适合“超级英雄”生存的地方,身强力壮的男士更胜一筹。

  年龄

  不惑之年用时最长

  常言道,人至四十而不惑。但正值事业成功期的他们却被困在每日上下班的路上。其平均通勤时间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高达44.1分钟,比2005年上涨了8.3分钟。

  5年中,在能对生产生活产生影响的因素里,变化最大的就是房价。随着城市扩张、房价的上涨,相当一部分现在40多岁的中年人已经难以承受城区单位附近的住房价格,已有住房的也有部分通过投资转卖等手段“置换”到了郊区新城。

  按常理,三代同堂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例如做饭、带孩子等琐事都可以由老人代管,上班族会轻松不少。但他们的通勤时间却是最多的。究其原因,房价上涨仍是主要因素。

  三代同堂虽然省些事情,但所购置的房屋面积、为老人尽孝以及日常水电消耗都比“小两口”过日子要多。因此,其对于房价上涨也更加敏感。理想通勤距离的房产,几乎都是“望尘莫及”。加之老人对住房舒适性的要求,稍远但环境较好的新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调查发现,家庭人口数量越多,选择长距离通勤的样本比例越高。只不过单身或夫妻独住的家庭受居住地限制较小,对于租房的认知度较高,使得他们对于通勤距离的掌控更加自如。(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