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综合报道】11月17日,银监会发布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披露了商业银行各项经营数据。《报告》在述及“重点风险领域的监管工作”时列举了:继续强化房地产贷款的风险防控;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规范清理;严防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等。
《报告》称,随着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推进,目前部分城市房屋销售量已经出现下滑,房价有所回落,土地流拍或底价成交现象明显增多,开发企业资金链普遍趋紧。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形势,银监会要求银行密切关注房地产贷款风险变化,增加风险排查和实地走访频度,全面掌握授信企业通过各种渠道的融资情况,加强对土地、房产等押品的及时估值和持续管理;在严格执行差别化房贷政策的前提下,应首先满足首套、小户型、自住购房的贷款需求。
《报告》披露,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总资产余额达83.3万亿元,资产组合中,各项贷款余额为43.0 万亿元,比上季末增加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81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38 亿元,同比增长35.4%。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38%,平均资本利润率为22.1%,同比分别上升0.17和0.98个百分点。
随着楼市调控的不断深入,房地产市场下行趋势在所难免。而就目前情况看来,房地产企业的贷款之路也陷入了不小的困境。除了银行对房企贷款的再度紧缩,不少小额贷款公司也开始对房企关门谢客,尤其是对一些中小房企业贷款几乎叫停。贷款之门基本被堵上,这对房地产企业来说,肯定会加剧其资金链压力。
小额贷:对房企贷款谨慎行之
据信息时报报道,一位金融担保公司的负责人郭先生称,近期该公司已经决定不再向房企提供贷款,与此同时,还将逐步回收之前发放在地产行业中的资金。据他透露,目前公司投放在房企当中的贷款达5000万以上,尽管每个月的利息高达4~5个点,但日渐下行的楼市让他们嗅到了行业的危险。
郭先生表示,原本以为房企贷款数量大、利息高,但随之而来的风险也更大。郭先生认为,目前贷款给房企主要存在两大安全隐患:贷出去的钱收不回;压在手上的楼卖不出套不了现。
据了解,广州多数小额贷款公司都有房企贷款业务,但近期却对房企贷款压缩严重。均表示暂时不对房企有任何贷款行为。不仅如此,对于房企贷款的风险也让一些城市的政府机构有所察觉。其中,山东省金融办公室10月25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关于严禁小额贷款公司向房地产企业发放贷款的通知》,严禁新增房地产贷款。此外,存量中的房地产企业贷款,要尽快收回,不得进行展期。
银行:已停贷且年内不再放款
不仅是小额贷款公司对房企如此,国有大型银行也被多家媒体曝出在10月底已停止了新增开发贷款审批,同时,本年度内不再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贷款。
据报道,今年三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7887亿元,同比下降4.8%,比上季末回落5.3个百分点。而且,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均出现明显减弱。三季度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外资银行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10.46万亿元,同比增长14.6%,比上季末回落2.3个百分点,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同时据记者了解,全国范围内的小额贷款公司都已经向房地产相关企业关上大门,即使利率有所提升,也不再提供贷款。
原因:风险太大担心成烂账
资深房地产经济研究专家邓浩志分析,造成小额贷款公司拒绝给房企贷款的现象主要有三大原因:其一,现在房价正处于一个实质性下跌的起始阶段,下跌空间实在是难以预料,此时再放款给房地产企业,风险太大。即使有些抵押的房产、地块等,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因此,很多小额贷款公司都会努力规避这种风险;其二,房地产相关企业资金链短缺现已是一个普遍问题了,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的房企。而这些小额贷款公司之前就已经放给这些企业很多贷款了,其中又有很多至今都还没收回来,极有可能成为烂账;其三,小额贷款公司对整个楼市也呈现看空的趋势,因此,对房企的偿还能力是很担心的,市场大环境不好,房地产企业哪来钱还账呢。
而对此,资深房地产专家韩世同也表示,小额贷款公司走的都是市场化运营的道路,追求的是高收益和高回报,之前放款给房企是看好市场走向,现在楼市大环境不好,自然不会把资金再压在楼市上,而是通过其它途径和手段来追求更大的收益。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