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香港重推居屋计划 正面看待内地孕妇香港生产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0月13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昨日在立法会宣读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推出新居屋计划的同时,曾荫权还表示,在香港人口老化严重的情况下,应“正面看待”内地孕妇到港所产儿童。

在名为《继往开来》的2011~2012施政报告中,曾荫权宣布重启自2002年停止的“居者有其屋”(下称“居屋”)计划。特区政府将自2016年起四年内提供超过1.7万套新居屋住宅。首批住宅将于2014年开始预售,首年度可提供2500套,之后以每年2500~6500套的速度推向市场。

多元化房屋政策

新居屋计划的资助对象为月收入低于3万港元、首次置业的家庭。新居屋面积为400~500平方英尺,售价介于150万~200万港元。

除新居屋外,特区政府早前推出“置安心资助房屋计划”(下称“置安心”),将提供共5000套公寓住宅,针对月收入低于4万港元以下家庭,提供“先租后买”和“可租可买”两种模式,首批1000套住宅将于明年接受预租申请,2014年落成。

重推居屋计划后,香港房地产市场形成针对不同收入家庭的四种房屋类型。包括供低收入家庭租住、每年兴建1.5万套的公营房屋(下称“公屋”)、 居屋、置安心和由房地产开发商修建的商品楼。居屋和置安心房屋均可在有限制的二手市场进行买卖。

曾荫权称,特区政府房屋政策的目标是确保所有香港市民都居有其所。

他表示,特区政府将开拓土地资源,包括通过在维多利亚海港外适度填海等方式,以确保供应的土地每年平均能提供约4万套住宅。

施政报告显示,目前香港共有260万套住宅约235万家庭住户,其中73万户家庭住在公屋、38万户居于居屋。也就是说,居于政府提供资助的房屋家庭约占47%。其余124万户家庭居于商品楼,其中87万户家庭是业主。

恒生银行昨日发布报告指出,由于新居屋主要协助首次置业的“夹心阶层”加上要到2016年才会推出首批住宅,故短期内不会对香港房地产市场产生明显冲击。

人口老化严重

内地孕妇所产港童“补血”

曾荫权表示,香港生育率过去二十年长期低企,香港人口老化程度日趋严重。香港65岁以上人口将从现时90万,急升至2030年的210万,占整体人口的四分之一。

“我必须强调,政府并非鼓励内地妇女来港产子。”他指出,香港居民优先使用医疗服务是基本原则,在港分娩的非本地妇女人数,必须限制在医疗服务可承受范围内。“然而,面对人口老化,这些港生儿童可能成为补充香港人口的新血。”

他表示,内地孕妇到港所生儿童是香港永久居民,应“正面看待他们、培养为有利香港的人力资源”,政府将在相关公共服务上做好规划,以应对将来这些儿童到港就学和定居,包括为跨境学童提供口岸通行辅助措施等。

曾荫权自2005年6月21日起担任特首,任期将于2012年6月30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