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医患纠纷反思:书法家为何举刀砍医生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9月27日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社

  

  ●案件回放 2011年9月15日下午4时许,北京同仁医院,一名男子将女医生徐文追杀砍伤。一位最早到达现场的医生描述说,徐文倒在血泊中,左上臂的肌肉、肌腱、骨头全都露着。一个弱小的身躯,总共21处伤,头面部7处,双上肢10处,左下肢2处,左臀部及背部2处,刀刀见骨,遍体鳞伤,失血量至少1600毫升,殷红的鲜血浸透了她的白衣。经过多家医院多学科专家长达9个多小时的全力救治,徐文脱离了生命危险。

  砍杀徐文的人,是她5年前的患者,被称为“京城草隶第一人”的书法家王宝洺。

  9月20日下午,刚刚从昌平看守所返回城里的王宝洺妻子龚女士告诉本报记者,9月15日中午,王宝洺接了个电话,就出门了。平时自己每天都陪着他,偏巧那天头痛卧床,未能跟随。

  傍晚时分,她接到王宝洺的电话,说要在北苑地铁站见面。“我刚赶到,警察也到了。”龚女士此后再也没见到王宝洺,即使是去看守所送棉衣,也未被允许见面。

  2011年9月15日,北京同仁医院(以下简称同仁医院)门诊女医生徐文被人持刀砍伤。同仁医院立即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歹徒的残忍暴行,呼吁严惩凶手,尊重医护人员,保护医护人员生命安全,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9月16日,卫生部发言人表示,强烈谴责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对受伤女医生表示亲切问候,将密切配合有关部门严惩凶手,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众多网友也以博客、微博等不同形式,对以暴力恶意伤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

  9月21日,一位86岁的老人步履蹒跚来到同仁医院,送给徐文医生一个水杯。老人说:“徐文大夫被狂徒砍成重伤,我们患者也非常痛心。我想请你们转交给徐大夫一个水杯,让徐大夫用此杯喝点温水,减轻一点痛苦,算是表达我的一点心愿吧。”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凶犯向文弱的女医生举起了菜刀,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祸起5年前手术争端

  2006年8月-9月期间,王宝洺因嗓子不舒服,通过同在同仁医院工作的亲戚李某介绍,到徐文处就诊,被诊断为“喉癌”。

  2006年10月19日,王宝洺在同仁医院接受了徐文医生主刀的支撑喉镜CO

  激光右声带切除术(Ⅱ型)。王宝洺认为该手术失败,癌细胞没有完全切除,导致不得不再次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以下简称肿瘤医院)做喉切除手术,造成残疾失声。王宝洺在博客中写道:“你(徐文)一意孤行擅自将肿瘤损毁得支离破碎、四分五裂,为癌细胞的扩散打开了方便之门,也等于为我开启了死亡之门。”“在肿瘤医院吴教授的精湛医术下,经过6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清除了残余癌细胞,才挽回了我的生命。手术虽然获得了成功,但由于创面过大,皮肤移植,造成终身残疾。”2008年7月王宝洺将同仁医院和肿瘤医院一起告上北京市朝阳区法院。

  龚女士告诉本报记者,王宝洺对肿瘤医院的治疗没有意见,术后,王宝洺还特意送给主治医生一幅字画以表示感谢。之所以把肿瘤医院也拉进来,是因为同仁医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肿瘤医院在朝阳区,他希望能在朝阳区起诉,害怕东城区法院偏袒同仁医院。

  此后,法院委托东城区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但是,王宝洺坚持认为,同仁医院交给法庭的病历存在伪造、病程记录不全等问题,否认了病历的真实性。按照相关规定,在未能明确病历真伪之前,不能组织鉴定,所以鉴定中止。

  

  

  • 1
  • 2
  • 3
  • 上一页
  • 下一页


  

  2009年初,朝阳区法院认为,案件与肿瘤医院关系不大,在王宝洺同意对其撤诉之后,将案件移交东城区法院。

  2009年6月、8月和2010年11月,东城区法院曾就病历的真实性进行了庭前谈话,让双方表达质证意见。记者看到,在这三份由双方当事人签字的法院询问笔录上,王宝洺坚持认为,同仁医院提交法庭的病历不真实,有涂改添加的地方,且多处徐文的签名为他人代签;而同仁医院委托代理人对此表示,尽管徐文的部分签名是代签、补签,但是这并不影响病历的真伪。

  生活从小康陷入困顿

  龚女士告诉本报记者,以前王宝洺很开朗,总是说说笑笑,开办学校教学生书法,生活、收入都不错。经历3次手术之后,王宝洺外貌变化很大。由于术后在脖子上“开了个洞,用食道顶上来的气说话”,王宝洺蓄起了长到喉结的胡须,盖住了这个洞。

  除了蓄须,术后的王宝洺还习惯用帽檐挡住额头,戴上眼镜出门。“手术以后,他非要戴着这些东西才肯出门,就像怕别人看似的。”龚女士说。

  王宝洺的性格自病后大变。“王宝洺患病后,经常叨叨这个事儿,总感到没有说理的地方。脾气变得暴躁,性格变得抑郁。我怕他出事,每天紧盯、跟随着他。”龚女士告诉记者。

  病后,每次洗澡,龚女士都不敢让王宝洺对着镜子。“一看到镜子中的自己,他就开始叨叨,开始骂。”龚女士说,这种时候,只能哄劝着把他的身体转向另一边,背对镜子。有时候说得多了,王宝洺的脸色就变了。“眼睛瞪圆,一口气卡住,半天也发不出声。”有时劝他两句,他“恨不能动手”打人。龚女士说,以前办书法学校时,丈夫教书,她打理行政,收入丰厚,手术后王宝洺无法讲课,只有依靠社保,原来是每月780元,后来涨到了1000多元。“我本人文化不高,学校关了以后就没了工作,我办理了社保但因为时间不够,还领不到钱,这几年下来就是吃老本,已经借债数万元。”

  起诉后3年未开庭

  龚女士告诉本报记者,“王宝洺一开始没想打官司,我们去同仁医院讨说法,谈不拢,人家说,去法院告吧;也想通过上访解决问题,曾经多次给医疗主管部门写信,甚至在卫生部门口举牌子,也一直没有结果。2008年8月,王宝洺到法院起诉同仁医院。”

  在暴力行凶之前,王宝洺一直寄望于用司法途径解决他和同仁医院之间的医疗纠纷。但是3年了,官司一直没有结果。“欲哭无泪,欲说无声”,王宝洺姐姐向本报记者模仿着弟弟经常说的这句话。王宝洺家人认为,王宝洺越是明白、越是痛苦。“王宝洺曾经在北京和平里医院病案科工作过,对病历管理非常熟悉;因为热爱书法,对笔迹也非常敏感。当他看到同仁医院向法院出示的经过‘添加’和‘篡改’的病历资料后,非常气愤。”王宝洺的姐姐说。

  龚女士告诉本报记者:“法院受理案件后,一直未开庭,让他无法忍受。隔三岔五就催我问法院。可是,对方总是说,要再等一等。直到王宝洺去砍人,法院都没有正式开过庭,只是庭前谈话,有过几次质证。”

  王宝洺的代理律师杨春香告诉本报记者:“我感觉这个案子确实拖延的比较长,3年多了。我对这个案子很费心,已经找了法官几十次了,但这个程序问题法官就这样走,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 1
  • 2
  • 3
  • 上一页
  • 下一页


  

  杨春香告诉本报记者,在事件发生前,她曾经联系法官,询问案子进行到什么程度了。“9月15日中午,我跟王宝洺通过电话,转述了法官的话。王宝洺只说了一句,谢谢,让您费心了。当时王宝洺语气很平静,没有任何异常。”杨春香说。

  跟律师通过电话后,王宝洺对因头疼卧床的龚女士说:“我出去一趟。”

  几个小时后,同仁医院血案发生。

  龚女士告诉本报记者:“事后发现,家里厨房最常用的切菜刀还挂在原位。那把行凶的刀,不知道是王宝洺从街上买的,还是从橱柜里的一堆旧刀里拿的。平时都是王宝洺收拾厨具,我也不清楚家里一共有多少把刀。”

  王宝洺行凶两天后(9月17日、18日),就是一年一度的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时间,为了成为一名医生,百万名考生走入了考场。网友“shenmd”在丁香网论坛发帖:“发生在执业医师考试前夕的惨剧,你叫即将加入临床一线的医学生情何以堪?”帖子中摘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的几段文字:第三条,全社会应当尊重医师。医师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第二十一条,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五)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就王宝洺家人质疑的反映王宝洺在同仁医院接受治疗过程、以及向法庭提交病历中,北京同仁医院存在“病程记录不全”、“伪造病历记录”、“伪造医生签名”等问题,本报记者联系到了北京同仁医院宣传中心有关人士,并发送了王宝洺家人提交的病历、法庭询问笔录等资料。有关人士在给本报记者的回复中没有正面回答相关问题,只是表示:“关于与医院方面的纠纷自有法院的审理和判决。血案触犯国法,罪行不可饶恕!我们相信法律的公正,最终会将真相公之于众。”

  ●言论

  追砍医生事件再次上演的反思

  ■郑山海

  震惊,愤怒!一个曾经的患者,在光天化日之下,拿着凶器,对一位正在为患者诊治的医生残忍行凶,致使被砍的徐文医生身受重伤。

  根据同仁医院公布的砍人者的就诊说明,这似乎是个很平常的医疗过程:2006年发现咽部肿瘤并接受了手术治疗,但术后肿瘤复发,并因此做了气管切开术。将心比心,一个不管多么光鲜的人,行气管切开以后,都很难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患者的心情肯定不好。但这就应该砍人吗?让患者冲动的或许是,他通过其他的一些渠道得出了结论:气管切开或许可以避免。

  徐文医生的医疗过程是否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作为非耳鼻喉科的医生,笔者不敢妄言。但即便是有了医疗方面的疑问,就用如此凶残的手段,还是很令人惊讶。这其实是医患纠纷不断升级的一种表现。

  解读这个恶性事件的关键是:患者为什么会如此仇恨医生。应该说从患者到医院以及相应的管理部门,都有一定的原因。

  这些年,社会上充斥着一种怀疑医生的风气:医疗行为中每每出现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就立刻会被引申到医疗道德和水平方面,并每每被作为饭后谈资,这就造成患者普遍不信任自己的医生;同时,前些年作为医疗服务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每况愈下,致使综合医院门庭若市,无法提供全面的服务,客观上增加了医患摩擦。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综合医院却往往忽视基础医疗,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科研上,让很多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几乎没有多少和医生沟通的机会,既不能很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也体会不到被尊重的感觉,导致病人对手术风险的体会和意识不是很真切,一旦医疗效果和预期出现偏差,就可能动怒。

  而作为管理部门,面对日益严重的医患对立,近年虽拿出了若干增加医患沟通和相互和解的方法,但取得明显成效尚需时日。而且,病人一旦想走正规途径,往往会变成皮球,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穿梭,导致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当然,还有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这些年医疗机构中,存在着一些见不得阳光的东西,也有些医务人员的行为伤害了病人的基本利益,导致了医患之间的对立。

  目前,依法惩治行凶者是当务之急。但依据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推测,一个激烈冲突的背后,常常隐藏着9个以上的潜在冲突,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来阻断医患矛盾的升级,类似的悲剧还可能重演。

  那么,如何阻断相关的矛盾呢?

  第一,管理部门应坚持将扶持重点由目前高高在上的综合医院向基层的社区医院转移。基层卫生服务好了,病人的医疗疑问就会减少,对综合医院的依赖也会减少,大医院里人满为患的情况缓解了,病人住院期间看不见大夫的情况也会大大减少,矛盾的由头也就少了。

  第二,建立完善的医患纠纷调解中心,让病人在对医疗效果产生疑问的时候,有一个能表达疑问,并得到公正解决的途径,避免让病人的疑问不断升级。

  第三,有关部门应该站出来为医务人员说话,应该有更多的对医务人员工作、生活状态的报道,努力给社会还原一个真实的医务人员的形象。就如《人到中年》里的陆文婷,也许不伟大,但大多数的医务人员都在个人的酸甜苦辣中,为多数病人减少了病痛。

  (摘自《健康报》)

  

  • 1
  • 2
  • 3
  • 上一页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