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陈建国:十二五期间建3600万套保障房数量适中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9月22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22日电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就“各地给力保障房建设”这一话题进行在线交流。

  

  

陈建国:十二五期间建3600万套保障房 这个数字是适中的

  图为嘉宾谈各地给力保障房建设。新华网 王翰林摄

[主持人]您刚才讲到的3600万套这一数字一出来之后有人就有一种观点就是保障房建设是否是在“大跃进”,您是否赞同这种观点呢?

[陈国强]这个说法并不全面,如果3600万套对应的是“十二五”期间的五年,那和我们过去若干年住房发展的实际规模来看,以五年的时间对应3600万套的确规模是偏大了;但是如果我们把这3600万套对应的时间加上前面从房改以来十多年的时间来看的话,也就是说近15年以上的时间段,那么这个3600万套就不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可能还是一个比较适中或者说是“补课”所必须的力度了。

[主持人]今明两年1000万套,整个五年3600万套,您认为这个数据的设置是否科学呢?

[陈国强]应该说这个数据的出台,就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前期的基础工作的确还是有欠缺的,对于市场的需求状况,不同城市需要解决的中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的需求来看,市场的调研、论证等工作的确是有所欠缺的。但是刚才我也强调了,这3600万套应该把它看成是从启动房改的1998年到未来2015年这一时间段的市场需求,如果这个数字对应的是十多年的时间点的话,那么平均下来每年能解决的人群和家庭恐怕就不是一个太大的数字了。所以不能够单纯、简单地理解为3600万套仅仅是针对于未来五年的市场需求的,它需要把过去积压下来的我们城镇当中中低收入人群对保障房的需求加在一块。

[主持人]您觉得是一个适中的数字?

[陈国强]对,如果这样来理解,对应不同的时间段,仅仅对应5年和对应1998年以来的时间段确实有很大的差别,有一个补课的性质。

[主持人]很多网友也在问五年之后3600万套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是否可以使更多的人的住房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陈国强]如果3600万套能够实实在在地、如期地建设出来并提供给我们真正需要的人群的话,那么我想对于解决当前中国住房领域存在的问题来说毫无疑问有它的积极意义。可以解决3600万户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如果以每户三口人来算实际上可以解决近一亿人口的住房需求,所以我想它的意义是不能低估的。但是前提还是这样一个宏大的目标能否很实在地、如期地建设完成,真正面向社会,分配给需要这些住房的家庭。另外,我觉得3600万套对应的是我们“十二五”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未来“十三五”、“十四五”是否还有相应的保障房投入计划,这应该是我们更要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