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遭大量融券卖出,应无碍H股上市
原计划本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进行上市聆讯的中信证券,被披露推迟一周拟于本月25日再聆讯。业内分析,若聆讯通过,中信证券将有望于9月中下旬启动招股上市。国泰君安日前研报称,中信H股的定价可达15港元甚至更高,对应筹资150亿港元左右。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中信证券成为融券卖出主要品种。但深圳太和投资总监王亮(微博)表示看好中信H股上市后表现,“A股与H股之间并无顺畅的套利渠道,也没有必然的股价联系,所以卖空只是对A股中信证券的不看好。”
推迟聆讯或因违反“一参一控”
路透社报道称,此次中信证券推迟聆讯的主要原因或是因为中信证券尚未完成对旗下华夏基金股权的转让,由此不符合中国证监会对“一参一控”的要求,即一家机构或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机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家,其中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一家。
按证监会“一参一控”要求,中信证券需将100%持股的子公司华夏基金51%的股权转让出售。8月12日,中信证券公告称,31%的股权已完成挂牌,剩下的20%股权转让尚未披露,但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不会对中信证券H股IPO造成实质障碍。
而据中信证券此前计划,本次发行H股将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0%,即11.05亿股,并有不超过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权;市场有消息称,中信证券或将高至40%的香港公开发售股份售予基础投资者,以确保招股顺利。
筹资力保20亿美金
作为内地券商H股发行的头一家,此前3月底中信证券公布H股IPO预案时,国泰君安研报称中信H股的定价可达15港元甚至更高,对应筹资150亿港元左右。国泰君安认为,中信证券发行在业内没有先例,且是全业务上市。因此中信H股应远高香港上市的其他中资券商的估值。业内预计,中信证券H股IPO承销商因此或高达18家,以力保此150亿元港币(约20亿美元)的IPO成功。
但在上市之初,中信证券频频成为融券卖出主要品种。7月下旬,中信证券遭遇大幅做空,合计被融券卖出321.1万股,高居榜首。据昨日的中金晨报透露,融资融券数据显示,中信证券依然是融券卖出的主要品种。
金汇期货深圳营业部总经理潘云利对此分析说:“券商因为持有股票,熊市中资产有缩水的风险,所以有些资金对其后市的前景不看好。”而深圳太和投资总监王亮指出:中信的走势完全不是由基本面决定的,中信背景特殊,可以动用护盘资源,市场认可度不是普通投资者所可以想象,所以中信应有不错表现,至少不会大跌。“被融券卖空可能是对整个大势不看好,但A股与H股之间并无顺畅的套利渠道,也没有必然的股价联系,所以卖空只是对A股中信证券的不看好,A股与H股的定价机制、定价体系和参与者不同,没有可比性。”
采写:南都记者 梁永建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