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长清区国税局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廉政文化建设水平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8月16日   来源:大众网

  

  本网讯(记者张晓琦 通讯员于雪梅) 近年来,长清区国税局以创新廉政教育形式、提高廉政教育质效为切入点,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深入开展。连续多年保持了无重大党风廉政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无重大刑事案件的“三无”成效。多次被长清区纪委评为“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今年又被区纪委推选为长清区廉政教育示范点。

  一、依托宣教格局,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平台

  一是开展经常化宣传教育,完善职工日常廉政教育格局。通过简报、政务公开栏、阅览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室、行政办公网等为载体,定期对国税干部职工开展廉政思想文化教育;加大廉政思想灌输,不断拓宽渠道,大力宣传党风廉政建设的进展、成效以及先进典型,各地开展廉政建设的经验、做法、措施;加强廉政信息刊物及阵地建设,使之成为党员干部的助廉教材。

  二是加强社会沟通,不断扩大社会传播面。在互联网开通“纳税人之家”微博,面向社会介绍国税新政策、新流程及廉政、服务信息;以社区为宣传对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区,建立社区宣传窗和政务公开栏,扩大社会宣传覆盖面。

  三是开展群众性的廉政作品展,征集书法、绘画、摄影、手工制作作品50余幅(件)。邀请区纪委、区检察院有关领导同志做 “党风、行风、职业道德建设”、“预防职务犯罪与渎职”等专题教育讲座3次。组织观看反腐倡廉教育片2部。实地参观省检察院组织的“全国预防职务犯罪展览”和区检察院廉政教育基地。为全体干部职工提供了直观的廉政教育。让干部职工在自学、自省、自警、自励中,强化法律意识、廉政意识。

  二、树立形象,营造互动型的国税廉政文化体系

  一是以社会助廉为抓手,开展国税文化进机关活动。以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及区直部门为对象,广泛宣传国税文化;聘请并建立社会特邀监察员、执法监督员网络,加强对国税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监督;定期邀请人大、政协及各级党委政府挂牌监督国税工作,不定期组织各界开展助廉纳谏活动。

  二是以税企共建为着力点,开展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采取电话、上门、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廉情回访”活动,听取纳税人的心声。不定期举办联谊活动,税企共同举办了三期税法知识竞赛;组织税法宣讲队进企业活动,及时为纳税人提供急需的办税咨询、政策快递等活动,引导企业诚信办税;利用职工园地,开设“国税之窗”专栏,将诚信纳税写入企业规章制度,促进社会各界形成齐抓共管的税收格局。

  三是构筑家庭防线为主题,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分期分批对全局税务干部家属开展助廉教育,召开助廉座谈会,发放致全区干部家属的一封信,签订助廉协议书,提高廉政文化活动的开放度和群众参与度。

  三、整合文化资源,创建品牌型的国税廉政文化体系

  一是筹建廉政文化工作室。作为一项长远系统工程,局党组靠上抓落实,成立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局一把手任组长,党员成员为副组长,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监察室、人事科、教育科、纳税服务科为具体实施单位,筹建廉政文化工作展室,各自制定规划、统一部署廉政文化、国税文化、纳税服务、执行力建设、历年荣誉等为一体的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调研,利用民间文化创作力量及丰富的国税文化底蕴,挖掘整合资源,开辟探索税务部门反腐新途径。

  二是强化廉政文化建设措施。强化落实,突出重点,确保廉政建设有特色、有创新、有成效;全局开展了“假如我是纳税人”换位思考活动,推出了友情提示卡、税企联系卡、执法监督卡和作风评议卡“四卡”服务,以此密切税企联系,加强服务监督,提高行评质量。其中,友情提示卡主要是对纳税人遇到的涉税风险进行提示;税企联系卡公开有关部门的联系方式,方便纳税人及时寻求帮助;执法监督卡和作风评议卡公开税务工作纪律,方便纳税人对服务质量进行评议和监督。不定期到办税大厅和企业了解纳税人对税务人员廉洁自律情况的反映,公开监督电话,保证纳税人投诉、举报渠道畅通。建立“税务人员廉政档案”,深入开展以一线税务干部为重点的廉政教育活动;严格落实系统廉政规章制度,推行“无缝隙”权力监督,开展重点权力评审,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提高廉政监督的工作效果。完善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党员干部约束机制,运用述廉、评廉、考廉等措施,研究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制约,严格廉政谈话制度,落实廉政提醒,坚持经济责任审计,认真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建立兼职监察员和廉政纠风监督队伍,全面引导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步伐。

  (张晓琦 于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