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鹤国际董事长兼CEO冷友斌
腾讯财经讯 8月4日消息,飞鹤乳业近日宣布,已经与哈尔滨瑞信达(音译)投资公司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向后者出售其位于黑龙江的飞鹤(克东)养殖场和飞鹤(甘南)饲养场的全部股权,出售价格在1.318亿美元左右,其中包括1780万美元现金和6个季度的生鲜奶供给(价值约1.14亿美元)。
飞鹤国际高层做客腾讯财经谈乳品行业现状
来源:腾讯视频所属栏目:腾讯视频
据了解,飞鹤共有4个牧场,可以说奶源建设是飞鹤乳业手里的一张王牌,而这次出售的两个牧场是自建的两个。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飞鹤此次出售自建的两个牧场,旨在缓解资金链的紧张。
而飞鹤国际董事长冷友斌否认了这样的说法。在做客腾讯演播室时,冷友斌表示,出售牧场,主要是战略上的考虑,即是做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飞鹤国际今后将更专注于做生产加工、研发、销售、品牌的打造以及和消费者的深度沟通。
出售牧场后是否会对奶源存在影响?冷友斌透露,在出售两个牧场给地方资本的时候,合同契约中有一条,即是牧场的牛奶100%无限期保证飞鹤的供应,并按照飞鹤的标准生产优质的牛奶。
“此外,我们也会用利益,经济的手段,以优质优价,契约合同来收购它的牛奶,所以他的牛奶质量越好价格越高,收的回报越大,我们是鱼水关系。飞鹤国际的目标,要拥有资源,并不是要去掌控资源,”冷友斌称。
对此,飞鹤国际CFO刘华补充谈到,飞鹤国际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在纽约资本市场上金融 工具非常丰富,可以举债、可以发行股票等。此外,飞鹤国际是中国农业银行的黄金客户,农行给其的信贷额度还有很大的空间。
“在二季度结束的时候,飞鹤国际的现金保有量非常好,所以说,我们出售牧场不是现金有压力,而是战略这步完成了。”刘华强调。
最后,刘华还透露,飞鹤国际现在还没有考量回归A股或者H股,当前主要任务是生产好的婴幼儿奶粉,与消费者进行深度沟通。(文/曾涛涛)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腾讯网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请到了三位乳企的老总作客腾讯演播室。首先我来介绍一下,坐在左边第一位是飞鹤国际董事长兼CEO冷友斌。
冷友斌:大家好,我是飞鹤国际冷友斌,很高兴和大家进行沟通。
主持人:坐在中间的是飞鹤国际副董事长兼CFO刘华。
刘华: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做深度沟通。
主持人:第三位是黑龙江飞鹤原生态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绍岗。
王绍岗:大家好。
将调整市场战略 与消费者深度沟通
主持人:我们知道,飞鹤国际董事长冷友斌是和牛打了23年交道的、科班出身的企业家,也算是食品专家,而飞鹤国际是唯一一家入选“十二五”科研项目的公司,一直以“自有原生态牧场”作为核心竞争力,十年来飞鹤国际也在着重打造全产业链的格局,冷总能否介绍一下,飞鹤国际十年以来,从奶源、生产、销售、监控各方面怎样打造全产业链呢?
冷友斌:我本身是学食品专业的,1989年大学毕业一直从事这个行业,接近23年时间。我们家是养牛出生,有近十年的养牛历史,对奶牛,乳品加工和生产技术不陌生。为什么打造这个产业链?因为我本身学专业出生,什么好牛奶和好产品,我比其他同行有更多了解。国外欧洲100多年的历史,有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中国特殊的模式,我们想要产品有稳定的质量,一定要改变牛奶系统,要有好的优质奶源,所以用10年打造产业链,从奶站、大小牧场、大牧场形成规模化,提供优质的奶源。飞鹤原来建了两个大型牧场,和地方资本合作两个大型牧场,目前接近3万头奶牛,有优质的奶源做基础,近几年投入世界级的工厂,有先进的设备,加上有一个完善的检测体系,保证产品在线检测,每一块产品都是通过检测,严格把关才能出厂到消费者手中。所以用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一期战略打造一个产业链,生产出一罐飞鹤婴幼儿奶粉满足市场。
飞鹤国际副董事长兼CFO刘华
主持人:我们知道飞鹤国际最近发布了新的战略指导:2015年飞鹤的销售额达到60亿人民币,把飞鹤打造为中国婴幼儿奶粉的领先品牌,并且占据10%的市场份额。对于这个战略规划,不知道飞鹤的两位领导可不可以透露一下,飞鹤现在对这个战略有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
刘华:实际上我们这个方案一直在做,现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从三聚氰氨事件爆发以后,实际每一个食品事件出来以后,对国内的品牌都是一次打击。大家都没有剖析的看,我们民族品牌中有做的好的,大家应该把眼睛擦亮去看。6月份的数据,我们拿到第三方的数据,6月份单月市场份额上涨了0.5%。这只是一个趋势,下一步后五年的战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跟消费者深度沟通,让消费者真正知道飞鹤的婴儿奶粉怎么生产出来的,我们有很多自己的先进性,我们有最好的奶源,最先进的设备,最严格的管理,最适合中国宝宝的配方,还有世界最顶级的工厂,为中国的宝宝做婴儿奶粉。
我们五年计划只是需要做一个简单的思想,深度和消费者沟通,告诉消费者我们婴儿奶粉怎么生产出来的。比如我们现在一些指标,远远超过欧盟标准,我们生产婴儿奶粉的奶是大型牧场提供,一个我们自有两个牧场,还有王总两个原生态牧场。我们奶的标准细菌总数低于5千,欧盟是10万,大家可能对体细胞数没有什么概念,欧美把体细胞作为衡量牛健康的重要标准,欧盟是30万,我们是10万。我们现在只用世界最顶级的工厂为中国宝宝生产婴儿奶粉,我们用实力说明,2005年在中国收购了皇家纽帝西亚在华的工厂,是1998年建的,2005年我们收购过来,到去年2010年的时候,我们把全进口产能已经淘汰了。另外反映了我们是诚信一种表现的方式。因为那个工厂花了6千多万,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造和布置,花了差不多上亿的资金,但是为了打造最好的奶粉,依然淘汰掉了。所以我们10年做了很扎实的基础工作。后面5到10年要保持对品质的控制和生产的控制,奶源的控制和研发的投入。在市场这一块的战略,和消费者深度沟通,让大家了解飞鹤奶粉怎么生产出来的。
出售牧场旨在加强产业链专业化分工
主持人:刚才刘总说到自从三聚氰氨的事件爆发以后,乳业安全成为很大的问题,奶源成为奶企竞争很重要的因素。可是飞鹤国际在8月初刚刚以1.32亿美元出售了黑龙江两个自建牧场,这让人有一些质疑,出售这两个牧场之后,对飞鹤的奶源有没有什么影响?
冷友斌:我们主要做了产业链的专业分工。实际上在欧洲还有美国一些国家都是专业分工,专业化生产,负责养牛的人,他们对养牛是非常精通的。飞鹤国际主要做生产加工、研发、销售、品牌的打造以及和消费者的深度沟通。我们想通过战略联盟合作的模式,改变中国养牛的传统模式,从小规模饲养到大规模饲养。
另外我们在出售两个牧场给地方资本的时候,其中是有契约的。这个合同契约其中有一条,他的牛奶100%无限期保证飞鹤的供应,按照飞鹤的标准生产优质的牛奶。我们也会用利益,经济的手段,以优质优价,契约合同来收购它的牛奶,所以他的牛奶质量越好价格越高,收的回报越大,我们是鱼水关系。大家真正为了产品的最终品质。不管是牧场还是工厂,还是飞鹤的整个销售体系,我们所服务的对象都是消费者。我们所有的来源也是消费者,所以这条产业链今后如何为消费者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放心的婴幼儿奶粉,是产业链大家必须要遵循,而且在联盟协议里有非常明确的合同制约。我们飞鹤国际的目标,要拥有资源,并不是要去掌控资源,优质的鲜奶提供飞鹤,飞鹤加工最优质的飞鹤奶粉,大家在不同的产业链专业分工,走了一条国际化,欧美用100多年走过的历程,通过我们这些年的示范作用,进行了全方位的改变。
主持人:据了解,奶源好坏跟牧场的草料也有很大关系,出售这两家牧场后,对奶源的质量以及安全的保障,飞鹤国际有什么措施能够保证吗?也想请王总从牧场经营的角度来看,牧场如何保证生产出来的奶源是安全的让人放心的?
刘华:实际上王董事长的飞鹤原生态牧业有限公司,跟飞鹤没有任何股权关系。我们2007年建两个自有牧场,我们叫欧美示范牧场,在中国当时特殊的情况下,大家没有成型的牧场,我们当时思想架构,我们两个示范牧场,让地方资本养牛,同时培养一批技术人才来,有能力管理好牧场,这是我们当时想做的,在中国乳品、奶业特殊状况下的举措,世界上著名的婴幼儿奶粉是没有自己牧场的,这是中国特殊情况下做出的特殊选择,一个战略布局。事实上这个战略布局到今天看来非常成功的,2007年建的牧场,我们请了很多专家,欧盟的、美国的,培养一大批技术人才,出来以后管理的非常好。这时候地方资本看到这个优势,2009年开始兴建了飞鹤原生态牧场。我们这两个欧美示范牧场,每个牧场养牛规模是1万头。王总有两个牧场,第一个是2万头,第二个是3万头,这在亚洲应该属于第一、第二的排名,这世界也能排得上名。我们的战略布局,王总的奶源可能占我们供应很大的比例,并且他们生产奶水标准和我们欧美示范牧场的标准体系一样的,关键是体系的建立和控制都是非常完善的。
王绍岗:原生态牧业有限公司也是民间资本兴建的,自身和飞鹤乳业没有关系,质量一直很稳定。打个不恰当的比分,比如生产啤酒的,啤酒瓶子是否需要自己生产,啤酒瓶子盖是不是需要自己生产。我觉得飞鹤冷总这一块高瞻远瞩,专业化分工,我也是在冷总专业化分工观点下的一个受益者,也是给飞鹤原生态一个平台。几年的发展,关于质量控制,行业内的行规,行业内的诚信,行业的一些具体标准,包括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会给我们提供非常详细的标准,包括具体的一些数据,大家都会按照这个规矩和这个标准共同相互约束。质量保证你了,因为牧场也是一个企业,所以相互的利益连接链还是非常紧密的。另外我们自身的控制,也是按照欧美的管理模式和饲养模式,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系统的软件,管理其他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工具,包括团队的打造也是按照行业内具体的一些标准。从数量上和质量上我们有信心和飞鹤乳业在战略角度上合作得更好。
主持人:那冷总刚才谈到专业化分工,和全产业链布局有没有矛盾之处?
冷友斌:应该说没有矛盾,飞鹤有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规划,在产业链联盟中,大家一定遵照各种规划,制度以及品质的完善。另外还有一套完整的产品可追溯系统,到牛吃的草,土壤,种子,以及牛奶饲养管理,包括牛身体是否健康,这套完整的软件,用的中国奶业执行的软件,我在北京办公室完全可以看到一套系统。产业链联盟的成员要严格按照这套体系来做,这不是人为可以调整,是按照信息化完成产业链过程中不同的分工,承担的目标、责任和指标。大家还是非常遵循,中国诚信可能一直是大家提的问题,在我们这个系统里大家非常讲诚信,我们共同的目标是为了打造好的奶粉,有了好的,优质的产品,消费者认可我们产业链才能真正运行下去,大家都是非常认可,按照飞鹤制订的标准来执行。
二季度末现金保有量非常好
主持人:关于出售这两个自建牧场,业界还有一种说法,可能跟飞鹤国际的现金流有关。飞鹤乳业二月份公告,由于与红杉资本的合作终结,将回购红杉所持的262.5万股公司股份,要支付6300万美元以及相应的利息,业内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飞鹤国际出售两个牧场也是和现金流有关,问一下刘总对这方面有什么看法?
刘华:实际上,战略和公司的资金安排没有必然联系的,我们本身是纽交所上市公司,在纽约资本市场上我们金融工具非常丰富,我们可以举债、可以发行股票等,这不是制约我们做出决定的必然条件。另外我们还了1个多亿,还差3个多亿,在二季度结束的时候我们现金保有量非常好,我们是中国农业银行 黄金客户,这么多年配合,给我们一定的信贷额度我们也没有用。我们出售牧场不是现金有压力,而是战略这步完成了。王总五万头的规模和我们两万头的规模,我们是想把产业链专业分工,我们把精力放在研发和消费者沟通上。
黑龙江飞鹤原生态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绍岗
一季度销售额下降原因与销售策略调整有关
主持人:也就是说,飞鹤出售牧场完全是战略上的布局,和现金流没有任何关系。另外,公告显示,飞鹤一季度销售额4790万美元,同比下降26%左右,业绩下降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未来采取什么措施扭转这个局面?
刘华:这跟销售策略有关系,2008年三聚氰氨事件出了以后,以后每当出食品产品事故,矛盾指向国内企业,对乳企有一定的影响。我们2009和2010年第一季度做了一些举措,做了一些本品促销,可能暂时量上来了,但是三聚氰啊事件,对品牌杀伤力是最大的。直到2011年纠正了这个错误,我们基本就不做本品促销,这样必将影响了第一季度的当期的销量,所以第一季度业绩比去年同比有了降低,但是我们追求的是环比的增长。可能第一季度不会比去年第四季度差,但是第二季度应该保持比第一季度有两位数的环比增长,第二季度同比比去年第二季度也有增长。所以我们对经营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主持人:可能只是销售策略的调整?
刘华:销售策略的调整而已。
食品安全问题对乳企是危机也是商机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的情况的确存在,一些小的中小乳企,经历三聚氰氨事件之后倒闭了不少,请问一下冷总您怎么看待三聚氰氨对中小乳企带来的影响,乳企怎么做才能重拾人们对它的信心?
冷友斌:实际上三聚氰氨很多消费者认为都是企业的错误,实际上三聚氰氨的事件是奶源所造成的一个大的事件。我想作为乳业的同行,没有一个企业,或者企业家想把自己送上死路。企业是不会做这种违法行为,这是中间商或者奶源的问题,加入了三聚氰氨,因为三聚氰氨是化肥原料,食品检测没有标准,三聚氰氨确实给中国乳业非常大的震动,对这个行业,对中国民族奶业确实有很大的打击。
但是历次食品安全存在危机也存在商机,大家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企业讲诚信,带动产业链老百姓也讲诚信,对婴儿奶粉打击比较大。现在的数据显示国外的品牌已经占到55%高端人群的占有率,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指数下降,通过这个事件整个行业在改变,尤其飞鹤这样的企业,自己创办产业链,自己提供奶源,加工检测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真正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我想说的就是中国也有好的企业,也有达到世界标准的企业,不能一概而论,这个行业要想真正的发展和振兴,中国一年每年出生1700万婴儿,不可能都被国外的品牌或国外的企业所抚养,没有母乳的婴儿,奶粉就是主食,中国的企业也有责任和义务为中国的下一代提供安全放心的好产品。未来飞鹤的五年战略要做消费者的深度沟通,了解飞鹤的产业链,了解飞鹤的品质。我们在提升知名度的前提下提升美誉度,提升和消费者的信任度,最终提升飞鹤市场占有份额。
主持人:刚才冷总说乳企方面的措施,问一下王总,奶源也是重要的关键,在您的角度上,这些牧场要如何做才能重拾消费者的信心?
王绍岗:食品安全一直是很重要的一个话题,从鲜奶的生产方式来看,三聚氰氨为什么会出现?跟奶源生产经营模式和方式有直接关系的。现代牧场的成立和建设,包括生产,我们所有的挤奶机技术含量和方式,和民间自由奶农管理模式不一样的。牧场鲜奶从牛体出来以后,直接在密闭的管道中在线制冷降温储存罐,到企业整个时间很短,受污染的机会几乎没有,中间环节就是到乳企以后配料加工的环节。三聚氰氨因为直接手工操作,如果奶农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包括里面兑水或其他的东西很容易的,我们这样的奶这个机会不给的。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也是企业,我们挣钱的工具就是我们的产品,我们产品质量必须保证达到企业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还肩负着食品安全的重要责任。源头不安全,在加工环节中再努力去做都是枉费心机的。所以源头的安全至关重要,我们肩上的责任也非常重大。
飞鹤生奶标准世界领先 国标只做参考
主持人:最近乳制品行业又出现了新的焦点,关于乳业行业标准之争。之前一位乳企企业家说,我们生奶标准是全世界最低的。而刚才刘总提到,飞鹤国际的标准比欧盟还要高,对于我国现在乳业行业标准怎么看?我们国家通行的乳制品标准相对国际是高还是低?
冷友斌:从飞鹤来讲,飞鹤有自己的生奶标准,我们按照欧盟的标准制订了飞鹤的标准,蛋白质3.3以上,细菌总数小于5千,体细胞数在12万以下,脂肪在4.1%以上,这标准应该高于欧盟和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标准,通过奶的标准,可以体现奶牛饲养管理水平,有了好的标准的牛奶才能生产好的产品。因为飞鹤生产的产品,是用牛奶加辅助原料,飞鹤的标准是世界领先的标准,国标只做一个参考。
主持人:那国标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有欧盟相比是高还是低?
王绍岗:国标肯定有国内的国情,我们肯定参照最好的标准做我们的事情。
刘华:这个事情我们不好评价,只是做好自己。
国产奶粉在新鲜度及营养价值上优于洋奶粉
主持人:因为三聚氰氨还有乳业行业标准之争,洋奶粉虽然近期在涨价,但是很多消费者还是选择购买洋奶粉,洋奶粉与国产奶粉的区别主要在哪方面?制作工艺还有营养价值,有哪些区别?
冷友斌:现在生产工艺上中国的外资品牌加工工艺和国内是两种工艺。中国的婴幼儿奶粉加工工艺,飞鹤是用新鲜的牛奶加上母乳的配方的配料,加上维生素,DHC,促进大脑和视神经发育的辅助材料,生产婴幼儿奶粉,它的优点是新鲜度。保证牛奶新鲜度和营养成份没有被破坏,以及产品品质,首先在营养结构在新鲜度上这是最理想和最好的产品,这是国产的模式,飞鹤的加工工艺。国外的加工工艺是用奶粉,在国外买了大包奶粉运到中国用水还原变成奶再二次加工生产奶粉,最大的区别第一是新鲜度,因为两次加工,第二就是生产日期,我们国产生产牛奶当天加工是当天的日期,国外的产品按理应该是国外填的日期是出产日期,到中国又加工又变成当天的日期,品质上最大的区别,一个是风味、营养价值。第二个保质期是有区别的,中国的加工工艺是真正的保质期,国外的保质期是有国家的标准。施法工艺是做婴儿奶粉最佳的工艺方法,生产出来的品质也是营养最全面的,最新鲜的。
刘华:国际主流的鲜奶粉就是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基本上几万吨,是非绝缘不是跟空气绝缘的,他再把粉混于水,变成业态奶,再加营养素。用古老的思维方式看待这个问题,这么几个月,奶粉暴露在空气中营养肯定流失一部分。
主持人:这两种工艺的营养价值差别多大?
冷友斌:外资奶粉两次杀菌,中国用鲜奶一次杀菌,营养成份破坏的低,两次杀菌,包括时间的储存,易氧化,而且杀菌带来破坏的营养成份非常多。
王绍岗:多种微量元素和营养元素,受热至少50%损失,第一次已经损失50%,剩下的50%又损失50%,至少我们要高另外50%的一半。
刘华:我们在奶源和设备的优势可以保持住,我们施法生查的工艺有优势的。
未考量回A股或H股
主持人:我们知道,飞鹤国际是唯一一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乳企,飞鹤国际有没有可能在未来回归A股?
冷友斌:这个不太好回答。
刘华:大家也看到了,中国很多在美上市公司丑闻频频出现,实际上在美国也带来了很多的压力,但我们现在还没有考量回A股或者去香港,我们当前主要任务是生产好的婴儿奶粉,过一段时间再考虑这个问题。
主持人:好,谢谢刘总,今天三位非常详细介绍了飞鹤国际过去十年所做的事情,也展望了未来五年的战略。希望飞鹤国际今后五年发展战略能够实现,能够在2015年成为婴幼儿奶粉的领先品牌,谢谢!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