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31日电 (记者张建松)盛夏时节,上海3117家高新技术企业获赠一份特殊的礼物“科技114”创新服务礼包,礼包中有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的各种服务指南以及价值上万元的文献充值卡等。
“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海立足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千方百计创新服务“助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作为上海的“科技资源集散中心”,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正逐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支撑服务平台”。这个由数据共享、仪器设施共用、试验基地协作、创业服务孵化等十大系统组成的平台,通过整合全社会的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
据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主任谭瑞琮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已聚集了30万元以上大型科学仪器5805台、576家加盟服务机构、235家在沪国家级、部委级研发基地和34家国家级检测中心,集成6大科学数据中心和49个特色数据库,共享数据量达6TB。
据统计,2010年,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先后为11.7万家次中小企业提供了检测、咨询等技术服务,向大学、研究机构等事业单位提供了5.6万次技术研发服务,通过平台服务为企业所创造的间接经济效益达27.2亿元。
创业之初的融资难,是困扰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普遍难题。上海针对这一难题进行“科技金融 ”创新,去年底共同推出“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履约保证保险贷款”试点,首批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获得2380万元贷款,开创了国内“银行+保险公司”联合参与贷款产品的先例。
商埃曲网络软件(上海)有限公司是第一个获得贷款的10家企业之一。公司总经理戴忠伟说:“去年底,我们公司在江苏省一个项目中中标,急需进行人员扩张、前期研发,这笔贷款给我们送来了一场‘及时雨’,而且从申请到通过不到一周时间,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几乎令人不可思议。”
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沪上一些金融机构还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作为市场竞争中的战略选择,有的还走出了特色之路,在同行中起到示范表率作用。浦发银行上海分行推出的订单融资、订单池融资、股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投贷联动等多种融资担保方式的金融产品,拓宽了融资渠道,深受企业欢迎。
为探索一条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之路,中科院上海分院积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服务模式,组建了盛知华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在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与技术成果转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7月,在盛知华团队的持续推动下,上海生科院将一项蛋白抗肿瘤药物专利技术授权给一家跨国医药企业,合同金额为6000万美元外加销售额提成,在国内基础研究成果技术转移领域堪称罕见。
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表示,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创新创业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关键是要引导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向企业集聚。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服务工作,既是企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共有43家企业上市,其中中小板24家、创业板19家。这些企业中,有37家在上市前受过上海市科委计划项目或高新技术企业的资助,占总数的86%。
寿子琪表示,今后上海将要更加重视企业创新需求,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需求,不断健全和完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加大“创新服务礼包”的推送力度,进一步加强各部门间的联动协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创新资源的集聚,将真正需要的服务送到企业手中。
(张建松)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