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下半年国内供应商压力较大,但业内仍看好制造业订货量 制图 邬思蓓
用于预测近期在华跨国采购趋势和中国出口景气程度的2011年第二季度跨采信心指数昨日由上海跨国采购中心发布。本季度跨国采购指数为74.35,其中工业品跨国采购指数为74.53,消费品跨国采购指数为73.96,工业品指数略有上升,消费品指数略有下降,综合指数略有下降。本次指数总共选取了200家跨国在华采购机构为样本。
国外采购商购买力下降
上海跨国采购中心总裁解震昨日接受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本季度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仍充满变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未过去,中东、北非地区政局动荡,而美国近期就业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并不稳定,其需求的增长也有所波动,失业率持续居高不下,居民消费信心依然低迷,导致这些国家对外采购明显减少。同时,受劳动力成本以及人民币汇率上升等因素综合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竞争优势也在继续减弱。
“本季度跨采指数仍能略有增长首先得益于日本在华采购的大幅增长。上季度受日本地震以及衍生的核问题影响,中日贸易受到一定的冲击,本季度日本从抗震救灾转向灾后重建,开始大量对外采购,而中国是其重要采购来源,因此中日贸易逐步恢复,尤其是6月份出现了爆发性反弹。”解震指出。
据悉,跨采指数涵盖了采购商的采购、生产、库存、物流等要素,该指数每季度发布一次,发布时间为每个季度第一个月中旬。如果指数高于50,表示着在华跨国采购扩张,出口趋向景气;低于50则表示着在华跨国采购收缩,出口趋向萧条。第三季度跨采信心指数发布时间将提前至9月28日。国内供应商:下半年持续受到成本上涨影响
中国制造仍具优势
《2011年上海民生报告蓝皮书》主编、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王泠一博士则在接受晚报记者专访时认为,下半年国内供应商将持续受到银根紧缩带来的融资困难、通胀带来的成本上升等影响。 “同时,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后,受贸易优惠政策的影响,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始终保持持续性增长,东盟已成为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另外,本季度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先涨后跌,波动很大,导致采购价格增长已放缓而原材料价格仍加速增长。 ”王泠一表示。
记者注意到,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商品标签上,已经由“Made inChina”改成了“Made in Sri Lanka”或“MadeinCambodia”。对此解震表示,的确但从劳动力成本来看,中国的人工已经不再是那么“便宜”,也的确有外商考虑选择其他东南亚市场。 “但是,这些外商在兜了一圈后还是回到了中国市场,这个竞争力除了我们的商业环境、政策支持,最重要的就是产品质量。 ”解震告诉记者。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月份贸易顺差扩大至222.7亿美元,原因是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和国内需求增长放缓的影响下,当月进口增速的放缓幅度远超出预期。王泠一认为,贸易顺差扩大不太可能对中国的汇率政策产生重大影响,人民币将继续逐步升值。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