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遏制粮价哄抬 早籼稻托市收购提高门槛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7月12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胡军华

国家发改委11日发布《2011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下称《预案》)。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表示,早籼稻每斤1.02元的托市收购价远低于目前的市场价格,今年早籼稻托市收购启动可能性不大。与往年相比,今年早籼稻托市收购新规定了诸多限制条件,以防止炒粮哄抬价格情况的出现。

《预案》规定,2011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每50公斤102元,比2010年提高9元。中华粮网信息主编焦善伟介绍,现在已经上市的新产早籼稻收购价在1.1元/斤以上;卓创资讯分析师史元锟表示,江西吉安、抚州的早稻收购价格达到每斤1.18元,早籼稻托市收购价格与目前市场价对比,相对较低,预计早籼稻托市收购启动的可能性不大。

中华粮网的调查显示,今年湖南、江西等早籼稻主产区的生产成本上涨幅度达到20%左右,农民对早籼稻价格的心理预期最高达到每斤1.2元。史元锟说,实际上,江西的一些大米加工商预计今年的早稻市场收购将达到每斤1.15~1.2元,远高出国家规定的托市收购价格。

农业部此前预计2011年全国早稻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160多万亩,但是今年上半年长江中下游早稻主产区遭遇旱灾以及随后的涝灾,早稻减产言论频频出现,早稻价格上涨预期强烈,《预案》则对这种预期浇上一盆冷水。

与往年相比,今年《预案》明显提高了进入托市收购的门槛。焦善伟说,今年托市收购明确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粮”)为单一责任主体,其他企业只是受中储粮委托进行托市收购。2010年,由于中粮集团、华粮集团都获得授权与中储粮同时收购托市小麦,其他市场主体也纷纷涌入小麦收购市场,导致小麦价格短时间迅速大涨,今年《预案》明显吸取去年小麦收购的教训。

另外《预案》规定今年对委托收储企业方面要求更加严格,提出国有企业优先,特别是每个县要求收储库点仓容总量应与当地最低收购价早籼稻预计收购量相衔接,要求在托市收购中不得租仓储粮,在预案执行期间,承储企业先积极收购轮换粮,然后再收托市粮,焦善伟说上述规定可以避免收购主体超量收购早稻引发价格飙升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