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中国“地沟油”有望变身航空燃料“流向”荷兰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7月10日   来源:中国经营报

  

“地沟油”也能华丽变身成为航空燃料?

看似天方夜谭如今却被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变为现实。从今年9月起,该公司将对“地沟油”进行加工,为飞机提供燃料,执飞阿姆斯特丹至巴黎的航班。虽然成本猛增,但极为环保高效。为了尽可能地压低成本并获得更多“地沟油”原料,他们把目光盯上了“地沟油”产生大国——中国。一直以来为人饱受诟病的中国“地沟油”产业可能因此迎来转型和规范的机遇。

高效环保成主要动力

“烧菜剩下的油其实是可持续循环利用的原料,但现在普遍使用率还很低,我们研制出新的方法对其加工相当于二次利用。”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旗下的SkyNRG公司经理德克·克罗内梅杰说。从今年9月开始,该公司将对炒菜用过的油进行加工,将植物油进行脱氧处理,然后进行一系列的有机化学过程,使这些“地沟油”脱胎换骨,成为他们需要的“可再生飞行燃料”。而这种新燃油的原料,正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地沟油”。

另外,荷航介绍说提炼技术标准与普通的航空煤油一样,不需要对现有飞机发动机进行改造。由于这种生物煤油利用“地沟油”而并非以粮食提炼,对粮食安全也不会造成影响。荷航总裁厄尔林斯说,荷航早在2009年就证明利用生物煤油飞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据了解,航空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一大来源之一。目前,全球航空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据全球排放量的2%到3%,每吨航空煤油的使用会产生3吨的二氧化碳。“根据欧盟要求,航空公司必须在今年之前减少3%的二氧化碳排放,为此,使用生物燃料被提上日程,这也是该航空公司积极发展废油再利用的主要原因。”航空业内人士介绍。

然而国际“绿化”飞机燃油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将木材、玉米干草和麦秆等物质中的蔗糖转化,变成类似于飞行燃油的能源;还有一些公司则在研究将煤高温液化,变成可用于飞机的碳氢化合物的合成燃料;像SkyNRG这样的公司则专攻植物油的转化。

德克告诉记者,出于经济成本的考虑,世界上许多航空公司还没有使用生物燃料的意识,不过,他们已经在与中国航空、南方航空等中国的航空公司探讨,这些公司对“地沟油”燃料技术都表示“有很大的兴趣”。记者随后也向几个航空公司得到证实,但是均表示还在观望,目前没有进一步动作。

将和国内公司合作

飞机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荷兰却无足够的“地沟油”支撑。德克在接受采访时给记者算了笔账。他说,按照目前的技术,“地沟油”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5%左右,也就是说,1吨的“地沟油”可以产生0.95吨的新型燃料,以香港到伦敦为例,一趟飞行需要100吨生物燃料,也就是说,需要100多吨的“地沟油”。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德克表示,如果市场继续扩大,荷兰的确没有那么多“地沟油”。

据了解,“地沟油”在荷兰餐馆和食品店的回收系统完备,一般剩余的厨后菜油会采集起来循环使用,但是家庭的厨后菜油往往都是倒入垃圾桶或冲入厕所,从来没有回收利用过。另外在荷兰当地采集利用“地沟油”回收的人工和机械成本较高,每吨动辄几百上千欧元,出于压缩成本的考虑,中国的广大“地沟油”市场充满极大诱惑。

据统计,中国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而近一半多会成为废油倒掉,即一年有1000多万吨“地沟油”产量,其中300万吨以回收提纯的方式重回餐厅。“而荷兰全国人口只有1600万,加上西餐用油本身就少,荷兰能产生的‘地沟油’总量之少可想而知”。一专家表示。

由于原料成本和技术问题,该公司的这种新型燃油的价格是普通飞机燃油的3倍之多,“因为价格原因,目前荷航采取了50%‘地沟油’燃料,50%化石燃料的混合燃料,计划将在一两年后使用100%‘地沟油’燃料。”德克告诉记者。“这项技术还很新,处理成本尤其高,所以一方面,我们尽可能压缩成本;另一方面我们正在积极寻求和国际航空公司合作。”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公司正在积极寻求在中国的原料供应商,并将初步合作意向定在上海。事实上,在中国的江苏、浙江两省活跃着多家利用“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以及日化原料脂肪酸等企业。这些企业均具备以超低价格收集“地沟油”并进行初步加工的能力,而具体的合作方式仍在商量。记者联系到一家以生产生物柴油为主营业务的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向餐馆以2000~3000元/吨价格回收, 而下水道中的“地沟油”则由该公司的专业机械直接清理回收,由于技术成熟,出油率高达95%,达到国家0号柴油标准,每吨利润有2000多元。另外如果提炼成脂肪酸,用于制造橡胶及皂用乳化剂,价格最低的每吨也卖到了8000多元,然而每吨产品的加工成本在1500元左右。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如果能将“地沟油”进行初加工并出口,这无疑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然而现在国内相关产品的市场也很大,中国是“地沟油”产量大国,价格自然有一定优势,所以真的有出口的机会,相信会在议价方面占据主动。

不过对于“地沟油”是否首先在中国转化为飞行燃料的问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对此表示悲观。“由于代价昂贵,目前在中国用‘地沟油’做飞行燃料可能不是很现实。而且中国的生物柴油国家标准还在制定中,目前也没有稳定充足的原料供应。”

  


  

“‘地沟油’公司”尚待规范

事实上,我国一直在不断进行对于“地沟油”等生物能源的利用探索。据清华大学统计,我国城市餐厨垃圾的年产生量不低于6000万吨,仅北京市每天餐厨垃圾的产生量大概为1750吨,另外还有餐厨废油脂60吨左右,而正规途径的日处理能力只有五六百吨。而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

“这条一直为人所诟病的‘黑色产业链’完全可以转变为‘绿色产业链’,”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告诉记者,“‘地沟油’可以成为高清洁的生物柴油,利润在每吨1500至2000元之间;5000万吨餐厨垃圾相当于1250万吨优质饲料,每吨可卖到4000至5000元,并可节约大量粮食和饲料。”

“经过简单提炼的‘地沟油’,在转化成生物柴油的过程中,理论上基本没有耗损,1吨‘地沟油’就能生产1吨生物柴油。”北京市清研利华石油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卢力表示,即使考虑到“地沟油”中含有水、食物残渣等杂质的问题,“地沟油”转化生物柴油的利用率也在八成以上,可说是生物柴油的优良原料。在许多国家,生物柴油必须占据柴油使用的一定比例,例如我们的邻国韩国,政府规定每年2%的柴油必须使用生物柴油,而且这个比例还在逐年递增。

此外,工业化处理还能产生一连串衍生产业,其成套处理设备制造也将带动地方制造业的发展,而且国内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实力丝毫不逊外国,也有企业正从事相关研究和生产。不过虽然有着诸多用途,“地沟油”在我国并未广泛进入“正途”。

“荷兰的利用水平很先进,从中国进口不该仅仅成为谈资,我国丰富的‘地沟油’资源应该怎样利用发展,是否应该成立‘地沟油’公司统一管理扶持?这其实是个名利双收的事情。”上海市清洁能源工程技术中心总工程师、上海交大教授罗永浩同时表示,中国面临着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不健全、收集难、处理系统不健全,配套设施不规范、产品出路无法保障等难题,需要有强大资金支持的大型企业操作。同时,由于核心技术缺失,“地沟油”转化成的燃油质量差,生成合格的航空燃油尚须时日。

链接

国外利用“地沟油”有方

美国:做成保暖材料

将“地沟油”制成一种液态聚合物,能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反射或吸收热量。将其涂在房顶上,可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减少房间内制冷、制暖设备的使用。

日本:提炼成生物柴油

日本的“地沟油”现在都由专业的公司回收,并以较高价格卖给了日本政府,政府将这些“地沟油”提炼后用作垃圾车的燃料——生物柴油。

欧洲:回收有规定

国家因为饮食习惯不同,如英国环保部门规定,废油严禁倒入下水道,家用废油可与餐厨垃圾混在一起,集中处理;在意大利,废油的收集与地方政府废物回收项目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