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3日到24日召开的中国证券业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证券业协会需要进一步强化协会的服务定位,要坚持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几乎与此同时,尚福林主席还在中国证监会召开的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证券期货监管系统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投资者服务工作,不断完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体制机制。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这是中国股市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令投资者倍感失落的一个话题。从过去的经验来看,管理层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更多是停留在舆论上,而不是在行动中。所以,尽管在一些重要的场合,重要的会议上,管理层一再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挂在嘴边,但投资者合法权益真正受到保护的时候并不多见。因此,面对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此次关于“要坚持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的指示,笔者希望管理层能认真地贯彻这一指示精神,改变股市定位,并从如下三个方面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首先,是深刻反思中国股市的定位,贯彻“国九条”精神,重视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改变重筹资、轻回报的状况,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富的机会。真能做到这一条,这将是对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最大保护。中国股市成立20年来,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股市定位上的偏差。从一开始,中国股市就是为国企脱贫解困服务的。虽然经过了20年的发展,但融资功能始终都是中国股市最主要的功能,为了融资的需要,甚至不惜牺牲广大投资者利益。实际上,正是这种重视融资功能、轻视投资功能的股市定位,从根本上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因此,真要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就有必要纠正中国股市定位上的偏差,将重视投资功能上升到首要位置。
其次,完善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与再融资制度,抑制上市公司的圈钱行为。中国股市毕竟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只有20年历史的中国股市远不能与拥有219年历史的美国股市相提并论。也不能与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香港股市相比。所以,中国股市的融资制度不能完全照搬国外股市的市场化做法,而必须对目前的市场化发股与市场化的再融资行为有所抑制,避免市场化成为圈钱最大化的借口。中国股市必须对“三高”发行要有约束,毕竟“三高”发行是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巨大损害。而且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也要予以控制,只有那些重视给予投资者回报的公司,才有资格获得更多的再融资机会。避免上市公司“只思融资,不思回报”。
其三,完善资本市场的民事诉讼制度,从司法上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投资者索赔难,这是中国股市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也使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如今年发生的中国宝安“石墨矿”事件,众多的投资者明显被中国宝安与有关券商所发布的虚假信息与研报信息所误导。但面对投资者利益受损害,投资者的诉状却被法院退回,因为没有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法院无法受理该案件。因此,在民事诉讼问题上,中国股市有必要引进美国的集体诉讼制度,为投资者的维权行为提供方便,更好地从司法的程序上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