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香港未发布农心等4款方便面含塑化剂信息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6月17日   来源:扬子晚报

  

香港未发布农心等4款方便面含塑化剂信息

南京一家大型超市,辛拉面重新上架。 张筠 摄

  这两天在网上比较劲爆的消息,当推“香港媒体称两款日清方便面和两款辛拉面被查出含有塑化剂”,而从昨天起,包括南京在内的全国多个城市纷纷掀起“下架风”:将疑似问题面通通下架,而工商等各部门也都开始了大规模的检查。

  然而,戏剧性的场面不断出现:在日清面和辛拉面大声“喊冤”之后,就在昨天晚间,网上突然又传出“爆炸”消息:称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安全中心网站表示,并未发布过所谓“辛拉面等4款方便面”含有塑化剂的信息!

  昨天下午 两家企业向记者喊冤

  记者昨天下午分别致电两家被曝涉塑化剂的方便面企业时,两家企业不约而同地给记者出具了产品最近检测的合格报告。

  昨天下午,上海日清法务部戴(音)姓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上海日清与香港日清面对各自的区域市场,上海日清从未生产、销售过“涉塑”方便面。“台湾塑化剂风波后,我们就对原材料进行了追踪,发现没有使用过涉案企业的产品。同时我们也将产品送往了第三方机构检测,从最新的结果来看产品都是合格的。”

  上海农心食品有限公司在昨天晚上也同时给记者发来声明称,他们公司寻求中国大陆地区官方机构及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同时对农心产品进行相关的检测。目前,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结果表明:上海农心生产的方便面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该公司声明中还特别表示:其他官方检测结果显示“辛拉面特辣香菇味”也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如香港特别行政区食品安全中心检测结果显示:包含上海农心出品的“辛拉面特辣香菇味”在内的18种方便面中,均未检测出DEHP塑化剂。  

  昨晚 香港否认发布过染塑消息

  极具戏剧性的是,昨天晚间,网上突然又传出“爆炸”消息。该消息称,有记者从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安全中心网站获悉,截至目前香港方面对进口的台湾相关食品和内地的茶饮料、果汁饮料、能量饮料、果冻、方便面、方便粉丝等多种产品进行了抽检,抽检结果显示内地产品DEHP、DINP、DB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均未检出,并未发布过所谓4款方便面含有塑化剂的信息。  陈 郁

  南京市场探访

  家乐福下架“疑似面”

  这款和被曝光的方便面名称虽一致,但外包装不同

  记者了解到,在4款疑似染塑方便面中,“辛拉面特辣香菇味”和“日清大将炒面日式烧汁味”在内地有销售,而其余两款产品,市场主要面向中国香港地区,内地比较少。

  截至昨天傍晚6点,记者从南京市工商部门了解到,根据当天从各区县工商分局传来的针对方便面品种的普查信息显示,只是在南京市家乐福超市发现了产自韩国农心、上海制造的“辛拉面特辣香菇味”。不过这些产品虽然产地和被曝光的方便面一样,但是从外包装来看还是有所区别,因此并不能肯定就是港媒曝光的涉嫌染塑的产品。但本着对消费者健康的安全保证,家乐福超市也在第一时间对这款“辛拉面”进行了下架处理,工商部门也在昨天对这一批次产品进行了现场封存。

  辛拉面下架又上架

  销售人员说接到通知称已辟谣,可以继续销售

  昨天,记者走访南京的几大超市了解到,港媒曝光的“问题面条”没有在南京销售;而农心牌方便面在部分超市经历下架处理之后,昨天又重新被摆回货架。

  记者走访了多家超市,店面大小包括便利店、社区店、仓储店三种。记者发现,便利店几乎没有农心和日清的面条销售,社区店也只有寥寥几个口味的方便面,其中也没有涉嫌染塑的口味。超市的工作人员也都表示,没有接到农心和日清的下架通知,这些天一直在正常销售。

  记者随后来到位于新街口的某大型超市,在方便面销售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满车的农心方便面,其中有很多口味的辛拉面:香菇牛肉味、鲜虾味……唯独没有港媒曝光的“特辣香菇味”。

  “农心面是不是要下架?”对于记者的提问,正在搬运农心方便面的工作人员很警觉,询问记者是干什么的?记者谎称曾买过“辛拉面特辣香菇味”,媒体曝光可能含有塑化剂,想了解还能不能吃了。工作人员的语气稍有缓和,“特辣香菇味,南京没有卖的,至少我们这里从来没卖过。”工作人员说,他们不是下架,而是上架——是把几天前下架的农心牌方便面再放回去,“昨天接到通知,说有部门辟谣了,可以继续销售”。至于日清旗下的多款方便面,他们没有接到下架通知。至于是哪个部门辟谣,工作人员说不知情,该超市负责媒体接待的人也没有接受记者的采访。  

  业内专家解密

  为什么那么多添加剂查不出来?

  目前主要通过比对法,即事先知道大体可能含有什么,然后再检测是否含有;一旦不知道含有哪些,就需要将2200多种一一比对,难度太大

  刘先生在南京食品添加剂检测行业工作多年。对于市民担心的有近六成添加剂可能无法检测的消息,刘先生直言,这个问题应该区分来看待——

  有一些添加剂没必要检测刘先生首先指出,在几千种可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中,至少有接近三成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无害的,没有必要检测。在通常情况下,这些添加剂都是根据厂家的各自标准进行添加的。

  另外,他指出,有些诸如香精等食品添加剂,也基本上是没有详细的剂量标准的。但一般来说,厂家不会乱添加,因为如果香精加得过多,肯定影响口感。那么,在保证口感的情况下,香精的添加是有限的。不过,有些“恶意”的香精,比如制作奶茶的奶精什么的,其副作用就比较大了。

  多种添加剂混在一起,很难检测

  早在去年底,本报率先披露了有些火锅店在火锅中添加了诸如火锅红、飘香剂等添加剂的消息。然而,当记者将这些从市场上买到的食品添加剂摆到相关专家面前请求检测其含量的时候,专家们都坦言这个检测有点难。

  至于难在哪里,昨天,刘先生直言:“我们最怕检测的添加物是混合式的。”以增稠剂为例,他告诉记者,这种物质的成分就是一种混合物质,就像是给了一个米团和面团的混合物,要求检测出米团的淀粉含量和面团的淀粉含量,这基本是无法做到的。

  塑化剂查不出来,就是因为隐瞒了

  除了混合物质的食品添加剂较难检测外,最让刘先生等检测人员伤脑筋的就是,企业在添加违规食品添加剂的时候跟你玩“隐身”,不告诉你产品中究竟添加了什么物质。

  “你想想看,几千种物质一一来比对,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刘先生直言,之所以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能够如此长时间地隐藏生存,最重要的就是厂家有意隐藏了食品添加剂的成分,因此相关检测部门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检测。

  刘先生表示,据他所知,现在国家正在对食品添加剂的添加操作规范进行细化,以后很可能要求标注所有添加的原料及添加剂含量。而今后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内容也将细化,例如标注增稠剂的时候,就必须要标明增稠剂本身的物质组成,这样不仅尊重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也利于检测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检测。

  能查的也“难”查

  测个鸡蛋300块,测片猪肉800块!

  业内人士直言不讳:检测机构垄断,价格自然高

  除了无法检测外,更为尴尬的是,一些市民想检测不放心的食品时,却被高高的检测门槛所阻挡。

  前些日子,南京市民黄先生怀疑买到假鸡蛋想检测。然而,当他辗转拨通能够检测鸡蛋的部门检测电话时犹豫了:因为对方表示检测鸡蛋要用氨基酸检测法,费用大概300块钱——也就是说,几角钱一个的鸡蛋想“验明正身”,得要花买数百个鸡蛋的钱,无奈之下黄先生只得放弃。

  无独有偶,还有一位消费者王先生去年在一家猪肉店买了30元的猪肉,晚上拿回家做了一顿红烧肉吃了后,当天晚上全家人就开始上吐下泻。怀疑猪肉有问题的王先生,在第二天拿到肉店要求店主赔偿自己的损失,但对方一直称肉没有问题,符合标准。无奈之下,王先生找到了相关检测机构,对方告诉他检测费用至少要800块,而且要新鲜的猪肉。王先生只好放弃,因为检测费用实在太高。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高昂的检测费已经成为了消费者维权的门槛,一些企业在面对消费者维权时,“检测报告”是他们的最常用手段,因为高额的检测费用,消费者个人往往不能承担,因此大部分消费者都“望而却步”。此外,维权过程中,耗时、耗力、耗财也让消费者很难坚持下去。

  检测费能不能降低?为啥会这么高呢?有业内人士直言不讳地指出,能够有法律资质的检测单位数量本身有限,因此在几乎垄断的情况下,价格自然就很难市场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