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伊利掌门遭举报股价跌停 机构市值一天蒸发10亿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6月14日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伊利掌门遭举报股价跌停 机构市值一天蒸发10亿

一封实名举报信让伊利股价栽了大跟头

一则万余字《内幕惨不忍睹:伊利被这样掏空》的实名举报信昨天流传各大网络,让伊利集团措手不及。昨日午后,伊利发布声明,称举报信为诽谤信,内容纯属捏造,其目的是蓄意破坏伊利集团的正常经营,公司已就此事向公安机关报案,后续事态进展,伊利集团将及时向社会各界通报。据记者最新消息,到昨晚19点,内蒙古呼和浩特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在接到报案后,已正式立案侦查。

尽管伊利集团作出澄清,但资本市场却并不买账。伊利股价一度从涨停(10转10复权后)被打到跌停板上,成交放巨量达7.65亿元,机构成为股价大跌的主要推动力。

举报信直指伊利掌门人

流传在各大网络的这封举报信,自称是来自伊利原董事长郑俊怀的助理张三林。他表示,2005年以来,伊利高层贪欲横流,采用各种非法手段,“把企业当金矿,疯狂敛财,致使国有资产和企业资产严重流失、股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并直接将矛头指向了伊利的“当家人”潘刚。

举报信中称,潘刚的亲属成立多家公司,或以广告费、咨询费名义,或以回扣形式等从伊利集团获利;同时,潘刚及其亲属利用工作之便,向其亲属泄露内幕信息,买卖伊利股票,牟取暴利等。

张三林在举报信中强调:“举报内容属实,并为此承担全部责任,跟开放性的网络论坛无关。”

举报信或源于多年恩怨

此封举报信自称是张三林,伊利原董事长郑俊怀的助理。不过昨日,伊利股份[16.28 -10.01% ]在给财新网(微博)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举报人“张三林”并非伊利正式员工,伊利从未设有董事长助理一职。

有关公开资料显示,郑俊怀担任伊利董事长期间,其助理确实名叫张三林。2004年12月郑俊怀因被控动用公司资金进行MBO落马,2005年12月被判有期徒刑6年,经两次减刑,2008年9月刑满释放。张三林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郑俊怀被接受调查的第二天,自己就被伊利扫地出门。

郑俊怀有“乳业教父”之称,1983年进入伊利前身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厂后,20多年间将伊利从原固定资产40多万元、年利税不足5万元的呼市回民奶食品厂发展成为全国大型乳业集团,到1996年伊利作为中国首家乳品行业上市公司时,当年公司资产总计达2.76亿元,净利润3340万元。

2004年12月17日,伊利发布公告称,因涉嫌挪用公款,董事长郑俊怀等5高管已被刑事拘留;总裁潘刚先生全面负责企业经营工作。

32岁的潘刚由此正式接管了伊利集团。

机构市值一天蒸发10亿

伊利股份[16.28 -10.01% ]向来是机构的重仓股,众多的基金、券商以及保险资金驻扎其中。截至今年一季末,有大约68只基金或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累计持有达2.78亿股伊利股份,占流通股的比例高达38.22%。不考虑昨天伊利股份的股价波动,第二季度尽管A股表现疲软,伊利股份的股价仍整体上涨4.69%。但昨天“举报信”的横空出世,令机构也有点手足无措,伊利股份跌停,按一季末机构的持股数量,机构持有伊利股份的市值一天就蒸发10.03亿元。

上证所的公开交易信息显示,昨天机构纷纷抛售,在卖出的前五大营业部中,代表基金、社保等的“机构专用”占了四席,累计抛售2.03亿元,占昨天伊利股份成交额的26.5%;同时一度被认为QFII集中营之一的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也出现在买卖榜单上,净卖出1788.3万元。

有市场人士分析,尽管伊利股份昨天已作出严正声明,但实名举报信对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昨天机构的反应已表明态度,在整个事态平息之前,机构的态度只能是“先抛了再说”。

潘刚持有伊利股权434万股

公开资料显示,1992年以来的近20年中,只有2007年和2008年亏损,分别亏损2060万元和16.9亿元,连续两年亏损,伊利股份一度沦为ST板块。2007年伊利股份亏损是因为实施了股票期权,增加公司费用约4.6亿元。如果剔除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对净利润的影响后,公司实现净利润4.39亿元。

公告显示,2006年通过的股权激励方案是,授予激励对象5000万份期权,拥有在授权日起8年内的可行权日以13.33元/股的价格买入一股股票的权利(期权数量和价格可根据分配方案追溯调整),绩效考核指标:公司上一年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7%且上一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首期以后行权时,公司上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与2005年相比的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5%。2007年年报中,潘刚以及5位高管因股改追加涨幅以及期权首期行权都增加了不少股份,其中潘刚年末持股181.9万股,持有股票期权1934.4万股。

2008伊利股份虽然主营收入增长12.13%达215.38亿元,但因全球经济危机以及“三聚氰胺事件”,公司销售下滑,存货积压。2008年全年净利润亏损近17亿元。

最新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持股434.3万股,年薪191.18万元,同时高管中持股量在100万股以上的还有副总裁刘春海、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赵成霞、副总裁兼董秘胡利平。

业界新闻

受累伊利跌停 华夏基金一天浮亏上亿

记者 李锐

晨报讯 昨日,伊利股份二级市场上演“过山车”,其先涨停后跌停的表现,让众多重仓基金哭笑不得。就在昨日跌停后,上述基金一天的浮亏大约接近9亿元,其中华夏系的基金一天至少浮亏上亿元。

昨日,是伊利股份“10送10”除权日,除权之后的伊利股份开盘直冲涨停。根据之前一天的收盘价计算,伊利股份昨日涨停价为19.9元,而跌停价为16.28元。

戏剧性的一幕就在开盘之后不久发生:伊利股份开盘迅速拉升,盘中一度触及19.9元的涨停价,然而其后忽然跳水,其股价一路下滑,不久就封在了16.28元的跌停板。来自坊间的传闻是,伊利股份高管被实名举报,涉嫌侵吞国有资产。事实真假尽管尚不明确,但伊利股份的二级市场表现明显受到影响。

最悲剧的是,众多基金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股价已经跌停。作为A股市场沪深300、上证180[6235.81 -0.36%]的权重成份股,伊利股份的市场地位有目共睹,再加上食品行业的龙头之一,其影响力无疑更加突出。在上述背景下,多只基金重仓其中也正常不过了。

伊利股份的一季报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基金共持有2.48亿股伊利股份,考虑到昨日的除权,目前基金持股量已经达到4.96亿股。昨日,伊利股份每股缩水1.81元,照此计算,上述基金一天浮亏大约9亿元。

而在其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基金占据了8个席位。其中,融通新蓝筹[0.75 -1.18%]、嘉实策略增长[1.09 -0.82%]、华夏回报[1.28 -0.62%]持股量较大,除权前同期均在1600万股以上。如果从公司层面来看,华夏基金无疑成为基金公司中最大的输家,旗下三只基金均出现在伊利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除了华夏回报,还有华夏回报二号[1.09 -0.64%]、华夏红利[1.80 -0.33%]基金,按照除权后推算持股总量达到6800万股。这样来看,华夏基金昨日浮亏高达1.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