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靳之林的中国式油画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6月4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悲鸿恩师的油画《箫声》,引我进入艺术的殿堂;古元同志的版画《菜圃》,送我到了黄土高原之乡。陕北窑洞的老大娘,给我两把金钥匙,一把叫“生生”,一把叫“阴阳”,打开了民族本源文化的宝藏,打开了人类本源文化的宝藏。

——靳之林

对靳之林来说,陕北的延安不仅是革命圣地,更是他的艺术圣地。

新中国的成立给所有中国人带来的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以及建国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使得靳之林对延安的向往逐渐演进成要扎根延安的坚定信念。

为了去延安,靳之林吃了很多苦头,甚至因此获罪,在文革期间惨遭迫害。但他终于在1973年到了延安。此时,1928年出生的靳之林已经年满45岁。之前,从1954年以来,他就陆续发表作品,《太行山村的早晨》参加了全国青年美展,《我们建社批准了》,在北京日报头版发表。为军事博物馆完成了油画《罗盛教》。他在1959年,1960年连续创作了《毛泽东在大生产运动中》和《南泥湾》,在艺术界有了相当的知名度。

在靳之林长达60多年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可以以到延安为界划为两段。

去延安之前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到了延安以后他仍然延续了一段时间的创作方向。但是,当他真正接触到中国的民间文化,开始进行延安地区的民间剪纸普查,发现了与敦煌有着同样色彩体系的剪纸色彩,有着与汉代同样纹样的剪纸的留存,他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一下子被打通了。从此,他进入一个新的天地。着迷地进行民间美术的发掘和研究,而这种发掘和研究,又反哺滋养着他的艺术来源,使他直接承接远古人类智慧总结出的图案启发,进入他的图像积累,于是,他的油画开始具有中国文化的意蕴,他在油画民族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应该说,靳之林在延安的十三年,是他深入中国民间文化,进而找到中国文化基因的积淀阶段。

靳之林对中国文化自小就有接触。靳之林的祖父出身书香门第,清同治年间以第一名的成绩入滦州海阳书院,辛亥革命后,到保定师范求学,毕业后回乡创办了当地第一所公立小学,担任校长。靳之林家的正房房间的墙上挂满了祖父的书法和清初“四王”的画。父母的房间,哥嫂的房间,靳之林和弟弟的房间墙上都是国画四条屏。

1944年,靳之林进入北京市立师范学校学习,他花了三年的硬功夫临摹古人国画原作,指导老师是当时的名家李智超和吴镜汀,靳之林至今还保留着一幅当时临摹的王石谷《蹊山行旅》。1947年,靳之林在一次画展中看到徐悲鸿的油画《箫声》,立刻被画面中的意境所吸引,他毅然放弃了已经考取的医学院入学资格,转而报考国立北平艺专美术系西画组,由徐悲鸿亲自口试录取。

进入国立北平艺专后,院长徐悲鸿的教学指导思想也是明确地要给学习油画的学生以中国画的素养,因此又曾得到齐白石,李可染,田世光等等教师的指导。但是,中国画和油画各有自身的严密创作规则,以中融西,或者以西融中,都不是短时期可以做到的。

1951年,靳之林毕业并留校任教,协助董希文先生筹备成立工作室,担任董希文先生的助教,董希文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深深感染了靳之林。据靳之林回忆,董希文先生的案头,长期摆放着一个磁州窑的花瓶,董先生闲暇时常常把玩,对瓶上花纹的线的自由流畅的笔触,兴趣常新,经久不衰。

和董希文先生一起带学生下乡写生,靳之林经常和董希文先生一同作画,有时同时对着同样的人或风景写生。董希文先生使用毛笔画油画的本事,就是在写生过程中传授给靳之林的。靳之林画的《妇女间棉苗》,棉花的幼苗画得没有生气,用毛笔向上提笔改动后,棉苗的生命力立刻活泼泼地显现了。靳之林用同样方法绘制的《打机井》也获得好评。《打机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一切都是造化。靳之林在种种磨难之后来到了延安。

延安鲁艺的教员们,当年普遍关注到剪纸纹样的妙处,江丰、古元、王式廓都对剪纸有过深入的研究,他们的版画创作,受到剪纸的启发而有了新的面貌,既宣传了当时党的政策,又对版画的表现新式进行了创新,注入了本土文化的生命力。

陕北这块秦汉时期的皇天后土,因为交通闭塞,无意中保存了古老文明的种子,较少的受到外来文化的侵扰。靳之林到了延安,自然而然对剪纸发生了兴趣。在进行延安地区民间剪纸的普查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大量古老纹样,懂得了同一种纹样稍作变化,就可以用在不同的情境中,“婚丧嫁娶”皆可适用。靳之林才能够从现在陕北小姑娘的手底下,看到汉代剪纸的纹样。靳之林发现了陕北的文化宝藏,他把这惊喜要报告给北京和全国的美术同行。1980年,靳之林策划了“文革”后首次民间艺术大展“延安地区民间剪纸艺术展”,展览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1982年,靳之林应邀带剪纸展览到巴黎展出,把陕北的剪纸文化传播到法国。1985年,靳之林根据他的研究成果,写成“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体系”一文,在《美术研究》发表,引起同行对民间美术重新关注。

他还在剪纸普查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考古发现,他用步行实地考察的方式,准确地绘制出“秦直道”,把司马迁在《史记》中一段语焉不详的记录,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地图,标注在教科书中。

伴随着“秦直道”的考察,靳之林沿途发现了很多瓦当、陶罐的碎片,依稀可以辨识出秦汉时期的纹样特质,靳之林用文献和实物互相印证,从中受益匪浅。他看到陕北老婆婆剪出的“五道娃娃”,原来就是马家窑文化彩陶上,五个手拉手的“舞蹈娃娃”,他接到了跨越5000年的文化之“息”。

靳之林在剪纸普查的过程中,走遍了陕北的沟沟坎坎,他还发现了独特的陕北“军州石窟”,填补了石窟史上的空白。经过研究,靳之林发现“陕北的石窟无论是石窟形制还是造像风格都是自成体系的”。北魏的云冈石窟传到唐代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再传至陕北石窟,几乎涵盖了中国北魏以来的所有时期的石窟,尤其是宋和西夏混战时期,石窟是沿着交战区域的变化分布,靳之林为此通读了30卷的《宋史》,找出史料中记载交战区域所在,“按图索骥”,发现了许多被遗忘的石窟群。

几乎是与剪纸展览同时,在中国美术馆还举办了延安地区石窟艺术展览,宿白先生观看展览后,非常支持靳之林的观点,而且把陕北延安地区的宋代石窟总结为“军州石窟”。大百科全书邀约靳之林撰写了《延安石窟》辞条。靳之林发现的延安石窟,填补了石窟史上作为文化高峰时期的宋代石窟空白,对中国石窟研究做出了贡献。

靳之林在延安找到了“阴阳”观和“生生”观,这两把钥匙让他打开了中国文化的宝藏。

1987年,靳之林调回中央美术学院在民间美术系任教。他的田野考察放大到了全中国,他走遍了各少数民族地区,从图像记录的角度梳理民间美术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靳之林从中国文化的研究延伸到人类文化的研究,把对四大文明古国文化基因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

为了奖励靳之林对中国民间美术的研究和对国际文化交流工作的贡献,1995年5月,法国功勋与敬业最高颁奖委员会向靳之林颁发了“人类特殊贡献奖”金质十字奖章。

靳之林做研究非常投入,除了速写练手以外,只是钻进民间美术这种活态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埋头苦干,在1987年到1997年近十年的时间没有动手画油画。香港回归,中国人的自豪感再一次激发了靳之林的油画创作热情,他终于重拾画笔,画出胸中块垒,而从此,他进入艺术创作的盛期,积淀的感受蓬勃而出,画出了一幅幅壮丽的图景。

靳之林只能对景写生。他的所有作品几乎都是在现场完成。他同时铺开几幅画布,也许是三天,也许是半个月,他每天都到同一地点作画,直至完成。

他画黄河,几年间,画了一百多幅。靳之林在陕北的小程村发现了乾坤湾。黄河在乾坤湾遇到了阻力,扭成了九曲十八弯,绝不屈服,终于冲出了河道,奔流向前。他使用的是油画的颜料,但是用的笔却是画中国画的毛笔,他用线来挥洒情感。他的色彩感很敏锐,黄河飞溅的水沫融入了深深浅浅的黄,他把黄土的厚重和水的生命力的激昂碰撞出绝响。

陕北的黄土孕育了中华文明,这是金色的土地。靳之林总是抑制不住地激动,于是,他的画笔也总是充满活力的跳跃着。

他画玉米地。他把玉米旋转生长的茎叶看作是“生生不息”的象征。他的毛笔用一种“S”型的回转来歌颂这生命的活跃向上。从玉米的生长期到收割后的玉米地,他的画兴正浓。他的玉米垛简直可以和法国印象派的草垛媲美,飞扬的笔触,把风吹过玉米垛扬起的丰收喜悦,传达得淋漓尽致。

他画雪景,早在《延安的第一场雪》中,他创造性地调制出了“葡萄紫”色,这让他的雪景增色不少,他对色彩的细腻感受,以及他对于天地混沌,天人合一的意念的传达直透画面。

2000年夏,靳之林做了一次大手术,术后修养期间,他到紫竹院散心,带了画箱和两块画布。此时的荷塘荷花盛开,靳之林拿起笔就画,一气呵成,荷花荷叶铺面画面,但是总觉得气韵没有贯通,于是是另一块画布放在下面,接起来画,画完之后,才发现无意间合成了中国画条屏的尺度。靳之林开始爱上了这种新型的油画四条屏。他用这种条屏的方式,画荷花,画藤萝,画白玉兰,“妙笔生花”,意趣阑珊。

现在的靳之林,顺依四时作画。春天他画迎春花,玉兰花。夏天画荷花,藤萝。秋天画玉米地,画收获的农家小院。冬天在陕北的小程村一住就是三个月,画黄河,画雪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靳之林跟着生命最富华彩的节律,依次绘画,他逐渐进入一种“万物与我合一,万物与我生生不息”的佳境。

祝愿这位有着美好愿景的艺术家,能够把他的所有美好感受,经由画笔传递给所有爱生活,爱生命的人们。

祝愿这位老艺术家能够为他所关爱的生命增福添寿。

2011年5月12日于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