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董少鹏:PMI或非趋势性下降 美股下跌只是借口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6月2日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6月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证券日报副总编董少鹏做客节目。他认为,PMI指数可能并不是趋势性下降,美股下跌因素只是借口。

  主持人:昨日美股大跌,欧债危机升级,全球形势趋紧,国内经济形势较严峻,PMI连续两个月下降,并创出9个月以来新低,通胀压力也在持续增大,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有必要采纳宏观审慎政策,如何解读多方压力之下对于经济以及A股市场的影响?

  董少鹏:5月份PMI指数是52.0, 比去年9月是新低点,但仍在50%分界线之上,还属于景气区间内,不宜过分悲观。具体原因跟宏观调控资金压力较大有关,跟原材料价格上涨有关,一定程度上有些订单的减少,但是PMI指数的这种趋势还不是那么悲观,不是趋势性的下降。

  昨天美股下跌幅度比较大,我看到一些分析,包括就业的情况,制造业指数的情况,消费信心指数的情况,还包括欧债危机判断,但这些因素只是借口,因为美股自2009年3月跌破7000点之后,现在一直运行在12000点之上,高涨幅本身有巨大回调的压力,美国这些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数据的因素,是借口。

  小川行长最近提到,要尽快采纳和运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实际上这个也不是很新的东西,他是在去年的9月12日《巴塞尔协议》达成的时候,就提出了运用宏观审慎性的政策框架,实际上一种逆周期的金融调控和制度安排的措施。 日子好过的时候要多预留一些本钱,在遇到危机的时候能够应对。在《巴塞尔协议》框架内提的就是经济过热的时候,要提出额外的拨备以应对未来的经济损失。中国在全球经济潮流内,当然也要借鉴这方面的做法,但还得根据中国的国情,我们毕竟是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