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中石化温州再曝问题油 汽油掺水致汽车“罢工”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5月30日   来源:温州网

  

中石化温州再曝问题油 汽油掺水致汽车“罢工”

天籁油箱中导出的汽油,分层明显。

“汽车加了油以后竟没法启动了!”昨日,陈先生致电热线报料称,他的本田轿车及其他车主的多辆轿车在市区中石化西山加油站加油后无法正常启动,而后他们从油箱中取出的“油”中竟然含有大量的水。

面对车主质疑,该加油站负责人表示,初步鉴定为加油站设备维修过程中自来水残留油管。

现场:多辆“加水”轿车“罢工”

昨天中午12时许,被“加水”轿车的车主陆续来加油站理论。车主高先生满脸怒气地说,他原本打算早上赶去平阳办事,驾驶“马六”轿车在该加油站加油后,就感觉油门动力很差,一开始还以为是车辆自身出了状况。因为要上高速,他就先去4S店检查,维修人员提醒高先生:“你汽车的油箱里有水,要将整箱油放掉,并要清洗油路。”

“我当时想我是在正规加油站加的油,应该没问题,就没听维修人员的话开车上了高速。”高先生说,当车行至瑞安塘下路段时,汽车居然抛锚了。被惊出一身冷汗的高先生只好请人将车子拖回4S店维修,这才发现汽车油箱里放出来的油中含有大量的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被“加水”的汽车多数仅开了数百米后就“罢工”了,而且在同一个加油时间段的几支油枪加入。“加水事故”发生后,加油站方面临时停止了加油工作,在加油区围上了警戒线和安全作业警示牌。

车主:担心车子留下“后遗症”

一个透明的饮料瓶中有一层油浮在水上,这是车主戴先生从丰田轿车上提取的汽油样品。“如果我的车加这种油还能开,以后就直接加自来水得了。”戴先生打趣道。

车主林先生则显得非常郁闷,他刚购置的天籁轿车才行驶了500公里,一次保养都还没做,而昨天上午近9时来到该加油站加油,不久后便“罢工”了。“开始以为是车辆自身问题。”可是将车子拖到4S店维修时,工作人员才发现油箱中有大量的水。

不少车主担心,这么多水进入油箱后,会对发动机和车子的性能产生影响。

东风日产成功专营店维修工作人员汪师傅表示,油里有水,肯定会对汽车产生影响,通常遇到这种情况要将油箱中的汽油放掉,然后对整个油路进行清洗,更换火花塞、三滤等零件。至于有没有影响到汽车发动机,要视汽车油路及发动机进水的严重程度而定。

另外,部分汽车被加水的车主对中石化西山加油站提出质疑——油站是否故意掺水。

“加油站不可能故意掺水,可能是早上维修时出了问题。”针对质疑,中石化西山加油站黄姓负责人表示,目前加油站方正在积极对“被加水”的问题车辆进行登记,并承诺对这些车子的损失负责。

据加油站工作人员介绍,从早上8时40分起约有20多辆车用问题油枪加过油,目前已有8辆汽车出现状况,加油站也在试图同其余车辆车主取得联系。

加油站:可能系油站改造及潜油泵的维修引起

“汽车加水”事故发生后,加油站方面也非常重视,并积极探寻和分析事故原因。

可能原因之一:根据上级的环保要求,中石化西山加油站从今年4月16日开始停业对加油站进行油气回收改造,5月24日才恢复营业。在改造过程中,需要用水对管道进行压力测试,从而可能使油管内残留了用于测试的水。油气回收改造完成后,加油站从5月16日开始,对各油枪进行了6000—7000升的汽油回灌,确保油枪出油质量达标后,才开始正常营业,而此前几天未出现水加入汽车,是因为在回灌过程中潜油泵压力太小,不能将油管中残留水压出的缘故。昨日,因为有人反映有几支油枪出油速度较慢,他们于昨天上午8时40分请维修人员对潜油泵进行了维修,恢复了压力和出油速度。而正是由于潜油泵的正常工作才将此前残留在管道角落及接口处的水压出,并加入车内。

可能原因之二:在对潜力泵和测漏仪进行维修过程中,对测漏仪压力的测试,需要用水来代替汽油,可能由于没有及时清除测漏仪中的水,导致水加入车内。

记者从加油站提供的监控视频看到,昨天上午8时40分左右,确实有2名人员出现在油库附近。

中石化温州中心区西片区经理徐贤海表示,以上两种情况仅为目前初步猜测分析结果,真正原因还需等权威部门进行认定。

律师:可等受损鉴定结果出来后协商理赔

目前,加油站工作人员正积极和车主协商赔偿事宜,对“被加水”消费者表达歉意,并已与部分车主达成赔偿协议。

其他一些车主针对赔偿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一辆天籁车的车主林先生认为,自己的车刚买来一星期,要求加油站更换同款汽车原装发动机或者更换一辆新车,因为他不知道加了水的车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状况。

浙江华公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存锟说,消费者的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不过车辆受损具体程度可以请有资质的汽车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得出车辆受损鉴定结论,在此基础上再同加油站协商理赔。如果不能达成共识,可向消保委投诉协调解决,最后还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