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年中项目真空期 高物价低增速延续至年底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5月30日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2011年全年,我们取消了对信贷员的贷款考核。”一家国有银行天津分行的客户经理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今年前4月,该行放款仅40亿元人民币,这个规模大约相当于其去年的三分之二。剩下8个月如果没有企业到期资金的回流,将严格控制新增贷款的投放。

这是2010年底以来持续信贷紧缩政策的缩影。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经济在2011年上半年呈现出物价上涨与生产活动疲软的两难格局。

目前的物价上涨正在从食品领域向更多的消费品零售行业、服务业扩展,同时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对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传导作用愈发明显。而在流动性紧缺、终端需求不振与物价上行预期的多重因素下,工业生产增速已在4月份出现调头,环比下跌1.4个百分点。连续数月处于历史高位的PMI库存指数,预示着工业生产较为低迷的态势仍会持续。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物价上行与生产增速下行的局面可能延续到2011年第三季度,这使得三四季度的宏观调控可能呈现出紧信贷、松财政的搭配。

难降的CPI

对于2011年中国物价走势的判断,政府及经济学界的声音,在2011年年中逐渐转向。

第一季度,业界普遍预期全年的CPI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且物价上涨水平大约在7月份到达高点,并开始步入下行区间。

“但目前来看,这一预期显然有些偏乐观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对记者表示。

业内风向转为悲观,主要表现在CPI在下半年的走势预测与高点预测两个方面。“物价走势上,越来越趋同的声音是,通货膨胀前高后难低。”刘元春说。目前较为乐观的预测是,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初CPI将出现同比小幅下降,第四季度及2012年的前几个月,物价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业界对于物价涨势的忧虑,还集中在物价维持在最高点的时间将会延长上。数月以来国内物价上涨的范围不断扩大,很可能将使物价涨幅保持在最高点的时间段延长到8月份。

以往中国出现的物价上涨主要体现在有形产品,尤其是食品价格上。“但是目前出现的新特点是,服务业价格上涨将成为未来一大趋势。”瑞士信贷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这意味着,我们有可能即将面临“物价-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的风险。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则预示着物价涨势不会是短期概念。

发改委系统一位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目前的通货膨胀是在成本推动、流动性泛滥以及输入性因素多种作用下形成的产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震荡,是令国内市场预期普遍不乐观的另一重要原因。

中国石油、铁矿石、棉花等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已分别高达约55%、63%及40%。“因为国际市场价格的暴增,估计今年每个中国人要为此买单600元。” 这是发改委系统内的一项测算结果。

有专家指出,从输入性因素考虑,中国此轮通胀真正见顶回落,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美联储货币政策何时进入紧缩通道。“预计2012年第一季度,美联储有可能开始加息,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回落,从而缓解国内的物价上涨速度。”

项目真空期

“物价上行的同时,工业生产疲软,是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呈现的主要特点。”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记者。

投资过热已构成中国通胀的一个主要因素。发改委系统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部分行业投资减速、部分工业企业生产增速放缓,本身就是宏调政策控制通胀的应有之义。

“部分轻工业、重工业投资及生产的活跃程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将起到遏制作用,这符合国家控制通货膨胀这一首要宏调目标的需要。”发改委系统人士说。

市场自发投资与政府主导项目开工趋缓,构成当前工业生产走弱的双重因素。终端消费不振,以及贷款资金持续紧缩,带来市场活跃程度的进一步低迷。

“不仅消费品市场的轻工业增速降至历史低点,汽车销售增长放缓,住房相关支出也在减速。这一方面削弱了短期零售数字,另一方面则使得市场自发投资带动的工业生产缺乏支撑的动力。”鲁政委说。

摩根大通报告指出,由于对短期内全球市场上的终端需求预期较为谨慎,同时中国商品房市场销量低迷,工业生产的增速在2011年第二季度甚至第三季度,很可能将继续放缓。

如果说基于终端需求的企业自发投资缺乏积极性是中国市场的“常态”,那么此轮生产活动趋缓的一个重要特征,则是地方政府基建项目开工放缓,这构成工业增速下调的关键原因。“2011年年中附近,正值各地方的经济刺激政策及项目真空期。”刘元春表示,“这使得部分长期依靠政府项目拉动的地方经济,短期难以找到增长动力。”

这一真空期主要由两个因素催生。一方面,从2008年底开始的4万亿投资项目已逐渐进入尾声。2011年第二季度,这些项目带来的投资效益已经殆尽。“大规模刺激政策,属于非常时期的非常规措施,随着宏观经济逐渐从国际金融危机中恢复,宏调进入常规轨道,部分产业的投资及产品生产的高位回落,属于正常现象。”上述发改委人士表示。

有分析人士认为,造成“真空期”的另一个阶段性因素,则在于2011年3月到6月左右正值地方政府换届期。这将导致不少地方政府的主要重心从项目投资上转移开来。这一过程也将维持数月,直到新一届地方政府确定后,才会将重心重新回调至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这一传统的政绩目标上来。

新一轮投资涌动

在信贷整体紧缩、终端消费短期难以出现明显增长的市场格局下,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推动力,很可能仍然来自于政府的投资引导。

发改委系统一位权威人士指出,目前工业投资和生产趋缓的态势,不会持续很久。随着“十二五”规划开局,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工业化速度将进一步提高,同时伴随着地方政府换届将在下半年逐渐完成,各地扩大投资的趋势将在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逐渐走强。

“由于‘十二五’计划刚开始,预计公共投资项目,尤其是地方政府的项目登记数字将稳步增长。”摩根大通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指出。

同时,保障性住房将成为下半年投资及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未来私人房地产投资可能会因政策紧缩而增长放缓。”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对记者表示,“中央政府计划在年内建成1000万套保障房,我们预计保障房的建设将在未来几个月走上轨道,拉动投资势头走强。”

“不排除‘十二五’规划及地方政府换届带来的叠加作用导致年底出现投资冲动。”上述发改委系统人士表示,在目前中国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模式、中国经济长期以来的增长模式下,这是一个颇难避免的结果,甚至可以说是经济运行的一个常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室研究员吴庆对记者表示,如果投资冲动再现,则意味着2010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做出的2011年货币增速16%的规划,可能难以如期实现。在银行信贷整体紧缩的局面下,地方上的项目公司将投向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

一边收一边放的市场格局,将造成实际利率进一步提高。据记者了解,目前信托市场的实际利率已经达到15%以上。下半年银行系统的信贷政策将进一步趋紧,随着资金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市场利率只会有升无降。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银行系统的信贷闸门被收紧,但由于年底政绩考核的推动,以及巨大的项目利益刺激,资金仍然可以通过信托和基金公司等更为灵活的方式流向市场。

“通过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向市场释放的大量资金,将为2012年中国的物价走势埋下更多隐患。”吴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