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见底迹象之一】56只股跌停 强势股回吐预示底部近在咫尺?
第一财经(微博)网站 陈晶泽
56只个股跌停!A股上周五以这一悲壮的数据结束了上周的交易。
与上周一市场普跌不同的是,今年以来持续受到市场资金关注的水利板块跌幅居前。而以鲁银投资(600784.SH)为代表的具有新三板、创投概念的股票经历前期大涨后,股价也普遍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吐。
强势股的调整往往预示着市场最后一跌的到来。在持续调整2个月后,市场底部已经离我们不远了吗?
巧合的是,上周基金仓位数据出现一些好的征兆。
和此前基金仓位与市场走势同方向运行不同的是,上周基金平均仓位却在市场大跌时出现一定幅度的提高。
根据平安证券的基金仓位跟踪报告,基金仓位在上周小幅反弹,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再度反弹至80%以上。根据平安证券的数据,自4月第三周开始股票型基金仓位从87%附近持续向下。至上上周的周末,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一度跌破80%的水平。不过截至上周四,股票型基金再度反弹到80%以上。
长信基金策略分析师毛楠认为,从4月初至今,非金融股连续下跌,累计下跌幅度已经很大,从交易的角度看,可以逐步提高仓位。
另一方面,回看去年4月和6月对于地产政策负面影响极度悲观的市场背景下,指数也是有反复的,故短期个股下跌的幅度和力度决定了市场短期的反弹正越来越接近。
综合来说,前期市场短期内剧烈向下波动为反弹创造了条件。市场如果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可以波段操作;如果市场继续下跌,从估值以及通胀、货币政策角度看,仓位也应该逐渐增加。
诺德基金也认为,今年以来经济增长逐渐放缓。除了短期的电荒等因素,总需求的疲软应该是本次经济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近期通胀似乎越来越严重,虽然市场上已经普遍预期6月份将是CPI的高点,但这几周的数据确实超出预期。预计5月份的CPI极有可能超过4月份的5.3%。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可能超预期,以及通胀持续攀高,诺德基金预计政策面的放松短期内仍不大乐观。但根据生猪市场的12个月的周期性判断,猪肉价格有望在六七月份到顶。如果通胀能如预期那样也在那时见顶,那么市场目前离底部应该不远了。
考虑到本周就将进入6月,那么离诺德基金预计市场见底时间并不远。
不过中信建投认为,基金仓位回落到70%附近之前市场都难以见底。
具体而言,中信建投认为,市场结构及扩张性方面,市场的整体结构后期要警惕周期类的轮番陷落,基金从周期类的撤退将使风险急剧放大。金融指数仍将有一个小回落;地产指数走势将决定指数短期走势;金属指数、 采掘指数若不发生暴跌则会有小级别反弹;商业指数、医药指数、子指数仍有回落,但后续回落将带来较好的小级别反弹机会。
中信建投认为,虽然上周中石油(601857.SH)发布了大股东增持的公告,但这一行为及背景不能简单与2008年底部时相比,当前的市场估值结构分化极为严重。“真正的底部信号将由各大银行股的增持发出。”
虽然中信建投认为底部信号将由各大银行股的增持发出,但A股目前的情况却是以银行股为代表的蓝筹股估值相对合理,而去年市场资金簇拥的中小市值股票今年却一直处于挤泡沫阶段。
对此,沪上一私募总经理对记者表示,虽然现在中小市值股票已经在没有反弹的情况下调整了近3个月,但他认为中小市值股票还没有调整到位。
“支撑中小市值股票上涨的动力根源在于预期中的成长性。但事实却是很多股票并不存在这样的动力。”这位老总认为,目前投资机构对于良好成长性的判断标准大概是利润年增长幅度达到50%。“低于这一指标的,我们看都不看。”
【两大见底迹象之二】 产业资本屡屡增持 大盘短线或能企稳
上周A股市场出现了震荡中重心快速下移的趋势,上证指数已有考验2700点的可能。不过,中国石油等央企股的增持以及中国神华上周五晚间公布的拟回购股份的消息些许提振了多头的底气,为本周大盘企稳注入了新的动能。
产业资本增持或削弱抛压
市场人士认为,上周A股市场大跌,主要缘于两个因素。一是筹码与资金平衡预期被打破。干旱所带来的农产品价格上涨预期,以及猪肉价格再度涨升,带来CPI数据可能再度冲击新高的担忧,进一步导致继续收缩银根;同时,筹码供给预期继续放大,新股扩容节奏仍处于快速阶段,而国际板推出的预期越来越强烈。在此背景下,股指必然再下一个层次,以达到筹码与资金的新平衡。
二是经济滞涨的担忧所带来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放缓的预期。上周媒体报道了部分分析人士的观点,称5月份PMI指数会创十个月以来的低点,经济增速放缓的预期再度强烈起来,而这必然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带来较大压力,也会对A股市场形成“戴维斯双击”效应,即业绩增速放缓、动态估值水平下滑,这无疑会对沪深两市带来较大的压力。
不过,央企股在近期充分发挥了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中国石油在上周四晚间发布增持公告,中国神华上周五晚间发布意欲回购的公告,这将有利于提振央企股在内的蓝筹股的做多底气,从而削弱大盘的做空能量。
可操作性关键看量能
与此同时,蓝筹股还有两个相对乐观的做多动能。
一是较低的静态估值。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不到10倍,已经接近2005年的998点、2008年的1664点的历史低位区域的数据。除非A股市场所依靠的经济前景发生实质性改变,否则此类个股的估值已经低估,这将封闭了A股市场尤其是沪深300指数、上证指数的下跌空间。
二是部分央企股、蓝筹股在估值安全边际较为乐观的背景下,还有一定的成长动能。比如焦煤板块中的二线蓝筹股,由于目前焦煤的稀缺以及市场预期的保护性开采措施,此类个股的估值有望出现一定的溢价,未来业绩高成长性也有保证。目前焦煤股与动力煤股的动态市盈率基本上都在15倍左右,未体现焦煤的稀缺性以及未来成长性,所以,此类个股有望得到资金青睐。再比如中国联通经过前期的产业整合之后,已脱胎换骨,不仅拥有原先中国网通在北方的优质资产,而且在3G方面也有先发优势,成长性突出。
由此来看,本周A股市场可能企稳,但能否出现大面积的个股反弹,还需看量能的变化。如果成交量依然相对低迷,比如沪市仍然维持在1000亿元左右,那么市场仍然是存量资金所为,即便能够企稳,也仅仅是新一轮的消耗战。而且,如此量能也意味着新增资金,尤其是市场预期中的国家队资金并未大规模加仓,市场未来走势充其量也就是企稳,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本周市场可能会企稳,但需要看待量能的变化情况再判断反弹空间和投资机会。当然,就目前来看,市场仍有一定的投资机会,央企股护盘信号下的一些二、三线蓝筹股可以关注,如焦煤板块中的西山煤电、兖州煤业、盘江股份等品种,也包括中国联通等产业发展前景乐观的品种。另一方面,新产业政策带来的个股机会以及新产业动向带来的投资机会也可关注,比如东材科技、东方电热的太阳能概念,风帆股份、圣阳股份的铅酸蓄电池概念。
(⊙上海证券报 金百临(微博) 咨询 秦洪)
【底部分析】
悲观情绪集中释放 A股处于“挖坑”阶段
上周一消息面和基本面利空频现,导致投资者悲观情绪集中宣泄,市场大幅调整,之后更是不断创出四个月以来的新低。此前A股几次底部的形成都呈现出短时间快速下跌的特征,我们认为目前A股正处于“挖坑”阶段。在本周市场可能处于整体弱势的情况下,应关注低估值板块以及电荒、干旱的相对收益品种。
悲观情绪宣泄导致暴跌
近期A股市场连续调整,沪指出现了七连跌,并不断创出四个月以来的新低,截至上周五收盘,上证综指已经逼近了2700点整数位,周跌幅超过5%。在上周下跌过程中,大盘股相对抗跌,上证50指数跌幅不足4%,而中小盘股跌幅靠前,创业板指数一周下跌6.48%,中小板指数周跌幅更是高达8.1%。
此番A股大幅调整是在投资者悲观情绪主导下对消息面、基本面不利预期的宣泄过程。周一汇丰发布的5月份PMI初值环比回落,加剧了市场对经济硬着陆的担心;国际板的推进又引发对于融资的担心;南方旱情推高通胀预期;而银行间市场资金的持续紧张又为A股火上浇油。正是在上述不利预期的影响下,A股市场进入到一轮暴跌行情中,市场通过连续下跌集中宣泄空头情绪。
目前处于“挖坑”阶段
回顾A股市场历史可以发现,A股市场几次底部的形成都呈现出短时间快速下跌的特征,2008年10月的1664点和2010年7月的2319点都是在快速暴跌后随即形成的底部。而恰好是因为底部具有“形成快反弹快”的特征才使得在最低点买入成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认为目前的A股走势就是处在“挖坑”的阶段。
首先,全市场的估值水平几乎处于历史最低位。当前沪深300和上证50的TTM市盈率分别为13.3倍和11倍,与2008年熊市底部时估值水平相当,低于2010年7月份2319点时的估值。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大小盘股估值分化的情况仍较为明显,比如中小板与沪深300的市盈率比值虽然从最高时的3.3倍回落到当前的2.7倍,但相比此前数年2倍以内的水平仍有回归空间。而对沪深300成分股和大盘蓝筹而言,在当前仍然稳定增长的经济环境下,估值继续压缩的空间已经很小。
其次,上市公司实际业绩或许好于当前的预期。投资者对经济快速下滑较为担心,从而影响上市公司业绩,但分析师对业绩的一致预测好于投资者的预期。根据朝阳永续的统计,分析师对沪深300成分股2011年利润增速的一致预期从3月份的24.26%小幅下行至当前的24.80%,中小板的2011年利润增速由3月时的48.61%小幅攀升到49.22%,只有创业板的利润增速预期由62.13%降至58.22%。可见从全市场来看,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仍抱有积极态度,虽然不排除业绩预测以后会下调,但是大幅调整的概率并不大,当前的估值水平应该说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业绩的下调。
第三,大股东和高管层增持情况有所增加。5月份以来共有14家公司一次或多次在二级市场增持股份,涉及的公司数量超过了过去三个月的水平。这些增持公司多以主板公司为主,其中更是不乏贵州茅台、上海医药、中国石油等蓝筹公司。虽然增持规模不大,但在股价下跌后实业资本积极进入还是表明部分优质股的投资价值开始显现。
本周市场或难改弱势
就本周而言,股指可能惯性下跌试探前期低点上证2661点,在此附近或有技术反弹要求。在基本面暂时难以改善的前提下,重点应该关注政策面的变化,如果基本面和政策面都没有大的变化,则技术性反弹的力度可能会较为有限。同时,前期的强势股近期出现补跌迹象,一般情况下是恐慌情绪释放和快速下跌接近尾声的信号,补跌风险需要警惕。
在本周市场可能处于整体弱势的情况下,应关注低估值板块以及电荒、干旱的相对收益品种,如银行、食品饮料、农业、电力设备、机械等。本周重点关注公司有:贵州茅台、伊利股份、深发展、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新希望、特变电工、东方电气、中国南车、张化机等。(中国证券报 银河证券 孙建波 秦晓斌 王皓雪 李亚明)
【或有形态】
大头肩底有望构成 中线介入点仍需等待
新股中签率新纪录65.5%
近期有一家中小板以55元价格发行,随后以65.52%的网上中签率刷新A股历史纪录。而这一中签率意味着投资者每申购两个号,就能够“幸运”地中签500股双星新材的首发股份。双星新材网上发行遇冷的同时,网下机构参与热情也不高,其网下有效申购获得配售的比例也达到了48.57%,认购倍数为2.06倍。前期一级市场一直在向二级市场输送高价高市盈率的泡沫,使得二级市场不堪重负、一路下行。在近期二级市场不断走弱的背景下,一级市场的风险也开始显现。有些发行价极高的新股开始受到市场冷遇,一级市场认购人也开始有选择地认购低价低市盈率小盘新股。
认购新股是有风险了,而且如果认购不当的话,风险还相当大。
周线大头肩底有望构成
在前期整理平台上忐忑了一段时间之后,上周沪指开始崩溃性下跌,一周来从头跌到尾,一路下挫,收出光头光脚的中阴线,跌幅高达5.19%,量能快速萎缩。从日线组合上来看,显得相当严峻,市场气氛开始转向悲观和绝望。
虽然我们前期在上冲3000点时非常谨慎,认为下跌会展开,但在前期横盘整理的时候,我们还是觉得,整理性行情或许会延续一段时间。而像近期这样沪指突然快速下跌,直接击穿预期的大区间底边线并屡创新低,这种下穿速度之快确实有些出乎我们的预料。
之所以产生这样比较大的变化,其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投资者心态和预期有了很大转变。一方面是对于国际板越来越近的担心,另一方面是对于5月份通胀会创新高而引发6月份再度上调利率的担心。另外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近期市场很可能处于一段令人折磨的寻底之旅中,参与的人会非常痛苦,离场的、倒下的、放弃的人会越来越多,而且也有很多机构在前期3000多点加仓后目前也会开始反手砸盘,这就是周末有很多前期强势股跌停的根本原因。这些因素综合起作用,使得股市由前期的忐忑转向崩溃。
但我们一直认为,今年很可能是一个过渡年,今年的年K线应是去年年K线的内孕线,如此预测成立的话,那么今年的低点也不会低于2319点。而眼前已是2700多点,所以未来进一步可以下跌的绝对空间并不是很大,但确实回调的时间还不充分,还需要等待。
当市场处于不断向下的进程中时,或许我们应该多看一眼产业资本的举动。近期很多大股东纷纷开始增持自己公司的股份,就连最大市值的中石油大股东也是如此。虽然说杯水车薪,但这毕竟是一个信号。很多时候,产业资本更多地看到“价值”两个字,而股市里的机构更多的是看到“趋势”两个字,这就是产业资本与二级市场机构的最大区别吧。
但如果真的从趋势上来看,等过了这一段时间之后,周线图上就会完成头肩底的复杂右肩状态,在周线图上构成漂亮的头肩底,未来一轮大行情也会呼之欲出。所以,在极度悲观的煎熬中,我们要做好最坏的准备,但对于未来我们也要充满信心,并充分地发挥想象力。
也许现在中线的集中性介入买点仍然需要等待,但对于在3000点上方出完货的大资金持有者而言,现在可以逐步回归股市、开始关心股市了,因为大资金建仓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只有趁市场低迷的时候才能逐渐收集到廉价筹码。
(上海证券报 东方证券 潘敏立)
【两大见底迹象之一】56只股跌停 强势股回吐预示底部近在咫尺?
第一财经(微博)网站 陈晶泽
56只个股跌停!A股上周五以这一悲壮的数据结束了上周的交易。
与上周一市场普跌不同的是,今年以来持续受到市场资金关注的水利板块跌幅居前。而以鲁银投资(600784.SH)为代表的具有新三板、创投概念的股票经历前期大涨后,股价也普遍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吐。
强势股的调整往往预示着市场最后一跌的到来。在持续调整2个月后,市场底部已经离我们不远了吗?
巧合的是,上周基金仓位数据出现一些好的征兆。
和此前基金仓位与市场走势同方向运行不同的是,上周基金平均仓位却在市场大跌时出现一定幅度的提高。
根据平安证券的基金仓位跟踪报告,基金仓位在上周小幅反弹,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再度反弹至80%以上。根据平安证券的数据,自4月第三周开始股票型基金仓位从87%附近持续向下。至上上周的周末,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一度跌破80%的水平。不过截至上周四,股票型基金再度反弹到80%以上。
长信基金策略分析师毛楠认为,从4月初至今,非金融股连续下跌,累计下跌幅度已经很大,从交易的角度看,可以逐步提高仓位。
另一方面,回看去年4月和6月对于地产政策负面影响极度悲观的市场背景下,指数也是有反复的,故短期个股下跌的幅度和力度决定了市场短期的反弹正越来越接近。
综合来说,前期市场短期内剧烈向下波动为反弹创造了条件。市场如果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可以波段操作;如果市场继续下跌,从估值以及通胀、货币政策角度看,仓位也应该逐渐增加。
诺德基金也认为,今年以来经济增长逐渐放缓。除了短期的电荒等因素,总需求的疲软应该是本次经济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近期通胀似乎越来越严重,虽然市场上已经普遍预期6月份将是CPI的高点,但这几周的数据确实超出预期。预计5月份的CPI极有可能超过4月份的5.3%。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可能超预期,以及通胀持续攀高,诺德基金预计政策面的放松短期内仍不大乐观。但根据生猪市场的12个月的周期性判断,猪肉价格有望在六七月份到顶。如果通胀能如预期那样也在那时见顶,那么市场目前离底部应该不远了。
考虑到本周就将进入6月,那么离诺德基金预计市场见底时间并不远。
不过中信建投认为,基金仓位回落到70%附近之前市场都难以见底。
具体而言,中信建投认为,市场结构及扩张性方面,市场的整体结构后期要警惕周期类的轮番陷落,基金从周期类的撤退将使风险急剧放大。金融指数仍将有一个小回落;地产指数走势将决定指数短期走势;金属指数、 采掘指数若不发生暴跌则会有小级别反弹;商业指数、医药指数、子指数仍有回落,但后续回落将带来较好的小级别反弹机会。
中信建投认为,虽然上周中石油(601857.SH)发布了大股东增持的公告,但这一行为及背景不能简单与2008年底部时相比,当前的市场估值结构分化极为严重。“真正的底部信号将由各大银行股的增持发出。”
虽然中信建投认为底部信号将由各大银行股的增持发出,但A股目前的情况却是以银行股为代表的蓝筹股估值相对合理,而去年市场资金簇拥的中小市值股票今年却一直处于挤泡沫阶段。
对此,沪上一私募总经理对记者表示,虽然现在中小市值股票已经在没有反弹的情况下调整了近3个月,但他认为中小市值股票还没有调整到位。
“支撑中小市值股票上涨的动力根源在于预期中的成长性。但事实却是很多股票并不存在这样的动力。”这位老总认为,目前投资机构对于良好成长性的判断标准大概是利润年增长幅度达到50%。“低于这一指标的,我们看都不看。”
【两大见底迹象之二】 产业资本屡屡增持 大盘短线或能企稳
上周A股市场出现了震荡中重心快速下移的趋势,上证指数已有考验2700点的可能。不过,中国石油等央企股的增持以及中国神华上周五晚间公布的拟回购股份的消息些许提振了多头的底气,为本周大盘企稳注入了新的动能。
产业资本增持或削弱抛压
市场人士认为,上周A股市场大跌,主要缘于两个因素。一是筹码与资金平衡预期被打破。干旱所带来的农产品价格上涨预期,以及猪肉价格再度涨升,带来CPI数据可能再度冲击新高的担忧,进一步导致继续收缩银根;同时,筹码供给预期继续放大,新股扩容节奏仍处于快速阶段,而国际板推出的预期越来越强烈。在此背景下,股指必然再下一个层次,以达到筹码与资金的新平衡。
二是经济滞涨的担忧所带来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放缓的预期。上周媒体报道了部分分析人士的观点,称5月份PMI指数会创十个月以来的低点,经济增速放缓的预期再度强烈起来,而这必然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带来较大压力,也会对A股市场形成“戴维斯双击”效应,即业绩增速放缓、动态估值水平下滑,这无疑会对沪深两市带来较大的压力。
不过,央企股在近期充分发挥了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中国石油在上周四晚间发布增持公告,中国神华上周五晚间发布意欲回购的公告,这将有利于提振央企股在内的蓝筹股的做多底气,从而削弱大盘的做空能量。
可操作性关键看量能
与此同时,蓝筹股还有两个相对乐观的做多动能。
一是较低的静态估值。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不到10倍,已经接近2005年的998点、2008年的1664点的历史低位区域的数据。除非A股市场所依靠的经济前景发生实质性改变,否则此类个股的估值已经低估,这将封闭了A股市场尤其是沪深300指数、上证指数的下跌空间。
二是部分央企股、蓝筹股在估值安全边际较为乐观的背景下,还有一定的成长动能。比如焦煤板块中的二线蓝筹股,由于目前焦煤的稀缺以及市场预期的保护性开采措施,此类个股的估值有望出现一定的溢价,未来业绩高成长性也有保证。目前焦煤股与动力煤股的动态市盈率基本上都在15倍左右,未体现焦煤的稀缺性以及未来成长性,所以,此类个股有望得到资金青睐。再比如中国联通经过前期的产业整合之后,已脱胎换骨,不仅拥有原先中国网通在北方的优质资产,而且在3G方面也有先发优势,成长性突出。
由此来看,本周A股市场可能企稳,但能否出现大面积的个股反弹,还需看量能的变化。如果成交量依然相对低迷,比如沪市仍然维持在1000亿元左右,那么市场仍然是存量资金所为,即便能够企稳,也仅仅是新一轮的消耗战。而且,如此量能也意味着新增资金,尤其是市场预期中的国家队资金并未大规模加仓,市场未来走势充其量也就是企稳,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本周市场可能会企稳,但需要看待量能的变化情况再判断反弹空间和投资机会。当然,就目前来看,市场仍有一定的投资机会,央企股护盘信号下的一些二、三线蓝筹股可以关注,如焦煤板块中的西山煤电、兖州煤业、盘江股份等品种,也包括中国联通等产业发展前景乐观的品种。另一方面,新产业政策带来的个股机会以及新产业动向带来的投资机会也可关注,比如东材科技、东方电热的太阳能概念,风帆股份、圣阳股份的铅酸蓄电池概念。
(⊙上海证券报 金百临(微博) 咨询 秦洪)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