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微博)》记者 王勇 李姗姗I河南报道
一切才刚刚开始。
尽管尚未正式开盘交易,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下称“郑州文交所”)已感受到资本的热情。与此同时,也感受着“敢为天下先”的“同胞兄弟”——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微博)(下称“天津文交所”)正在经历的煎熬。
坎坷的文交所们
“第二批艺术品份额很快就会推出。”5月6日,郑州文交所CEO张保盈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透露,还有20余件艺术品份额将按批次推出,共30件艺术品份额交易在7月份作为首批交易份额登陆交易平台。
此前,郑州文交所的首批份额产品《蓝田泥塑》、《王铎诗稿》和《全辽图》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资本的热捧。4月26日,该所根据预约人数启动摇号
据了解,至预约截止日期,《蓝田泥塑》有2155人预约,《王铎诗稿》和《全辽图》分别有2131人、1276人预约。根据每件份额产品发行量为200份额,持有人保留40份,公开发行160份的比例计算,上述3个份额产品
但之后发生的事情令人始料未及。
就在当日,国家文物局致函河南省文物局,指出依据《文物保护法》及实施条例规定,郑州文交所所销售《王铎诗稿》、《全辽图》涉嫌违法从事文物经营活动,要求河南省文物局予以调查核实,并及时反馈。
这对刚刚起步的郑州文交所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抢在郑州文交所之前开业的天津文交所亦遭厄运。
今年元月份开业的首家艺术品份额交易的天津文交所,经过近三个月的疯狂爆炒,上演了一幕幕惊险刺激的资本神话,但因其先天的制度缺陷,在市场的强烈冲击下,不得不屡次修改
日前,该所的艺术品份额交易从最初的暴涨到全线跌停,犹如一潭死水。
有天津文交所前车之鉴的郑州文交所能否“平安无事”?
“步子迈得太快了”
“有点心急,步子迈得太快了。”一位金融界资深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文化艺术品证券化交易作为新兴的金融产品,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作为新生事物,初期不应“走得太快”。
“天津文交所上市交易的份额化产品选择有问题,相似的产品一下子上了好几个。而交易制度设计漏洞也导致了大量资金的爆炒致使行情大起大落。”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张立功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分析说。
对此,郑州文交所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在交易
《中国经济周刊》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者的差别之处。首先,针对天津文交所采用T+0交易机制,郑州文交所为避免爆炒,引用了与A股一致的T+1机制。
其次,在认购份额上,郑州文交所相对门槛更高。以首批份额产品为例,按照郑州文交所有关规定,
再次,在份额化产品选择上,“第一个是确保产品的唯一性,任何一个在文交所推出份额化的产品它都是唯一的。譬如,张大千的一幅画,如果有两幅相同的就不会上,必须确保是独一无二的。第二个就是产品必须是高价值,原则上低于1000万元的都不会上。”张保盈坦言。
“这些交易规则的设计基本上避免了被爆炒的可能,不过,对于交易人数和门槛的限定,规避了风险,但也很可能因为人数少造成交易冷清。”北京市一位私募人士分析认为。
“前期一定要稳步发展,为避免交易过于冷清,郑州文交所已引入
可惜,上述在交易方面花了心思的“防火墙”却没有确保郑州文交所“万无一失”。
“最大风险来自政策不明朗”
“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可以参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河南政府官员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最大的风险恐怕是来自于政策的不明朗。
事实上,针对上述国家文物局致函垂询一事,因对文交所的法律适用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至今尚无最终结果。
据了解,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太“新”,“谁来监管”还是个问题,目前,并没有哪个国家部门对其明文监管,基本上都是地方自己管理,
目前,郑州文交所关于实施《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则性文件备案的请示,已获得河南省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批复。根据《办法》,郑州文交所由河南省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监管。
“我们会将每天交易所的动态上报金融办备案,接受金融办的监督管理。”张保盈坦言。
而究竟该“如何管”?
“这牵扯的比较多,譬如,艺术品定价的问题、
目前,继天津、郑州之后,
张保盈对此表示:“我们都是按目前的法律法规去做的,当然以后有政策出台,我们也会按照政策去规范我们的行为。”
“任何新生事物,我们都不能一棍子打死,我们的金融产品缺乏创新,也就缺乏市场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