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海能达中京电子IPO:冒失败风险选最高定价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5月20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5月18日,以12.2倍市盈率发行,并创2009年新股发行重启以来最低水平的桐昆股份(601233.SH)等四只新股上市首日保发,但在机构眼里,不能就此断言新股破发季结束。

事实上,本报记者的确在新股询价过程中,找到两个宁冒失败风险依然选择最高定价发行的贪婪样本。

5月17日,海能达(002583.SZ)《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公告》显示,公司发行参与初步询价的配售对象合计65家,但海能达确定的发行价对应摊薄后市盈率达到52.37倍,导致提供有效报价的配售对象合计仅7家。

7家配售对象对应申购数量之和为5200万股。对照1400万股的网下发行量,超额认购倍数只有3.71倍。

业内人士指出,放开新股定价权以来,发行人高定价的冲动就已无限制可言。事实上,作为可以衡量发行人定价时是否考虑市场接受程度的指标,有效报价的配售对象数量则在一路走低。

海能达只有7家配售对象入围的定价,追平2005年对首发上市公司开始施行询价制度以来,有效报价家数最少的纪录。

宁走钢丝也贪婪

能与海能达有效报价家数“媲美”的只有中京电子(002579.SZ)。

今年4月19日,该公司招股,参与初步询价的配售对象合计46家,但是,被确定为有效报价的只有青岛国信发展集团自有资金投资账户、千金药业自有资金投资账户等7个配售对象。

其实,7个配售对象只来自5个询价对象,分别是青岛国信发展集团、千金药业、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葛洲坝集团财务公司和嘉实基金公司。

五个询价对象中,报价最高的是青岛国信发展集团,其自有资金投资账户的三笔报价分别为20.2元,20.1元和20元。对应申报数量分别为120万股、120万股和240万股。合计480万股,刚好是中京电子网下发行总量。

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最高报价要比17元的发行价高出19%。

第二位的申报价格是千金药业自有资金投资账户,但其最高的申报价格只有17.5元,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最低申报价格比其高出14%。

蹊跷的是,貌似极度看好,并报出让多数询价机构望尘莫及价格的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最后却因为“未使用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备案的银行账户划付申购资金”,导致网下申购无效。

因此,中京电子实际有效报价的配售对象只有6家,来自4个询价对象。最终的结果是每个询价对象都有收获。

业内人士指出,中京电子的个案中,定价者的贪婪已表露无遗。

比照中京电子的报价明细可以看到,剔除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报价后,有效报价的配售对象报出的最高价是千金药业自有资金投资账户的17.5元。对应的申报数量是120万股,其次是中国人保资产安心收益投资产品,报价是17.2元,对应的申报数量刚好是480万股。

这意味着,为了发行成功,中京电子极端定价也只能定在17.2元。仅比实际定价略高。

上述人士表示,此举说明为将发行价格尽可能定高,中京电子甚至不惜冒发行中止的风险。

《证券发行和承销管理办法》规定,“网下机构投资者在既定的网下发售比例内有效申购不足,不得向网上回拨,可以中止发行”。

  


  

中京电子公告更加明确,“若网下有效申购总量小于480万股,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将协商采取中止发行措施。”

这意味着,中京电子的网下发行最终只有5家询价对象入围,这意味着中京电子发行能否成功系于它们手中。

因为千金药业的申购数量加总只有240万股,所以发行成功与否在于报价略低的青岛国信发展集团、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葛洲坝集团财务公司和嘉实基金。

业内人士表示,新股近来频频破发情况下,如果其余三家机构也都出现青岛国信发展集团突然反悔的事件,则中京电子只能中止发行。

将发行潜能榨干

巨额金钱面前,风险常常被忽略。

中京电子后,海能达再度挑战最少有效报价配售对象的发行人殊荣。但跟中京电子相比,海能达更不掩饰。

中京电子对于定价的解释是,“综合考虑发行人基本面、所处行业、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市场情况、有效募集资金需求及承销风险等因素”。

实际上,中京电子的招股意向书披露的拟募资3亿元,而按其定价,最终募资将为4.1亿元,超募1.1亿元,超募比例只是37%。

而海能达的公告则更加赤裸裸。其定价公告并未解释为何要如此定价,只是表示,“经发行人与主承销商协商一致”,同时并不讳言,“本次发行价格所对应的发行市盈率超过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据海能达招股说明书披露,其拟募资4.6亿元,如果发行成功,实际募资将达13.93亿元,逾三倍于募资规模。

跟发行人的涸泽而渔相对应的是,参与网下配售的机构很受伤。

根据规定,网下申购部分锁定期是三个月。万得资讯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今年以来有49家公司上市超过3个月,参与网下配售的机构持有的49只股票解禁时,只有15只能获得正收益。

按照解禁当日收盘价统计,竟有34只新股给参与配售的机构带来亏损,其中,破发跌幅前三名分别是天瑞仪器(300165.SZ)、大智慧(601519.SH)和风范股份(601700.SH),亏损比例分别高达28.6%、25.8%和22.6%。

如果上述机构解禁后一直沒卖,那么截至5月19日收盘,机构在上述三家公司的损失分别扩大到33.05%、27.63%和28.34%。

“今年打新,基本上是三分之一盈利,三分之一打平,三分之一亏损。”5月19日,深圳某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以基金为代表的理性机构已很少参与新股申购,即使参与,其报价能进入有效报价范围的也已不多。

固定收益类和保本类的基金,曾是打新最积极的群体,但自从打新变成一项高风险投资后,这个群体已非常谨慎。

某保本基金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打新必赚的历史已经过去,打新是我们的一个投资方向,但新股的个体也是很大的,我们会迫使研究员对新股的研究更加深入,比如在考核上,我们非常严格,如果我们参与的新股,研究员给出的合理报价比发行低,没拿到货,最终发现这个票是能赚钱的,我们会给他的绩效考核打一个负分,反过来,如果听从研究员意见,打到的一个新股却带来亏损,也会给他打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