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煤炭和石油价格高企。一些城市正在酝酿上调燃气价格。
据报道,在南宁、昆明、唐山等城市都出现了燃气价格上涨的现象,涨幅在5%~10%。
行业专家分析认为,现在陆续有一些城市开始跟调天然气价格,可看作是自去年6月1日起国家统一调价的传导效应,其中也包括一些去年没调到位的城市今年继续“补调”价格。
国家上调天然气价格旨在促进资源节约,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引导天然气资源合理配置。
据悉,目前价格调整已进入较通畅的窗口期,但是未来是否能打开调价窗口,还有待观察。
国内外价格倒挂加大调价压力
谈及国内部分城市开始酝酿天然气涨价的原因,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天然气问题专家刘毅军教授介绍,我国天然气的比价低,供应紧张,加之进口气成本高,增大了调价压力。目前国家并没有再次调整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但有一个上浮区间,在此区间内,各地的气价有所上调是有可能的。部分城市燃气价格上涨可能是去年出厂价格调整滞后在下游的传递。
刘毅军对记者说:“各种能源之间有个比价关系,在我国,和油价比起来,气价更有优势。最近受国际形势影响,煤炭、石油价格上涨较多,相较之下气价显得更低,且自去年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提高后,上游国产气这一块一直没再调整过出厂基准价格(除LNG,LPG之外)。在此情况下,天然气的竞争优势就凸显出来。另外,气的比价低,而煤价、油价又在上涨,可能会刺激用气量上涨,导致天然气供应更加紧张。”
据有关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944.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1%;全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1100亿立方米左右,比上年增长20.4%。预计今年我国天然气绝对消费量将比去年增加200亿立方米,增长20%左右,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天然气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主要消费地向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集中。
但是我国天然气资源人均占有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国内天然气产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由于国内生产的天然气不够用,需要逐步扩大进口。进口所签订的海外合同逐渐大规模到位,进口气比国产气价格高,需要逐步消化,导致调价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刘毅军说。
长期以来,国产天然气价格大幅度低于其他可替代能源价格,天然气需求过快增长,部分地区“气荒”时有发生,进口天然气与国内供气之间价格倒挂矛盾也十分突出。
息旺能源咨询有限公司天然气行业分析师钱莉认为,国内天然气价格一直处在偏低水平,国家也一直在尝试理顺天然气价、完善天然气定价机制。
钱莉认为:“我国已经在进口中亚的天然气,从国外进口的管道气成本较高,成本与价格倒挂,调整天然气价格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倒挂的现象,并且缓解上游的生产成本压力。”
调价窗口择时开
钱莉分析说,调价有一定的传导机制。上游的天然气气田上调出厂基准价格将对整个产业链起传导作用,传至下游的燃气公司和其他用户。
而下游的调价是逐步展开的,比如民用气价调整是要开听证会,需要各地区发改委、物价局讨论,因此终端价改进程相对较为缓慢。
去年6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上调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旨在促进资源节约,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引导天然气资源合理配置,适当提高国产天然气出厂价格,完善天然气相关价格政策和配套措施。
去年年底,广东、江苏、河南等省份酝酿要调价之时,国家发改委提出了稳物价一系列措施,天然气调价方案一度被搁置,春季前后气价基本没有变化。
今年4月1日开始,河北唐山的调价再启去年的调价方案。一些城市陆续开始跟调价格,去年没调到位的城市也开始“补调”。
钱莉说,到目前为止,并非国内所有城市都完成了调价。
刘毅军认为,调价只是一个方面,更关键的因素是要进行配套的价格机制的改革。再次调价并推进定价机制改革时,可能会伴生资源税改革,更高价格进口气的逐步增加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上游受益幅度要视情况而定,推出时机有待进一步观察。
他说:“大家一直在讨论国内天然气的定价机制应该怎样去理顺,但定价机制的改革是更关键的因素。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气价一直相对较低,伴随着改革的推进,气价可能随之上涨。现阶段这两者可能是伴生出现。一般人会感受到气价在上涨。我们也一直在找合适的窗口期、合适的方法,把改革往前推进。机制改革需要被推进,问题是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时机去推进。”
下半年价格或走高
在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与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编写的《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10年度)中曾提到,2011年,中国政府将深化油气价格改革,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将继续完善,并适时推出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
钱莉告诉记者:“长远来看,国家发改委还是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将气价慢慢调整到位。但短期而言,调价举措会控制节奏,不会一步到位,在下游用户能接受的程度范围内逐步合理上调。”
银河期货研究中心能源化工高级分析师陈朝泽分析:“预计到下半年国内天然气涨价将成为必然,因为国内的消费量在稳定增长。在石油、煤炭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天然气价格不会有大跌的表现。随着消费季节的来临,天然气的底部价格将逐步走高。”
刘毅军预测:“目前已进入通常意义上的调价窗口期,但现在最大的约束是通货膨胀压力,所以,今年错过窗口期的可能性较大。”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