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不到两周时间,贵金属市场经历了从大跌到大涨再到“二次探底”的大幅波动,黄金多空双方围绕着1500美元/盎司展开争夺,而白银到目前为止则面临着继续下探31.00美元/盎司的风险。金银之所以走出这样大起大落的行情一方面和美元近期的强势反弹和原油价格的调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往往也更多的将目光集中在这两点的变化上面,但却忽略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冲基金此时的大局减仓行为。
金银价格于上周曾出现过一次较大幅度的调整,这可以定义为贵金属市场此轮回调周期的第一次探底,但探底后的快读拉升给了市场投资者一个错误的信号,前期一些抱着试探心态的买家重新回到了这个市场,多空双方的力量互相交替着。但在过去一周,相关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中就流出了价值130亿美元的实物贵金属。
从细节上看,黄金ETF基金的持仓量并未出现较大的波动与反差,基本维持在3吨附近整理,每次持仓量的变化未能超过0.3%,但白银的情况却是极大的反应了市场上的情绪。这一次在五月一日开始出现大崩跌的这段时期,白银ETFs一共流出了3,600万盎司(超过1,100吨),这也是2010年市场中整个白银投资需求的1/4。但全球最大白银上市交易基金(SLV)周一的白银持仓量较上周五增加3%,可见前后反差大的惊人。
而就在昨日,全球最大白银上市交易基金(ETF)周四的白银持仓量较周三减少0.23%,全球最大的黄金上市交易基金的黄金持仓量则减少0.66%。
也许投资者对于大型机构以及对冲基金这样的减仓行为不能够理解,但仔细想想其实和市场上大量的投资性行为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类似之处:为了规避风险,选择获利了结或者将高收益资产兑现的道理是一样的。
本身现在由于欧债危机再度引发了市场的担忧与厌恶情绪,所以市场上每一次情绪的变化就非常关键。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创始人John Taylor表示,由于欧债危机鬼魅再度浮现,伴随着经济增长低迷和银行系统不稳的情况来袭,高收益资产的涨势已经走向尽头。笔者认为,这样的讲话虽有些极端,但确实目前对冲基金的真实想法,因为他们正在选择将高收益资产兑现。
另一份媒体调查显示,投资者对于美国和全球的经济形势的乐观判断已开始动摇,并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将资产兑成现金,并抹掉商品头寸。
针对欧元区债务危机事件,IMF表示,到目前为止强有力的政策反应成功地将主权债务和金融领域的问题限制在欧元区外围国家,但危机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进而波及新兴欧洲国家的风险依然很大,尤其是银行体系疲软仍对欧元区政府的金融健康状况构成威胁,而随著政府债券的价值下降,银行实力被进一步削弱。
所以,笔者认为,欧元区的债务问题一方面对贵金属的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而另外一方面引发价格在高位的抛压,投资者必须从多方面理性的看待其影响,在短期震荡格局未改变前提前做好风险的控制。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