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专稿】记者 苏晨5月9日,中信建投发布研究报告称,流动性未明显缓解,信贷市场依然紧张,供求关系尚待改观。
据中信建投调研,多数银行的信贷额度相对于需求依然非常紧张,实际利率(包括上浮程度)未下降,民间金融利率亦依然维持高位。报告指出,信贷市场供求差距大,需求的下降并不能立刻改变市场供求关系,且经济的支出需求下降到信贷需求下降,直至体现在新增信贷数据上有滞后,因此不能从信贷市场的松紧状况推断宏观经济的下行或上行趋势。
尽管3月的新增信贷有明显回升,但信贷市场是多数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无法利用企业债等融资工具,因此融资总量的稳定不能对冲结构性的融资紧张;且企业贷款无论短期或中长期都在放缓,票据融资继续大幅压缩,企业信贷的供给依旧趋紧。
对此,中信建投认为,一季度信贷紧张,有去年四季度积累的信贷需求在当期释放、年初信贷需求季节性增大以及银信合作入表占用额度等因素,有地方、中央和民间资本三方面的需求共振导致;因此在二季度只要维持与1季度等量的新增信贷,紧张状况应有缓解。总体而言,即使经济需求放缓,信贷需求释放尚需时间,供给紧缩应缓和以与其相配。
另一方面,针对3月外汇占款较多和央票到期资金量大,央行两次提高准备金率,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特别是后一次提准。但4月末特别是进入5月,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再次下降。中信建投判断,货币市场的资金面总体而言是适度宽松的。
报告中同时表示了两方面担忧:其一来自对货币政策的继续从紧的担心,是否继续频繁动用提高准备金率和加息的工具;其二来自供求关系的变化,在一个紧缩周期中,供给方的巨大能量使得流动性保持了宽松,但当供给方在削弱而需求方在增强,脆弱的供求平衡很容易被打破。
从公开市场来看,5月开始,央票到期资金量大幅放缓,与此同时,4月人民币升值加快,前四个月累计升值1.87%,中信建投预计,5月之后的升值速度不会放慢,这会带来外汇占款的持续快速增长。报告指出,加息周期启动之后平均每月一次提高准备金率,应对的是外汇占款和公开市场到期资金的对冲。伴随外汇占款的激增,再次动用准备金率对市场的冲击会显著增大。
中信建投指出,3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已经降至1.5%的历史低位,央行调控商业银行流动性而又不冲击银行流动性已至边界。贷款规模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提高准备金率的负面效应已逐渐显现,将其作为控制贷款工具的必要性弱化。准备金率的使用节奏应放缓,从1月1次过渡到2月1次为宜。
中信建投预计,二季度调控货币紧缩不会结束,通过以利率为主的调节,从政策紧、货币市场松,过渡到政策松、货币市场紧。在政策从紧见效转为适度放松的过程中,伴随银行正在经历的由政策紧缩到自身紧缩的过渡,融资约束、融资成本、信用风险、融资平台和地方银行,都是博弈的工具。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