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夏斌:任何政策的摇摆会让前期宏观调控前功尽弃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23日   来源:腾讯财经

  

2011年4月23日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广发基金公司、浙商基金公司举办“基金宝”财富讲坛活动。腾讯财经作为独家网络合作媒体,对此次论坛全程视频直播。论坛嘉宾之一,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会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夏斌在演讲中从八个方面阐述了他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判断和当前货币政策的解读。

夏斌认为,当前的宏观调控,任何政策的摇摆都会让前期调控前功尽弃,政府会进一步失信于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坚持去年年底年初以来的调控方向不能动摇。在谈到货币信贷调控中的结构问题时候,夏斌认为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在货币调控中存在结构性问题,这些银行面临的问题不一样,大银行面临的好似资本充足率的问题,小银行面临的是存贷比的问题。

同时夏斌还认为,应该尽可能使宏观货币调控的预期稳定、透明。在当今的调整的特殊时期,央行和银监会等部门更需要加强协调和配合。能不能做到两个部门或者其他还有几个部门,能不能做到某个部门出台的政策,你必须结合本部门已经出台的政策和其他部门已有的政策来事先评估一下你想出台的政策对宏观的综合效应是什么,你再报国务院。目的是防止我们现有的有些政策的过度的叠加效应,各个部门不同的政策,放在一块产生过度的叠加效应。

在当前金融市场结构丰富,金融品种复杂的情况之下,我们像过去那样单纯的控制信贷规模来稳定经济,可能有点不够。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目标是要将市场上多了的货币收回来,在当前的宏观调控之下,人民银行为了稳定经济,稳定物价,根据需要采取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或其他的公开市场的操作,这些手段的采用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央行票据到期的情况,市场物价的情况来择机而定的。

以下是夏斌教授演讲实录:

2011年是中国经济“政策调整年”

夏斌:各位下午好,刚才主持人开玩笑,但书是真实的,我个人写了2年多的。书名叫《中国金融战略2020》,从题目可以知道,中国金融要什么,中国金融怎么改革,中国金融怎么开放,围绕一条主线,一个逻辑,一个战略核心来进行全面的阐述中国金融中间的各大问题,人民币国际化、外汇储备,上海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国内金融改革各种诸多的问题都进行了阐述,欢迎大家批评。

今天叫我是讲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其实是比较难讲,我在网上也看到,谈到加息其实现在的人们本身都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对加息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赶紧加息,有人一说加息就开始破口大骂,我也理解,因为他搞了房地产按揭,利率在上涨,不同的老百姓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在这个环境之下,我作为一个研究人员我想跟大家交流中国经济中间的一些问题,但是因为中国经济的问题很多很多,时间有限,重点谈几个问题。

第一对当前中国形势的基本判断,简要的判断。

大家都是金融系统的,我们也知道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当中最关键的政策是货币政策,影响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的资金流也是货币政策,所以想讲讲货币信贷政策问题。一会还要讲全国上下上上下下都非常纠结的房地产问题,尽管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也很愿意在这方面很坦率地谈自己的观点,我也知道有些观点并不受人欢迎,因为在房地产市场当中更是各个利益主体,各种不同的态度,我只能是作为一个自认为是一个比较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应该怎么健康发展,谈自己个人的观点,它应该怎么发展,现实怎么样在座各位都清楚,它应该怎么办,是什么样路还是可以探讨的。

先谈谈当前中国经济金融的基本判断。刚才主持人讲了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最复杂的一年,我马上就想知道2011年是什么,他说2011年是最困难、最复杂的一年,我想这种表述当然也是一种表述,我自认为我个人认为,我们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包括年初国务院采取一些政策以来,我们看得很清楚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房地产政策大家都知道出台了一系列调控的政策,投资政策也在有所结构的调整,财税政策、税收政策也在向民生这方面的调,最近在审议的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等等,当然包括物价政策,包括进出口的一些政策。通过这一系列政策的变化,从大的现象看,我认为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最复杂的一年,2011年是什么年?我在年初的时候就讲了,我说是中国经济2011年是最一个“政策调整年”。

既然是“调整”,这个中间基于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些体制结构的特点,也采取了一些暂时的一些行政性的措施,但是我认为方向是正确的,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比如说大家都看到的市场过渡的流动性,在货币供应量、信贷方面已经慢慢在调整过来了。既然是“调整”,我认为就会暴露矛盾,就会遇到新的困难,而这也是必然的。

就是我们既然要调整,我们就要做好准备,这个经济中间就会出现一些矛盾,而且中国目前这样的体制之下,或者说二元经济的特征还比较明显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问题就暴露了,各地有些企业资金就哇哇叫了,所以我想说了既然是调整,遇到新的困难,暴露新的矛盾是必然的,特别是在各地方对增长需求冲动还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在看是在调控,政策在调整,但是从全国各个地方来看,大家大干快上的劲头,增长方式的改变似乎变化不大。因此在这样的节骨眼上,既然方向是对的,调整必然暴露矛盾的,因此在这样的节骨眼下,任何政策的摇摆我认为都会让前期调控前功尽弃,政府会进一步失信于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坚持去年年底年初以来的调控方向不能动摇。这是我想说的一层意思。

在当前的体制之下,我们更要充分的顾及到或者是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这次调控是在美国危机以后进行调整,美国也在结构调整,我们也在调整,这两大国调整对世界或者对于我们来说,整个外需、出口的需求逐步的减缓。

而中国经济的增长像过去那样一种两位数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增长必然会出现合理的趋缓的背景,就是增长速度可能要往下走一走,就是合理的趋缓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之下进行调整,我想遇到的艰难性和复杂性是我们过去长期以来保持两位数增长以下进行调整所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一边是经济增长速度要出现合理的下滑,另外一边是多年以来积累的尖锐的矛盾尤其是房地产问题,多年以来积累的尖锐的矛盾所导致的调整已经是迫不及待,再不调整就来不及了。

这就决定了我们过去长期以来解决问题怎么解决的?长期以来通过发展来解决问题的空间在缩小,难度在加大。因此坚持已经确定的调控方向又要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就需要掌握好调控的节奏,我更认为政府就需要有新的思路和勇气,否则这样的调整路途是很艰难的,大环境就是增长速度可能要下滑一些,而调整是迫不及待,迫在眉睫,必须调,所以这些东西是过去没有见过的,这是我想讲的第一层意思,就是当前经济一些最基本的判断。

  


  

精细、谨慎的处理好地方融资平台

第二个讲讲货币信贷调控中的结构问题。由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我们已经看到这一两个月的M2贷款的增长速度增速在往下走了,整个经济现象是一些中小企业开始资金叫嚣,除企业以外,我们从银行间的拆借利率看并不高。

当然最近几天我不清楚,前阶段银行间的拆借市场的利率并不高,这意味着货币并不紧,但从市场看,银行资金普遍叫紧,不仅仅是中小银行,四大银行同样存在这个问题,特征是什么,大银行网点多,它的吸储能力强,但是它的矛盾暴露在或者说它主要是受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不能进一步放贷,中小银行网点少,它的吸储能力弱,它们现在主要问题是受存贷比的制约,这种状况在去年不明显,在今年比较突出,如果进一步深究它的背后的原因。

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是整个社会资金总量在偏紧,就是在进行调控,就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资金总量相对去年有点偏紧,另一方面各地方增长的轨迹没有变,增长的惯性没有变,在这样两点前提之下,各个银行不要说五大银行,包括我们一些中小银行,我们前两年和各地的地方融资平台签了大量的融资合同,而这些融资项目的资金有的并没有完成,今年后续资金还要跟进,不跟进在座都知道,必须要跟进,要不然就会形成坏账。而总体资金偏紧,整个增长轨迹没有变,马上表现为其他方面的资金进口,或者缺口矛盾就更加突出,也自然挤压了一些中小企业正常的流动资金的供给。

针对这种状况,货币信贷调控应该怎么办,我想谈几点宏观性的意见:第一我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之下,我们要非常精细、非常谨慎的处理好地方融资平台。因为为什么这么提?在座得有些行长其实比我还清楚,近两年银行体系能不能稳定,处理好地方融资平台是个很大的关键,这个量大家都知道,这两年在清理整顿,在这个融资平台问题上,我个人认为也向领导建议,在严格控制总量,甚至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之下,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地方政府和银行的两个积极性,不仅仅是银行积极性,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地方政府和银行的两个积极性,两方都要负有历史性的责任心来解决好这个问题,作为地方政府应该尽可能要保证后续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尽可能保证,想尽办法。

银行对以前的贷款要精细的分类,要灵活的掌握,双方都要确保这个问题的平稳过渡。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个人认为,应该允许已经定的政策措施在实际操作中间是可以实事求是的,可以寻找灵活的对策,大的整个的方针原则不变,因为中国太大,因为情况太复杂,所以我们只要真正发挥好地方政府和基层银行的两个积极性,让它们实事求是来肩负历史责任,寻找好对策,保证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经济不能出事,而这个问题也恰恰是今明两年银行体系能不能稳定的一大关键问题,这是我个人的一个看法。第二,在货币信贷问题上,按照结构调整的指向,我们应该改善存贷款比例的管理规定。

存贷款比例我们现在正在瞄准,在研究,准备出台中国的有关监管指引,而存贷比是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特有的制度。针对这次调整,总量越紧,结构问题必然出现,而有些结构问题的出现,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就会影响经济的整体的稳定。当然包括一些就业,包括一些企业的开工等等。所以对这个问题怎么办?我认为对于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对于银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贷款的增量,我们能不能相应地调高存贷比,因为现在有些存贷比银行已经突破了,大银行矛盾不大,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矛盾很大,我们在存贷比的问题能不能进一步细化?你中小企业贷款多了给你增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多政府贷款增量,我采取相对比较宽松的政策,扶持你发展。

因为现在这个资金紧张的状况,在座的做银行可能知道,前一阵子我听说浦发银行在招标,财政性存款利率达到了6.62%几,加上存款准备金对利率的影响因素,存款利率达到7%,就这个存款来说,肯定是亏的,它为什么这么干?说明整个银行资金紧的程度,当然里面还有一些资金结构的问题,但是起码说明一调控我们有些借给问题肯定要暴露。

加大对不同的银行的结构调整力度

第三,就是要加大对不同的银行的结构调整力度。这个中央银行已经在做,我认为这一方面中央银行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大央行发行票据,加大央行采取动态差别存款准备金的措施,来激励银行、刺激银行进行资产结构调整,来抑制个别银行资产扩张的冲动。

  


  

尽可能使宏观货币调控的预期稳定、透明

第四,应该尽可能使宏观货币调控的预期稳定、透明。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总量资金偏紧的情况下,在信贷增长与杠杆率下降以及市场明显存在加息预期的情况下,加上要求各个银行必须每天上报信贷投入,据调查要求必须每天信贷来路,在有些基层来看,在实际操作中间而不是上报,而上报往往变成了必须每天控制信贷投入,产生了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慌,这样的话,都为了让自己资金正常的运行,在资金调度上整个社会资金就显得周转更为缓慢。

为了稳定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政策预期,我货币政策是紧的,但是主要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对去年是紧的,相对中国的今年的经济增长是稳健的经济政策,因此在这个情况之下,把这个预期更多的让银行知道,更早的让银行知道,使银行能够稳住。

我认为第一提高存款准备金等等这样涉及数量巨大的调控措施的公布,建议提前一周公布改为提前半个月甚至20天,就是我告诉你中小银行,我接下来准备是怎么调,调到什么力度,你根据这个宏观形势你自己把你的头寸尽快安排好,让中小银行稳定预期。第二点因为报纸上我看到了,说存贷比每天要控制,每天要公布,我认为不合适,我认为在维持存贷比按月控制不变,按月控制会出现年初、年底不一样的情况,但是也是给宏观总量政策偏紧下,给中小银行调整资金头寸给它一个空间,如果按照每天来搞得话,基本各个银行它的能动性空间是越来越小,资金紧张的局面会更加的加剧,资金周转更加的不灵,所以我认为应该存贷比维持按月控制,不宜再出台按天控制的新规定,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银监会还是银监会的政策,我是专家学者,我愿意在社会上发布我自己个人的看法。

第三个央行可以坚持贷款全年均衡增长的原则,比如说第一季增长多少,第二季增长多少,但是拒绝在实际操作当中演变成按月控制的做法,要求各个银行必须每天贷款控制在某一个数字内,这样的做法是越来越行政化,这样的做法是有损于整个银行体系内市场活力这样一种保持。这三条目的,一个是适当提前公布政策,一个是存贷比,一个是按月控制贷款,这样做的目的使政策流出提前,来稳定各个银行的预期,同时给中小银行有充足的临时调度资金的空间。

防止货币政策的过度“叠加”效应

第五,在货币政策方面,我认为在当今的调整的特殊时期,央行和银监会等部门更需要加强协调和配合。能不能做到两个部门或者其他还有几个部门,能不能做到某个部门出台的政策,你必须结合本部门已经出台的政策和其他部门已有的政策来事先评估一下你想出台的政策对宏观的综合效应是什么,你再报国务院。目的是防止我们现有的有些政策的过度的叠加效应,各个部门不同的政策,放在一块产生过度的叠加效应。

我认为我们既要体现加强金融监管的方向,又要尽可能避免调整期内矛盾的严重程度。据说美国在执行巴塞尔协议二的时候,它的适用范围也仅仅是美国银行前20名大银行,前20名是国际活跃的大银行,我们在准备执行巴塞尔协议三的过程中间,我认为应该遵守国际规则底线的同时一定要结合中国的特点来制定指标,中国在这方面不要引领国际监管潮流,你不当国际监管的引领者,没必要,搞这套制度目的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的最终目的稳定的金融体系是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要结合中国经济的特点、金融的特点来实事求是研究我们的监管规定。

  


  

外汇储备管理要增加战略收益性原则

第六,在调整的特殊时期,更应该加快外汇储备的战略性多元化的运营。解决外汇储备的增量就是靠发展方式的转变,解决中国经济不协调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增量增加慢一点,解决增量的问题还是要靠发展方式的转变。与此同时面对现在3万亿美金的存量,怎么办?

我个人认为应该尽快地在国务院的领导之下,成立国家海外投资委员会,我们有国家能源委员会,光是解决能源问题,这么多外汇我在这本书里讲到了,我们要打破传统教科书和国家外管局长期坚持的外管的原则是安全、流入、保值,我说恰恰要增加战略收益性,我们这样一种巨量的外汇储备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造成,世界经济不平衡造成的,针对这样一种外汇如果光是安全、流动、保值,现在这么多外汇,如果纯粹通过金融资产投资在国际上风险大。

第二维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战略性要求、利益很多,我们现在满足不了,能源问题、资源问题,经济结构调整我们所需要的先进的生产设备进口的问题,实体经济的问题,然后人民币国际化长期来看,我们的黄金战略储备的问题,我们购买了黄金,我们企业要走出去,在实体经济的投资、控股、参股、收购、兼并等等都需要外汇,所以我们应该尽快成立这样一个跨部门的机构,集若干部门的智慧,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等等,因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中投公司主要是以金融能源为主,全球的矿藏在哪里,中国长期增长缺少什么样的矿藏,什么样的资源,怎么取得,这些中国经济战略的问题现在这么多外汇应该想尽办法多去准备,集多个部门的智慧,共同谋略,减少纯金融资产的运营比例。

眼下除了鼓励国开行在发人民币债、购买外汇之外,应该大力支持有条件的银行,包括农行、中行、工行以及股份制银行,有条件的银行、企业,包括民营企业都可以发行人民币债券来购买外汇,到国外去,应该抓住当前的机遇,一是壮大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战略实力,二是银行、企业发债、购汇,在减少国家外汇储备的同时,减少国家储备的同时,也减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减轻了物价上涨的压力,这是一件事情,所以我认为藏汇于民,鼓励更多的结构,能用的尽快去用的,不要局限于一两家机构,来不及用。

单纯靠控制信贷规模来稳定经济,可能有点不够

第七点针对银行间的同志很关心的社会融资总量我说一些观点。

我认为在金融市场结构丰富,金融品种复杂的情况之下,我们像过去那样单纯的控制信贷规模来稳定经济,可能有点不够。但是控制货币供应量,整个银行的负债方控制货币供应量主要的手段不能靠行政,只能靠利率,而利率又没有市场化,因此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之下,今年央行提出控制社会融资总量,我认为是对的,方向是对的,是必要的。

但是我们同时又要看到它相对的合理性,它的暂时性,什么意思?社会融资总量就是讲的整个国家海内外部门进入到实体经济的资金,也就是说在统计国民经济核算中间的资金流量要控制,讲的是这个,但是它内容是很多的,海外部门、企业部门、居民部门、银行部门几个部门共同的节余资金流到实体经济部门,涉及到股权、债券、票据、PE等等各种产品,如果说我们要把这些都完全控制住,像贷款规模一样控制的准准,下达指标控制是什么概念,就是发票股票,发票债券,什么企业发债都完全用行政指令,而完全用行政指令我们暂且不说私募股权基金这样的统计部门、物价部门根本搞不清,就是把股票、债券完全像贷款规模一样按月按月控制,大家可以想像我们会变成一个什么经济?我们完全倒退到过去的计划经济。

老同志都知道,原来的信贷打酱油签字,是不可能的,退不回去了,我在人民银行内部说,我们话不要说的太过头,是,当前是合理的,但是是有它的局限性的,是因为那两个指标现在看来这个调控中间有一定的偏见性,所以要增加一个监测指标,而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要坚持市场化的方向,坚持利率市场化,因此我最后的调控目标仍然是通过利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贷款规模也慢慢取消,长期的方向还是要取消,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无非在调控中间我们多了一个监测指标,贷款社会融资总量、货币供应量三个同时都在,我讲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的银行,在座的银行可能知道,社会上还不太清楚,贷款规模、货币供应量仍然是需要调控的指标,无非有时候下的不太明确,是社会融资总量这个指标来互相映照进行调控。这是我讲的第七个问题。

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收回市场上多余的货币

第八个问题,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货币是怎么供应出这么多的,讲个简单的思路在03年之前市场的货币供应的少是由人民银行在进行控制,人民银行的货币是怎么出去的?03年前基本都是通过人民银行及四大银行及其其他银行的贷款,再贷款给它们的,当然他们吸收的很好,进一步扩大贷款,人民银行给了贷款,它贷给企业,企业购买原材料,企业给工人发工资,货币就进入了市场。

03年以后人民银行基本没有给各个银行再贷款了,特别是四大银行,那时候怎么那么多资金啊?人民银行货币出去主要是购买外汇,向市场投放了人民币,原来1:8,后来1:7,现在是一比六点几,通过市场来购汇提供了人民币,如果人民银行不进行调控,今天的物价、今天的房价不知道涨到什么地步了,而人民银行根据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外汇这么多,出去了这么多人民币,物价要上涨,经济要出事。

因此人民银行通过发债,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把出去的人民币又收回来,这就叫对冲,在08年年底之前,人民银行基本对出去的货币80-90%被对冲掉了,根据它的需要,多余的可以收回来,为了保持稳定的价格。08年预计08年底09年初以来,人民银行的对冲幅度下降了,原来说80-90%,后来降到了70-80%,当然不是完全一样,由此造成了市场货币增长过快,造成了房地产10年资产价格上涨,我讲这个道理是什么,我告诉大家人民银行的货币是怎样出去的,怎么对冲,根据对冲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市场货币多少,因此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就知道第一要改变人民银行宏观调控的被动局面,必须改变中国增长方式,不同的外汇进来,要提供人民币,要改变增长方式。

第二我们可以看到,提高存款准备金在某个时点并不意味着相对稳健的货币政策好像更紧了,其实不是,提出一个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市场上多了要收回来,来对冲掉市场过多的货币。所以我们理解这样的背景之后,下一步的在当前的宏观调控之下,有成本的原因,有输入的原因,也有货币的原因,原因很多,特别是一些新的因素,日本的地震以后产生的因素,以及北非中东动荡产生的国际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上涨的一些因素等等,在这些因素之下,人民银行为了稳定经济,稳定物价,它同样根据需要采取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或其他的公开市场的操作,至于说这些手段的采用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央行票据到期的情况,市场物价的情况来择机而定的。这是我想讲的关于货币调控的八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