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4月22日电 (记者 姜煜)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微博)22日在此间表示,美欧日宽松的流动性和低利率环境,将对中国下一步的宏观政策和货币政策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国央行的“对冲流动性手段”或许将因此而成为常态。
在华侨银行(中国)举办的“春天论坛”上,巴曙松称,当前美欧日主要靠资产价格的上涨来修复资产负债表,要维持资产的上涨就要保持宽松的流动性和低利率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将对中国下一步的控制物价等宏观政策以及利率、汇率等货币政策带来深远的影响。
“如果美欧日始终刻意保持低利率,会直接制约中国的加息空间,并使中国央行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等对冲性手段成为常态的操作”,巴曙松说。
据巴曙松分析,美元的低利率会导致中国国内大量的流动性,使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中国通胀的压力因此从农产品带动转为原材料上涨带动,变成输入性通胀,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决策者将不得不比以前更加依赖汇率工具。这位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适当升值或许有助于抑制输入性通胀。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