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中国欧盟商会4月20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欧盟企业参与中国公共采购市场的合同竞标时,在招投标的每个环节都遇到了问题、困难或不太公正的地方。该商会呼吁中国对公共采购系统深化改革,为企业创造公平和透明的竞争环境。
这位题为《中国的公共采购:欧盟企业在中国参与公共采购合同竞标的经验》的报告,是中国欧盟商会首部研究中国公共采购市场的调查报告。该商会在2010年秋季和冬季进行的调查中,与70余家参与中国公共采购市场竞标的会员企业进行了深入访谈,详细分析了典型投标程序以及欧盟企业在竞标公共采购合同时遇到的非市场壁垒。
目前拥有1600余家会员企业的中国欧盟商会成立于2000年10月,旨在为中国各地区经营的欧洲企业提供共同的声音,其目标是为在华欧盟企业争取更好的市场准入条件,改善企业在中国的运营环境。最近两年,陆续有外资企业在非公开场合含蓄地抱怨中国在公共采购尤其是政府采购中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此次是外资群体首次通过商会渠道集体发出呼声。
中国欧盟商会在上述调查报告中称,中国公共采购市场的规模达到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0%。这类经济活动数量庞大,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但相关的监管框架却显得杂乱无章,例如政策不一致,实施情况也参差不齐。这严重阻碍了中国整体经济的效率和创新,并导致在华欧盟企业错失许多商机。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戴杰表示,据估算,现在在华欧盟企业由于重复的政策法规以及差强人意的、政策执行与价值一万亿美元的市场无缘。在参与公共采购合同竞标时,欧盟企业所面临的常见挑战包括,对于即将开展的项目,难以获得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对项目的具体评估标准缺乏沟通;招标信息下放的趋势,导致更高成本和更低的透明度;公共采购授标流程的不公平申诉程序差强人意。
在这一系列挑战中,招投标过程缺乏透明度,被在华欧盟企业广为关注。中国欧盟商会公共采购工作组主席范克高夫表示,中国在公共采购的招投标中发布的信息发布通常很迟,也不够详细,参与竞标的外资企业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前了解招标信息,导致参与竞标的成本很高,困难很大。
戴杰表示,中国在公共采购的招投标中应提高透明度,确保所有投标者在开标时都能平等的获得信息,而透明度本身能对改善招投标过程产生巨大作用。
中国欧盟商会还建议,中国应在招投标过程中坚持公正透明的评估,谨记公共采购对其他政策领域的影响,简化中国在公共采购方面的法律框架。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